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作回眸32——学会倾听
荣玉奇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挺喜欢写一种心灵散文,后来发现这种散文发给报社,编辑也很喜欢采用,于是写了不少。下面这篇旧作就是这种散文,从初中课本陆定一的一篇文章——《老山界》中的一段话说起,就“倾听”而发议论:
学会倾听
记得初中语文课上,学过陆定一同志的一篇文章《老山界》,文中有这样一段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鸣咽,像波涛在澎湃。”当时是深夜,又是在山顶上,四周一片寂静,作者却好像听到这诸多声音。实际上,这就是一种倾听。
所谓“倾听” ,是指一种心理感受,并非一定真正听到什么声音。现实生活中,不可以没有倾听。 人作为一种高等动物,对于幸福和痛苦,往往有着特别的敏感,而对事物的不同感受,又常常影响着人们的心理素质,决定着事业的成败。人有时很刚强,处变不惊,临危不惧,披荆斩棘勇往前,刀山火海也敢闯;有时又很脆弱,见花残而下泪,闻鸟啼而惊心,望月亏而悲伤。人的心灵宽敞时,涵盖环宇,显得豁达大度;而心情郁闷狭窄时,斤斤计较,容不得一丝儿不快,显得鸡肠小肚。人一生中不可能诸事如意、一帆风顺,往往是痛苦与幸福相伴,喜悦与烦恼共生。关键看你怎样去对待,采取一种什么样的处世态度,这就需要学会倾听。
冬去春来,在那菲菲细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夜晚,你不妨独坐窗前, 放飞所有的思绪,让整个身心都沉浸在无边无际的雨声里,那种对春天的拥抱与投奔,就是一种倾听;夏走秋至,在那天高云淡、金风送爽的早晨,你独立于万木丛林之中,手捧晨曦与彩霞,脚踏落叶与黄花,任凭萧索秋风,尽情体味这淡远与肃穆的秋韵,那种对季节的挽留与钟情,就是一种倾听。学会倾听,还灵魂一片洁静的天空,让阳光、雨露、绿叶、红花成为心灵的伴侣;学会倾听,在春风与细雨的絮语中,让疲惫的灵魂得到安歇;学会倾听,在生命与岁月的交替中,让烦躁的心灵归于寂静……
倾听,是一份美好的奉献与拥有,是一种可贵的涵养与风度;是春风一缕,是诗笺一页,是雅乐一章,是美酒一樽。学会倾听,你会多开一扇心窗,得到一份慰籍;学会倾听,你会开阔自己的视野,得到一份超脱;学会倾听,你会拥有一份温馨,拥有别一样情愫;学会倾听,你会变得更成熟、更老练、更坚强;你会在倾听中,不断完善、提高、锤炼、升华自己。但愿每个人都能学会倾听,我们这个世界就一定会变得更美好。
(原载1995年12月22日《邢台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