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命 海 心
文/尹文举
网上刷到一篇文章,内中有句"跳舞的大妈骂方方",哈哈!那我就是"牧羊的老头说莫言"了。
我每写一篇文章,都是首先不写标题,文章成形后,根据内容才考虑拟题。我为什么把这篇文章的题目命名为:"地命海心"?思来想去,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民谈国事,人微言轻,用"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来形容恰入其分,所以简而言之谓曰"地命海心"。按照有些人的逻辑,正所谓草根阶层忧天下,骂"杞人忧天″也像,骂吧!"位卑不敢忘忧国",我倒是有这样一种感概和兴趣,怎么高兴怎么活,我就喜欢这样!
早前,网上跟风写了一篇《也说教材》的文章,发了一个公众号。进而又随着"毒教材"的持续曝光,大作家莫言获西方奖赏十周年之际又被引上热搜,成了热点话题,人云亦云,亦表拙见。
莫大作家的获奖,应该是我们国人的骄傲,从我个人我也很钦佩他。但他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作家,一些爱国人士倍加指责,甚至抨击;且一些恨国势力甚嚣尘上,历史虚无主义妖风即起,文坛上西方文化随之渗透,屎尿腥臊横流,一些歌颂人民英雄的文章被相继移出学生课本,取而代之的是毒插图、毒文章,就连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头号仇敌麦克阿瑟的文章都成了学生的必读,西式毒流充斥了大中小学生教材。
由此我们联想到了十年前(2012年)西方授予莫言诺贝尔文学奖的深意,种种迹象表明,非亦巧合,具有"权威"性的诺贝尔文学奖在给莫言的颁奖词是最好的诠释,颁奖词中这样说:“莫言用讥讽和嘲弄的手法向历史及其谎言、向政治虚伪和被剥夺后的贫瘠发起攻击。他用戏弄和不加掩饰的快感,揭露了人类生活的最黑暗方面,在不经意间找到了有强烈象征意义的形象。
高密东北乡体现了中国的民间故事和历史,却又超越这些进入一个国度,驴和猪的声音淹没人声,爱与邪恶都呈现超乎自然的比例。”
“莫言的小说《酒国》中,最美味的佳肴是烤三岁童子肉。男童成为很难享受到的食品。而女童,因无人问津反而得以生存。这一讥讽的对象正是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因为这一政策女婴被流产,规模之众多达天文数字:女孩子不够好,都没人愿意吃她们。莫言就此话题还写了一部完整的小说《蛙》。”“莫言的故事都伪装成神话和寓言,将所有的价值观置于故事的主题中。在莫言笔下的中国,我们从来没有遇见过一个理想具有合乎标准特征的公民。”“但他所描写的猪圈般的生活如此独特以致我们觉得已经在那里呆了太久。意识形态和改革运动来来去去,但是人类的自我中心和贪婪却永存。所以莫言为个体反抗所有的不公,无论是日本侵略还是毛主义的恐怖”。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
颁奖词可知其人和作品为什么受推崇,亦是他内心世界的印证。莫言阴影部分布满心理,对祖国、对社会充满怨恨,这可能与他的出身有关,听说他自暴他的出身不好,因此,当地一度还不让他当兵。莫言可能在当时的情况下受了一些委屈,你用事实来宣泄一些不满,情有可原,都很理解。
我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我们也都属于同一个时代,对于那个时代都有很深的记忆,穷是事实,并且也挨过饿,当然六零年的饥荒也有自然天灾的因素。那个时代的穷和饿不是毛主席共产党的错,是旧社会国民党留给我们的痕迹,洋火、洋钉、洋布,等等都靠洋,多年的战争创伤,一下回复过来神仙都难。就仅有的一点国宝都被老蒋带跑了台湾。在这样一穷二白的一个基础上建国立业,不到二十多年的时间,中国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到"两弹一星一潜艇"的世界第六大工业国。
我身在农村,并且也参加过那个时代的农田基建大会战,规模化的农业生产给社会带来了生机,将用20年的时间全国修建了8.6万多个水库和600多万个大大小小的池塘,让中国农业第一次基本实现水利化。今天中国水库库容量的90%都是毛泽东时代建设的,当今中国水库库容量占世界水库库容量的44%,换一句话说,今天世界水库库容量的40%都是毛泽东时代清廉的领导干部带领人民肩挑背扛建设起来的(资料来源网络)。
作家莫言把这样一个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蓬勃向上的社会主义国家描绘的一团漆黑,一无是处,几乎成了人间地狱。
莫言说,“我有一种偏见,我认为文学作品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暴露黑暗,揭示社会的不公正,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恶的成分。”但一个高调宣称文学作品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的莫言,却违背了自己的初衷,把第一首"赞歌"献给了樱花国度的日本女人。看来莫言的笔下只有女人,并且是外国女人,一个日本女人。当然他的母亲中国女人也不例外。莫言在日本就餐,在他的《北海道的人》里是这样的赞美一个日本餐馆老板娘的:“接着出现的是笑容可掬的绿球藻茶屋的老板娘高田郁子,一个羸弱的中年女子。她的茶屋,场面狭窄,一圈桌子,包围着工作台。房顶因多年的烟熏火燎,像涂了釉彩一样漆黑发亮。这样小的地方竟然挤下了我们十八个食客。围着她,看着她操作,等着她把美食分给我们吃。她既是老板娘,又是主厨,又是招待。当时的场景让我想起了一个母亲和他的围桌而坐的孩子,也想起了一个鸟巢,巢中有抻着脖子的小鸟,等待着母鸟前来喂食。”在这里,文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莫言把自己想象成这个日本女人的孩子。莫言还说:“这联想与我们的身份和年龄都不相符,似乎有些矫情,但这联想,直至今日,依然让我感动。日本女人的勤劳和谦恭,日本买卖人对客人那种发自内心的热情和感激,都让我难以忘怀。那天晚上,我们品尝了许多可以拍案叫绝的美味,美味终会遗忘,但老板娘那张笼罩在烟雾中的疲惫的笑脸,会让我们铭记终生。”莫言对一个初次见面且还较为陌生的日本女人"铭记终生"!唱起赞歌是那么的谦恭和动情,进而把自己想象成了日本女人的孩子。一个著名的作家,所谓的诺贝尔文学大奖者,不失有天才般的想象力且不免有些太过丰富。看来莫言并不是不唱赞歌,而是不想给生他养他的祖国唱赞歌!
文学暴露黑暗,揭示社会的不公正,揭示恶的成分,无可厚非,我们并不反对,揭露阴暗是为了我们的社会更加光明,但揭露阴暗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是抹黑,不是污蔑,不是无中生有的杜撰。莫言遭到很多人的质疑,并不是没有一定的必然性,诺奖给他的颁奖词就能足以诠释,他的好多作品一目了然,昭然可见,《酒国》中"烧烤三岁孩童肉是最精致的美味",问莫言,请你给出一个准确的时间、地点?吃三岁孩童肉的人物原型又是谁?


尹文举,网名:伊若轩阳,定西安定人,1961年生人,农民,曾当过村文书,一度遇贬忍辱,“闭门读闲书,不闻窗外事”,由此热衷于文学,沉迷于文字,喜欢业余写作,曾在“感恩母校征文”发表《母校如歌》获二等奖。作品亦散见于《陇中文苑》《黄河文风苑》《世界作家文集》《读者美刊》《西部书坛》《诗艺花园》和《陇上风情》《紫桐文苑》及网络文学平台等,“公众号”"都市头条″亦有自己的创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