出外打工的三嫂
文/孙兆贵
三嫂为了供儿子上大学,这才进城去打工。她给人家当保姆,主要负责洗衣服、做饭,外加打扫室内卫生,讲好了每月2000块钱。
别看三嫂快五十岁的人了,而且个头还小,可干起活儿手脚麻利,一点都不比别人差。饭做得也好,同样的原材料,经过三嫂这双手一加工,吃起来就不同了,用那句时髦的广告词说,味道儿真是好极了。
干了一个月,人家对她颇为满意,还说从下月起工钱再给她加100块。偏在这时候,女主人的钱包不见了。据说前两天她把这包放在了卧室的衣柜里,等到用钱再去取时才发现没有了。在这之前,她家可从来都有没有丢过什么。
女主人问三嫂,谁来过咱家?三嫂说,没人来呀!女主人又问三嫂,有谁到过卧室吗?三嫂说,没有啊!三嫂突然想了起来,急忙补充道,我去过卧室,用抹布擦了擦床头柜和衣柜。可是我没有拿钱,真的没有拿,请你相信我!
女主人说,我也没说你拿的呀,我只不过是随便问下,你那么紧张干啥?可三嫂不傻,虽说她是个乡下人,没念过多少书,不过还是能够感觉出来,女主人认为这钱包就是让她偷去了。三嫂可以对天发誓,她真的没有偷。别说偷了,这钱包在哪儿放着她都不知道。
三嫂的住处和主人的卧室只有一壁之隔。这天晚上,三嫂听那两口子在房间里嘀嘀咕咕说了些什么。别的话没听清楚,不过男主人说的一句话她听得很真切。男主人说,我看她不是那种人!不用说,女主人还在怀疑她呢!三嫂又不是心大公司的,她怎么可能不上火呢?这一夜,三嫂几乎都没有合眼。
早晨起来,她的嗓子就哑得说不出话来了。好在这天上午,女主人就找到了钱包。是她自己把钱包放错了地方,害得三嫂差点背了黑锅。
三嫂不用再承担什么罪名了。可是她一直觉得嗓子不舒服,并伴有全身乏力、失眠健忘、怕热多汗等症状。儿子在和她通电话时发现了她的病情,就让她去医院看看。接连催了几次,这时她也开支了,手头有了钱,她就决定去看医生。三嫂的确觉得自己的身体出现了问题,因为她一天比一天瘦!
医生让她做各项检查,花掉820,诊断结果出来了:甲亢。
医生说,看来你这病不轻啊,得做手术!不过咱这医院太小,做不了这种手术,建议你去大一点的医院吧!
三嫂听了有些紧张。这也难怪,她的丈夫哪儿都不突出,就腰间盘突出,重活一点干不了。她要是再垮了,儿子这书可咋念呢?她不能再心疼钱了,还是治病要紧。等把病治好了,她还可以继续打工,赚更多的钱,这样才能把儿子供出来。三嫂就去了家大一点的医院。
医生坐在那,头发有些花白,他看了眼三嫂带来的报告单,推了推鼻梁上的近视镜,说这不行,那家医院的医疗设备太落后了,你得重新再检查一遍。三嫂试探地问,不做不行吗?医生说,不行。到了这儿,她也只能听医生的话。就又重做了一遍,花掉960。
医生看了这份检查结果,说的确是甲亢,不过病情并没有那么严重。这种病可以手术治疗,放射治疗,也可以用药物治疗。医生说,你是农村来的吧?三嫂点了点头。医生说,那就先吃点药吧,好了也省得做手术了。拿起笔来,随手给开了张药方子。三嫂听说医院药房的药价比较贵,也没抓药就出来了。
过了一条马路。一抬头,三嫂见路旁有个药店,门楣的牌子上写着“百姓大药房”,就进去了。她把这张药方递上去,抓药的说没有这种药,不过有一种和它差不多的药,效果也不错,才5元钱一瓶。三嫂就买了两瓶。
才吃了一瓶药,三嫂就觉得这病好了一大半。三嫂不但没高兴,反倒还上火了。辛苦了一个月,赚的这2000块钱都花在检查费上了。早知这样,还不如直接去药房买5块钱的药吃了,把节省下来的钱给儿子寄去,让他买点营养品补补身子。儿子在学校整天吃泡面,瘦得像根鱼刺儿。
这一急,三嫂旧病复发。

作者简介:孙兆贵,大学文化,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当代小说》《四川文学》《百花园》《小说月刊》《天池小小说》等发表小说多篇,获过奖。有作品被《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并入选中国微型小说年选、精选、排行榜和全国高、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