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的心声
——南湖红船的领航者之瞿秋白(1899——1935)
作者 陈昌华 诵读 凌云
音乐设计 韩英 制作 一方文化
他是中国报道十月革命后
苏俄实况的第一人
写下了《赤都心史》《俄乡纪程》
他是中国完整译配
《国际歌》词曲的第一人
“因特纳雄纳尔”的音译沿用至今
他是中国工农革命
第一首歌曲的创作人
《赤潮歌》唤醒了劳苦大众
他是我党第一张日报
《热血日报》的创办人
吹响了时代号角最强音
![]()
他是中国系统传播马列主义
文艺理论的第一人
原汁原味的译著博大精深
他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
重要奠基者之一
鲁迅先生对他高度评价和肯定
他是中国共产党继陈独秀
之后的第二任领导人
在八七会议临危受命
一个最擅长用笔的文弱书生
率领着全党同志和战友
拿起刀枪开始了武装斗争
![]()
在中国革命最危急的关头
他挺身而出,力挽狂澜
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
都在他主持党中央后打响了枪声
1931年7月他被解除了领导职务
仍一如既往,和党同德同心
他几经要求跟中央红军长征
还是被留在即将沦陷的瑞金
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被捕
遭叛徒出卖暴露了身份
敌人如获至宝,威逼利诱
他大义凛然,从容淡定
![]()
他留下最后《多余的话》
回顾了曲折复杂的心路历程
1935年6月18日他从容走向刑场
沿途高唱《国际歌》《红军歌》的歌声
他对刽子手说:“此地甚好”
盘足坐下在罗汉岭的一块草坪
![]()
他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发出了生命的最强音
“多余的话”从不多余
他发自肺腑的心声一言难尽
“永别了,美丽的世界
一切新的斗争的勇敢的都在前进”
2022年3月27日
![]()
(作者:陈昌华,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曾任洛阳市文联副主席,《宝安风》杂志社社长,深圳市企业报刊协会会长,现任深圳市文学学会诗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作品曾见于《诗刊》《解放军文艺》《飞天》《青春》《牡丹》《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工人日报》等。出版诗集《印象与烙印》《旗帜咏叹调》《深圳编年诗》文集《企业常青藤》。主编《诗路花语——洛阳七十年诗歌选》《绽放的簕杜鹃——深圳新诗选》五集电视剧《贴廓巷56号》编剧、制片主任,18集电视剧《白居易》制片,打进好莱坞的第一部中国电影《砚床》制片主任。)
![]()
(朗诵 :凌云,本名单慧生,现居辽宁沈阳。辽宁朗诵艺术协会理事。辽宁电视台金话筒艺术团团长,沈阳和平区戏剧家协会理事,酷爱朗诵艺术,多次获奖。长期活跃在省市舞台,深受人们好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