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东北诗刊第173期同题“头条诗人”名录
耳边的雨声
文/原来的我(甘肃)
有雨的日子编织了欢乐痛苦
对于听雨者来说,是在阅读整个宇宙
成片网织的回忆如今在何处
它们已在岁月的河流中一一消失
你却成了雨幕目录里的一个条款
这是给双耳无穷的荣誉
以铭文、铸文、纪念碑和碑文形式记录着
至于你,看不见诵经传道的文本
只知道你在一场雨中继续又一场空落
在晨曦与昏暗的花间,你模糊的影子
也许我成为未免的吝啬物品
日子是一张密封细织的网
遗忘是由汇合成流构成
难道所有的雨滴还有更好的归宿
苍天在耳边投下成串的同心圆
这都是让人们变得如此慈悲
你会不会成为陶醉者
听着这高天降落的歌唱
(余新明读诗:听,耳边响起的那串滴答声,是上天赐予的梵音,看不见的诵经传道的文本,在一场雨的落空中,让人变得如此慈悲,它从万米高空坠落,投下成串的同心圆,落地成水,终归于尘,终归于静,给听者以陶醉,给智者以归宿。)

耳边的雨声
文/红火火(河南)
是谁敲打着玻璃
偷窥闺房
将眼泪滴落在芭蕉上
湿透大地的衣裳
又怎是
点点滴滴
丝丝缕缕
道不清的人间情网
理还乱的牵绊思量
起风了
寂莫梧桐仍在珠帘里守望
(余新明读诗:破碎的那滴晶莹,是想你时不觉间溢出的泪痕,潮湿的心,早已发霉,在这听风数雨的日子里,你,何日才是归期?)

耳边的雨声
文/周峰
紫丁香,油纸伞
你江南小巷里听耳边雨声
静默默,独流连
你浓烈的思念,望眼欲穿
寄相思云端
想念穿越如云燕
桃红柳绿思缠绵
盼你我并肩、檐下听雨
粉玉兰,红雨衣
你塞北长城上听耳边雨声
风冷冷,孤难眠
你火辣的表白,托付云烟
盼白鸽传书
忧郁深沉如河流
白山黑水恋宝贝
望你我携手、亭中观雨
我愿与你,风雨同舟
相拥青山,共营爱的港湾
我愿与你,心心相印
相拥现在,共度人间冷暖
我愿与你,风雨无阻
相拥绿水,共启爱的远航
我愿与你,白头偕老
相拥未来,共看云舒云卷
(余新明读诗:风与雨,诉不尽的缠绵,道不清的婉约,与朦胧飘渺的意境中,呢喃起心底的圈圈涟漪,这正如心中的那份爱,不管江南,不管塞北,只要情深似海,总会风雨无阻。)

耳边的雨声
文/武庆兵(湖北)
雨声很小
那是西施浣纱
水珠滴落到荷叶上
断断续续
若有若无
雨声很大
那是大唐贵妃
主演的霓裳羽衣舞
管弦齐奏
波澜壮阔
山寺没有耳朵
任凭雨肥雨瘦
花开花落
(一笑了之简评:作者用雨声勾勒了几幅画作,有西施浣纱和水滴落荷叶般的小景,也有大唐贵妃霓裳羽衣舞的波澜壮阔,更有山寺的识破红尘的淡然。几幅画铺陈开来,各取所需,各遂心境。诗之妙处,于此尽显。)

耳边的雨声
文/蒲阳河(河北)
掀开阴沉与灰暗
为电闪雷鸣打开一道缺口
装满心事的云
便在小村找到释放的理由
那一串串敲打的声响
落在头上落在肩上
淋透了久未回乡的乳名
却没有在耳边做片刻停留
父亲走前那年冬天
一架彩钢支上房顶
伞下土屋像极了听雨的老僧
(一笑了之简评:作为思乡和思亲之作,作者诗意叙述的巧妙从积雨云在小村释放心事开始,这也是作者自身的心事释放,淋透久未回乡的乳名却不在耳边做片刻停留,表达了情感世界中遗憾,最后一段写父亲,更是把老屋和老僧与雨声有机融合,所形成的的意境深邃悠远。)

耳边的雨声
文/无盐慕容
初夏的雨,说来就来
用急速的声音经过耳边
奔跑,降落
是它们不可推脱的宿命
我伸出手掌
用既定的纹路接纳它们
耳边的雨声,似归心似箭的人
皱着眉头
归程有期似无期
多数人像这些雨点一样
总是在路上
(一笑了之简评:很显然,写这首诗时,雨声所牵动的作者思绪与李商隐的《夜雨寄北》高度契合。在作者笔下,雨已化身为漂泊的异乡客,从天空落下,便是归乡路途上的奔波。手掌形象的引入,是在说一种宿命,漂泊和归乡注定就是一种宿命。在一首小诗里,作者巧妙使用哲学与文学的典故,表达了自己作为一个异乡客在雨声入耳之时复杂的心情。小诗画中有画,含蓄隽永,令人回味无穷。)

耳边的雨声
文/蝶鸢(黑龙江)
一阵风,夹着雨星从唐山吹来
打湿了黄昏,打落了夕阳
像在寻找着什么,又在诉说着什么
由远而近,由柔到烈
暗云低沉,压低了幽深的小巷
愤怒与忧伤,残暴与凄凉
顷刻间,飞扬的尘暴肆掠
找不到绿意,生命也在这里消逝
此刻,悲哀被雨丝拉长
宛若人们心灵深处的思量
雨声由疏到密,织遍了整个网络
掉落在每一个正义者的心间
当突如其来的声音传来
仿若听到灵魂的对话,真情的奔泻
它不但敲打着岁月的回响
还有女性的痛惜与欲语还休的惆怅
仰望苍穹,乌云渐渐地散去
落日留下长长的影子,一片血红
微风轻轻地,拂过耳畔
依然能听到女孩微弱的呻吟声
(原来的我读诗:在这首雨诗里,作者展现出对人类命运的悲观与忧虑,这是大方面说,属正能量文本,也视为获得灵魂拯救的某种契机——这里不仅是其生命诞生的原点,雨声呻吟声交织发生着,这不是人生落幕后的灵魂归宿,是承载其精神的诺亚方舟,在大洪水般的灾世中驶向仍有希望的未来,正因为是有这些诗的出现,正因它们的存在,才会有人间大爱,也许,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才能理解为这是一首未能完成那最后的挽诗罢了,正如诗中所言,即使预感到那最后的时刻,也还是要昂扬精神,去迎接好盛开如花的洪水,而不是徒自哀叹,此情此爱怎能舍弃而不顾!此作入选纸刊!!)

耳边的雨声
文/戚亚周(陕西)
透过朋友圈
我看透了人世的冷暖
也目睹了自己卑微的脚印
在雨水中枯萎
雨 总是把我的心淋得凌乱
我的耳边时常回荡着雨的哽咽和悲戚声
它刺耳而荒凉
我多想把心中的这扇门向它打开
把心中的这扇窗户向它打开
用它潮湿的气息铺床
然后仰卧
让雨中飞溅的水滴
帮我觅回那位我曾经丢失在夏天穴位里
的一朵靓丽的小花
今夜 有雨袭窗
我总能听见 窗外的许多牙齿
用植物的方言
向我传递 患老风湿腿的房子
把那个在雨中用野草编织的女孩的画像
张贴在我的梦里
并为她被雨淋湿的心
更换频率
今夜 我就睡在雨的神经末梢上
这些光洁的雨水
会为我照亮人世的清瘦
今夜有雨光临耳边
你蒲公英般纯粹的花絮
早已在我心中
破门而入
早已在我飘飞的睡眠里
安营扎寨
耳边的雨声会伴随你
偎依在我的花枕头上
我们坦然面对风霜雪雨的召唤
把被岁月折磨得只剩下偏旁部首的身体
交给被雨冲刷得红透的苹果
(原来的我读诗:这首诗无不放笔快意,气势纵横驰骤,意境雄奇壮阔,既一意倾泻又宛转曲折,既恣意挥洒又舒卷自如,可以现成地拿来评价作者的诗歌。就作者的气质个性和艺术创造而言,才能自由挥洒他的奇情壮采,让他的奇语快句与警言妙句如瓶泻水,他的诗接近于后现代诗歌形式,像不假思索冲口而出,不屑于在字法句法中苦心翻奇斗巧,但笔力所到别具清新天然一体,主要表现他豪放驰骤的才情也表现在他想象的丰富奇幻上。喜欢用一连串五颜六色的形象来比喻同一对象,弄得读者眼花缭乱、应接不暇,而这种比喻的丰富新奇正来于他想象的丰富新奇,值得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