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说明:最近,黄陂诗联微刊编辑部在一周又一周的征集九佬十八匠稿件,有的我们学会的会员老师已经提前投稿了十八匠全部稿件,为了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这个长期征稿任务,特别推出会员的这类稿件的特别专辑,供大家欣赏。
吴峰诗咏十八匠(26首)
1. 金 匠(新韵)
金匠雕琢技艺精,制出首饰远扬名。
辛勤劳作糊家口,争赚白银泪水盈。
2. 银 匠(新韵)
炉火燃烧炼就银,冷凝型具匠专心。
小锤细捣出精品,镯子花环饰美人。
3. 铜 匠(二首)
(一)(新韵)
担卸轻嘘匠坐墩,神情专注补瓢盆。
捣敲铜器扬音韵,技巧精修物复魂。
(二)(新韵)
铜匠千年技艺扬,制出精品越西洋。
金牛拓野惊寰宇,玉虎生威震海疆。
马到功成临泰运,佛来福就送吉祥。
构思巧妙众夸赞,物件绝伦貌赤黄。
注:金牛、玉虎、马、佛等物件均为企业生产并出口的珍品。
4. 铁 匠(二首)
(一)(新韵)
风箱助力火炉红,铁锭烧熔变赤龙。
百锻千锤成耖耙,农桑史载匠师功。
(二)(新韵)
徒弟挥锤汗水抛,点金师傅竟弯腰。
叮当声震锻良器,淬火成钢利钺矛。
5. 锡 匠(二首)
(一)(新韵)
锡锭烧融板制平,做坯裁剪器成型。
窝锤锉焊饰龙凤,精品抛光色亮晶。
(二)(新韵)
陂邑锡工巧技多,翻新补旧带坩埚。
敲锤磨焊求精细,辛苦一人万户歌。
6. 石 匠(二首)
(一)(新韵)
千锤百錾刻花纹,石匠雕镌古有痕。
佛像碑文皆印迹,龙腾凤舞各精神。
(二)(新韵)
匠工建造半河桥,石砌飞虹缀岸腰。
经历沧桑八百载,雄姿秀逸傲波涛。
注:半河桥,位于流经黄陂区罗汉寺街南的龙须河上,是一座三拱两洞的联体石桥,相传建造于明朝,至今仍在方便两岸民众往来。该桥属于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
7. 木 匠 (二首)
(一)(新韵)
古时木匠盖宫房,架构恢宏选柱梁。
雕刻门窗图典雅,龙腾凤舞寓吉祥。
(二)(新韵)
尺规划线定圆方,锯斧凿雕制柜箱。
木匠艺高人赞叹,质优家具誉八乡。
8. 雕 匠(二首)
(一)(新韵)
木兰雕匠艺熟娴,板刻深纹印彩颜。
年画门神销九域,庙堂佛像笑无言。
(二)(新韵)
雕匠千年技艺深,精心凿刻现花纹。
窗镌龙凤生灵气,廊镂松竹戴彩云。
9. 画 匠(二首)
(一)(新韵)
木兰故里画风扬,工匠倾心饰栋梁。
凤舞廊檐龙绕柱,松竹凰鹤入厅堂。
(二)(新韵)
手持画笔重千钧,状貌描摹匠聚神。
胸有成竹图像美,精心绘制物逢春。
10. 弹 匠
(一)(平水韵)
百行手艺史悠长,陂邑弹坊老匠忙。
肩负竹弓腰板硬,手挥槌杵臂膀张。
筋弦振动棉如雪,丝线抽牵絮满床。
盘压磨平多巧技,精工娴熟赞声扬。
(二)(新韵)
弹坊简陋漫埃尘,老匠躬身絮品臻。
莫道竹弓三尺短,筋弦拨动万家春。
11. 篾 匠(古风)
木兰故里篾匠坊,制作篾器列前堂。
躺椅凉席求美观,梦游仙境睡竹床。
竹桌竹凳图古朴,生活惬意有馨香。
筲箕撮箕圆簸箕,滤砂选种稻优良。
箩筐围子直扁担,器具虽小助农桑。
竹匠倾心传技艺,农耕文明曾辉煌。
12. 染 匠(古风)
老街深处有染坊,颜料入缸气味香。
搅拌均匀染素绫,加热升温色浸裳。
郎君衣裤青蓝紫,粉黛裙衫橙赤黄。
多彩生活民舒适,匠心凝聚不染霜。
13. 磨剪铲刀匠(古风)
磨剪子来戗菜刀,声声吆喝冲云霄。
走街串巷揽生意,修理物件细唠叨。
铲除铁锈刃磨利,凭艺挣钱喜眉梢。
14. 窑 匠(新韵)
炭烤烟熏满面尘,窑前看火汗珠涔。
匠心专注烧砖瓦,但愿农家暖胜春。
15. 织布匠(新韵)
木兰织布早传闻,机杼唧唧夜半吟。
巧手绘出千丈锦,穿梭引线匠师勋。
16. 伞 匠(新韵)
走村串户四方游,伞匠精修坐巷头。
换骨补衣织线密,利微本小度春秋。
17. 皮 匠(新韵)
皮匠虽穷但挺腰,微薄收入少唠叨。
摆摊小巷补鞋具,裁剪皮毛尽妙招。
18. 漆 匠(新韵)
刷漆床柜美容颜,绘水描山胜景连。
喜鹊鸳鸯添趣味,匠心独具韵绵延。
![]()
【作者简介】吴峰,黄陂罗汉人。爱好品读写作诗文,现为黄陂诗联学会会员。曾在国家级刊物《语文教学与研究》发表多篇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