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语儿子
朱壮学
假期过得真快,儿子就要开学返校了。想到孩子又要在遥远的地方独立生活和拼搏,有些依依不舍,禁不住想对他唠上几句。
注意人身安全。2018年12月26日,北京交通大学东校区2号楼实验室发生爆炸起火,3名正在做实验的大学生不幸遇难,听到噩耗,我们深感惋惜。作为青年一代,你们担负着振兴中华、富强祖国的重任,千万要注意安全,不能疏忽大意呀!去年冬天,你加入了清华大学山野协会,执意放假后去四川登雪山。那几天,我和你母亲人在上班,心在四川,整日提心吊胆,盼望你早日平安归来。不久传来了四名登山队员头痛恶心,一名队员在4300米的高山上,出现严重高山反应的消息。我连忙打电话联系,确认不是你后,惴惴不安的心才放了下来。儿子,你有“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志向,但父母牵挂你的安危,将来你不管从事何种工作,平安幸福是父母最大的心愿。
学习诗词不间断。儿子,中华诗词很美好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激励人们坚韧顽强;“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启迪人们珍惜光阴;“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劝勉人们结交良友;“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教育人们读书万卷,提高眼界。“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强调人们经受磨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告诉人们辩证地看待事物。习近平总书记非常注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在各个场合引经据典,阐述道理,教育人民。在讲到什么是为民时,引用了郑板桥的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在阐述感恩时,引用了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他用“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阐述了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他用“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夫孝,德之本也”,阐述了举国欢庆、孝老敬亲的中华传统美德。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利用学习强国平台开展学习,视频学习党史、毛泽东诗词,阅读每日鉴赏栏目中的唐诗宋词,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金句等等。你一定要抽时间学习诗词,厚植文学底蕴,陶冶心灵,文理兼修,永不停步。
热心公益事业。儿子,在搞好学业的同时,你要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参加班里、系里、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踊跃参与志愿服务,丰富人生经历。我记得你上本科时,给新生担任过校史讲解员,节假日义务为游客参观校园当导游,到附近学校支教,得了证书,受过表彰。如今,你是研究生,比以前忙了,但千万别因为研究任务重而忽视公益活动。习近平总书记说: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他称赞志愿者是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前行者、引领者,你要深刻领悟习主席对青年人的殷切希望,牢记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积极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洪流中,做一个德才兼备、热心公益的有为青年。
儿子,关心的话语说不完。愿你不辜负大学美好时光,博学笃行,躬行实践,珍爱身体,诗词怡情,奉献爱心,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人才。
作者简介:
朱壮学,男,1970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新乡市作家协会会员,获嘉县朗诵协会顾问。1995年起,开始撰写信息、评论、散文、读者来信,是今日获嘉特约撰稿人,作品《父亲的小平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小事做起》《开放的小巷》《我心目中的英雄》《我们都是疫情防控人》《难忘的桂林之行》《又是一年父亲节》登载在《中华合作时报》《河南日报》《中州审计》《河南供销社会计》《新乡日报》《平原晚报》等报刊杂志。多次获得信息宣传先进工作者荣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