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政协”活动多彩纷呈!(秦仁智)
茶不惧沸水,反而因水而香,成就了千年美名,就如同党一样,不惧艰难险阻,带领人民建立新中国,实现中国梦,努力实现民族复兴。在七一建党节,通过这样的活动,树立文化自信,让政协委员“齐心向党”,根植爱国情怀,树立“感党恩、跟党走”的思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知行合一踐行,七一建黨节日当天上午,贵州省贵阳市 南明区政协委员来到永乐乡水塘村,到南明区端棻学校参观了李端棻纪念馆,紧接着,又到南明区永乐乡政府会议室,聆听了贵州省贵阳学院李端棻研究院周术槐院长的讲座,活动多彩纷呈……

7月1日,根据贵阳市政协文化文史与学习委员会的安排,在中国共产党诞辰101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贵阳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市委主委陈雨青一行前往贵阳市南明区永乐乡出席2022年“书香政协”活动。
出席当天活动的领导与嘉宾有:贵阳市政协办公厅二级巡视员、贵阳市历史学会会长邓忠元、市政协文化文史与学习委员会主任张继红、南明区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司艳、市政协常委、民进贵阳市委秘书长程艺、市政协委员、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涂勇、贵州省(农联会)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秦仁智等。
贵州省贵阳市政协和南明区政协部分委员参加了本次活动。
贵阳学院李端棻研究院院长周术槐教授作为本次活动的主讲嘉宾出席了相关活动。
全场活动分两部分进行。

当天上午,参加此次活动的全体领导与嘉宾前往李端棻纪念馆、李端棻古墓参观祭拜,详细了解贵州省贵阳市十大历史文化名人李端棻之首的情况。
贵阳南明端棻学校谢辉老师到现场给所有参观人员就李端棻的生平事迹、李端棻纪念馆的建设与发展情况、李端棻古墓的保护问题等内容作了具体的解答。他说:李端棻文化已经成为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永乐乡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品牌,打造好李端棻文化品牌已成为南明区永乐乡政府历史文化工作的主体性内容……
紧接着,参加这次活动的全体领导与嘉宾前往永乐乡政府会议室聆听贵阳学院李端棻研究院周术槐教授关于“李端棻文化”的专题讲座。
在为时两个小时的讲座中,周术槐教授围绕“李端棻的优秀事迹”、“李端棻的历史性贡献”、“李端棻文化的主体价值”、“李端棻文化的研究概况”等方面的内容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讲解。
周术槐强调,李端棻作为近代贵州优秀的历史文化名人,在其文化品牌的打造中,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做。期待各位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与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共同推进李端棻文化的保护、开发与利用,让李端棻文化成为引领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抓手,发扬光大李端棻文化,为李端棻后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聆听周术槐教授的专题讲座后,贵阳市政协副主席陈雨青深有感触地表示,李端棻文化作为贵阳市的优秀历史文化,理应在贵阳市特别是南明区的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她建议广大政协委员特别是文史界的委员应当给予李端棻文化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助力文化引领乡村振兴研究工作……
张嫱曰:参加此次活动,使我荣幸之至……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知行合一,七一建党节日,贵阳市 南明区政协委员来到永乐乡水塘村,到端棻学校参观了李端棻纪念馆,到乡政府会议室聆听周术槐院长讲座,活动多彩纷呈……
很荣幸有这样一个机会,能够参观叩拜李端棻先生之墓,能够跟随周术槐院长学习李端棻先生的事迹,能够跟秦仁智院长一同了解不一样的永乐……荣幸之至,在这样一个节日,有这样一个活动,能让我们饮水思源,知行合一,了解更多宝贵的历史财富……
《璀璨星-赵孟然》

《赵孟然真行!》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的赵孟然在有一天晚饭后,赵孟然打开微信,又是几十条未读信息。
圈中“泉友”(钱币收藏爱好者的称谓)发来钱币照片,请他帮忙辨别真伪。除了国内“泉友”外,马来西亚、德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泉友”也发来他们的本土钱币,让赵孟然辨别真假。一个马来西亚“泉友”发来一张殖民时期印有乔治六世头像的纸币,赵孟仔细看了看,然后回复对方,水印头像都很清晰,确是一张真币。
赵孟然是南明区中曹社区人,自8岁起开始收藏钱币,至今已有30余年。
和一些钱币藏家不同,赵孟然收藏钱币不分国家、年代、材质,只要有收藏价值,他都“一网打尽”。30多年来,他跋涉26个国家和地区,积累了182个国家和地区不同时期的1万余枚硬币和1000多张纸币,结交了400余名国内外“泉友”。
他收集的钱币种类繁多,有商朝的鱼币、春秋战国的金贝陶贝、齐国的三字刀币、宋朝的靖康元宝、民国的竹筹以及索马里亚的彩色币、俄罗斯的奥运会纪念银币套装、库克岛的水晶币、法国路易十四银币等;他收集的钱币形状各异,有三角形、刀型、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他收集的钱币材质繁多,有金、银、铜、锑、铅、镍、木、钛、陨石、水晶等;他收集的钱币图案众多,有国家领袖、世界名人、历史事件、风景名胜、花鸟鱼兽等。
时光回到1982年,到伊拉克务工的父亲给赵孟然寄回12枚当地硬币。受父亲的影响,他开始收藏钱币,渐渐地对钱币收藏产生了浓厚兴趣。
赵孟然告诉笔者,起初纯属爱好,后来发现,收藏钱币有大学问,钱币能够反映一个时期政治、经济、财政、金融、文化的历史面貌,每一枚钱币的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于是,赵孟然开始努力钻研钱币知识,收集钱币实物、阅读相关书籍了解钱币背后的故事、了解钱币所在年代的经济发展状况,并对钱币本身的形制、轻重、大小、色泽、成分、文字图案、真伪以及铸造年代、制作工艺等进行系统研究。
除了中国钱币知识外,赵孟然还苦心学习国外钱币文化知识。为了收藏国外钱币,他努力学习法国、德国、阿拉伯国家的日常用语以便于识别钱币上的文字讯息。一旦有心仪钱币在某收藏市场正在交易的信息,无论多远他都会到市场一探真伪。收藏路上,总是惊喜不断。2013年,在成都送仙桥,赵孟然花300元买进一杯品相完美的贵州铜圆大字版(中国近代史上最后一枚机制铜圆)。同年,在毛里求斯,他花1000元卢布买进一枚爱德华八世时期渡渡鸟银币,这种币因发行量小发行时间短而弥足珍贵。
对于赵孟然而言,收藏钱币已经不止是爱好,他的钱币收藏目标方向是传承推广贵州钱币文化。目前,赵孟然收藏了贵州省建行政区域以来自行铸造发行的十余种三十多个版别的货币,时间跨越了明代到民国时期。其中,贵州竹枝银元、贵州汽车银元、贵州锑币、贵州半分铜元等都是中国钱币收藏的珍稀品种。对于这些钱币的历史背景,赵孟然都了然于心。他指着一枚印有甲秀楼图案的银币告诉笔者,该枚硬币就是贵州竹枝银元,也叫甲秀楼银元,于1949年10月由贵州造币厂铸造,是国民党在大陆铸造的最后一种银元。他指着另外一枚印有汽车图案的银元介绍说,这枚硬币是为了纪念贵州省的第一条公路(贵阳至桐梓段)通车而设计发行的。
现在,赵孟然正在收集关于贵州钱币实物与档案材料,筹备编写《贵州钱币简史》一书,为后世研究贵州钱币史留下可借鉴的文字材料。他还将传承贵州钱币文化的厚望寄托在他儿子身上。儿子四岁时,赵孟然就开始教他辨别钱币真伪,并传授他贵州钱币的有关知识。全国资深钱币专家胡嘉如此评价赵孟然:“赵孟然先生长期致力于贵州省特色钱币的收藏和整理,致力于发掘贵州省特色钱币背后的历史和典故,用实物和史实相结合,达到以史鉴今的成效,在钱币收藏界是一位非常有魅力的行家里手。”赵孟然真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