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生命之二十六:高中(上)
到县城上学,父母没有显示出高兴,家里的生活也在正常进行。倒是母亲有些焦虑了,与学费无关,报名费不足十元,书本费三十多元。她在担忧我的生活,也是,穷怕了,吃饭问题怎么办?小小年纪能够独立生活吗?母亲多半生是在担忧和焦虑中度过的,大哥小小年纪,随着长辈走向了铁路建设大军,四哥初中时候又应征入伍,远在千里之外,我作为最小的儿子又要住校生活,饱受饥荒之苦的人,母爱的天性能不让她担忧吗?
高中学习生活开始之初,我模模糊糊有了一些感觉特别是对社会生活的感觉,不够强大的内心装进了不该装进的一些东西,或许是我对社会生活的一知半解,抑或是我太天真和单纯,人们嫌贫爱富的现象深深地刺痛了我的灵魂,学生里有三分之一的是城镇户口,这些学生的穿着打扮明显与农村学生不同。他们一口的京腔,又会说话,所以,深受老师的喜爱,班干部都是在他们当中产生,座位他们都在前边,我们都在后边,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差是有一些,但也不需要这么看不起,农村小孩缺乏机灵,没有那么多活心眼,但不至于不受待见。集体打扫卫生他们躲到一边,老师家里的打煤饼打蜂窝煤一点也轮不到我们,也就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的心理发生了变化,自卑的阴影始终萦绕在心头,封闭起自己的心扉,不愿意、不主动与人打交道,学习也在走下坡路。没有谁注意到这一点,也没有人能够帮助我,更不用说有心理辅导老师来疏导了。我艰难地徘徊在教室、宿舍之间,就是到开水灶打水也都很少去,只能是在看书中打发时光。
高一第一学年,是在极其艰难中度过的,家庭生活也发生了改变,大哥分家自己过,院落里少了欢快的笑脸,最难过最尴尬的是母亲,其中缘由我想得来,像我这等年龄的农村人来说,是最为清楚了,而对我来说不能忘却的事情很多。最不能忍受的是环境的生疏和生活条件的格格不入。
日子过得十分压抑,唯有在书中找乐趣排遣,在县城的新华书店买了一本有关毛泽东的书,里面有很多记述性的东西很吸引人,也是第一次读到。不足二百页的书几天就看完了,但总是带在身边,没事的时候就看几页,也借给同学浏览。有一天下午自习课,突然班上有个女同学说书是她的,在班上大喊大叫,我一头雾水,在莫名其妙的同时也不知怎样应对。女同学喊了半天,且指名道姓是我偷了她的书,因为她认为我没有能力买书,这样一来我不得不回怼。虽然我的话没有人家的五分之一多,但在事实面前证明了我的清白,她的书在另外一个同学那里找到了,很干净,只有一些折痕,而我的书折痕多且里面划的波浪线和书写的字也多。事情虽然清明了,但我觉得很丢人很憋屈,总感觉到同学们在窃窃议论我,好像自己做错似的,那个女同学也没有道歉,而我的头再也抬不起来了。这道心灵伤痕整整萦绕了我三年,我始终走不出被无端羞辱的阴影。从内心来讲,我也不怎么憎恨那个女同学,就是怨恨自己没本事。事情过去多年了,我一次都没有提起过,可不能说是我忘记了,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那时的我,犹如一只受伤的羔羊,只能把头抵在墙角,默默地不出声,让时间来抚慰心灵的创伤。
还好,宽容其实就是忍耐。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多一点对别人的宽容,生命中就多了一点空间。忘记昨日的是非和别人先前对自己的无端指责和谩骂,并不是自己无能,时间是良好的止痛剂。学会忘却,生活才有阳光,才有欢乐。宽容就是潇洒。宽厚待人会“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有路到长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