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神韵之风工作室
主持人:绿意盎然(香港)
点评主咖:蒋雯、张仪飞
特邀嘉宾:木子(香港)

飲勝
——給 HK
文:木子 (香港)
邀清風一起
唱一首月夜的歌
和着音樂還有
樹的葉
那人點煙
當一朵玫瑰執手
帶着惆悵的心
別亦難
喝一口香江的情
飲一杯今夜的醉
每次總這樣
裝做乘風影中舞
搖晃的石頭森林
闌珊處的嫦娥
半夜成仙的玉兔
伴你
飲勝春的青
蒋雯点评:
诗蕴味和寓意的深浅,就看诗人对意象的安排和句式词组的搭配。不同写法就有不同效果,比如这首木子的《饮胜》,似乎用一种不太规范的词句放在一起,看似一下难懂,却是为了突出其内意所在。这首诗以"饮"为主色调贯穿全诗,通过外在动作来表达内心一种汹涌的思念和无奈。我们看到了一幅从古至今在月夜下相似又不同的画面,月夜是静谧的,没有了白天的忙碌,最隐匿的思绪才易浮现于心间,又默默地自品自解。所以为何我们总能看到月夜下的真情流动,漂来浮去若隐若现却又是那么炽热真实。此诗也是,每一节中每一幅景致都配着不同的动词:″邀,唱,执手,喝,饮,摇晃……"让心思在静态的布景下立刻活了起来。我们看到了一位手执玫瑰之人的别亦难之情。那份情,那分醉随着一口一杯地默默心饮,一缕缕地深入加重了一日日的痛。这幅情景让人心碎,而诗人却要装作:″乘风影中舞。"此似乎无所谓的"舞",更让人纠心。眼见天上的嫦娥已不再孤单,而人间的我呢,只剩一饮了么?
诗人所有不搭的词放一起,已改变了中文词句的惯用,就是为了突出这种场景下的心境。
张仪飞点评:
木子老师的这首饮胜,是一首送别诗,在中国唐诗宋词里,送别诗占了很大的份额,这部分的诗词,最能触到读者的痛点,木子老师的这首,亦是如此。我和老师沟通了一下,主要是请教饮胜作何解,她说是粤语干杯的意思,广东人认为干不吉利,据说饮胜一词源自春秋宫廷用语“饮圣”,圣是酒的意思。 诗的创作背景是老师送友人离港,油然而生惜别的伤感,那种弘一法师《送别》的那种。有可能她的友人是离港潮中之一,大批港人离港,这首诗借送友人,其实还有更深的痛更深的内心独白 ,个中原因恕不展开。
整首诗的风格,一个字——“柔”,与老师的个性极为契合,柔情似水,句式类于词,清新委婉,婉约如秦观一路。 全诗的起首,轻轻落笔,一口气连用三个动词,“邀”“唱”“和”,整段起兴自然流畅。第二段,“那人点烟”,这个细节非常有镜头感,在茶楼里,相对无言,此处无声胜有声,点烟,不一定是烟瘾犯了,更有可能是掩饰内心不舍的伤感,“别亦难”。可能就此一别,后会遥遥。第三段,用了一双对偶句,“喝一口香江的情,饮一杯今夜的醉”,这是重点,作者想要表达而不能明说的更深层的意思。不舍,哀痛。第四段巧妙地顺接上述的醉,城市摇晃了,熟悉的城市变得陌生,模糊。一种孤独,茫然之感油然而生。 诗的最后,是单独的一句结尾,“饮胜 春的青”,与春干杯,别了,就此别过吧。
整首诗,非常的唯美,情真意切,感人。
簡介:
李俊(筆名:木子、牧爾、木子小姐)職業編輯、作家、詩人。文學碩士。影視作品簽約作家。

简介:蒋雯,江西临川人。喜诗词,乐,诵。系中国小说学会会员,抚州作协,剧协,诗词协会会员,多年来,发表许多作品并获奖项。现任《如是诗刊》诗评师,《英国文学丶海外诗译》的中文审核及诗评师。
张仪飞,网名然空。1961年5月生于上海。上海浦江诗会会长。上海滩诗社艺术顾问。诗刊 《浦江诗荟》总编,诗刊《浦东诗廊》副主编,短诗原创联盟副秘书长。书法家,知名策划。

陳如琴(香港),筆名綠意盎然。中國詩歌學會會員、香港詩人聯盟常務理事、《香港詩人》報編委。國際當代華文詩歌研究會副秘書長、香港女作家協會理事、香港當代文學藝術協會秘書長、中國國際文化促進會香港分會秘書長、 《歐洲詩人》副總編、馭風者詩社執行社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