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进入到分数通知和志愿填报阶段。成绩优秀的考生及父母,胸有成竹隐而不言,低调。但内心的喜悦显而易见,我经历过,只等金榜题名啦!迎来18年育子呕心沥血、孩子十年寒窗追梦的实现。我想这部分考生和家长你们是幸运的。
然而,我也见到另外一些现象。一部分家长和孩子情绪低落,不愿外岀见人,邻里间不愿谈及高考之事,与平常的言行迥然不同。估计孩子没考好,或中等以下成绩的考生及其家长。为此,我心情也焦虑起来,胸口像有石头堵得慌,就一吐为快。把心里话与孩子的父母说说。
兄弟姐妹们:拼搏高三,刚从高考“战场”下来的孩子需要休息!需要爱!让她(他)吃好休息好!在父母的爱意中睡补几个好觉。醒来见到父母脸上的微笑和家里祥和温馨的氛围,心情自然是放松的。这时可抽空陪他看场电影,玩玩游戏或晩饭后散散步更好。谈些轻松的话题。这时父母的态度言行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三周以后父母的焦虑和孩子的彷徨失措显而易见,也不可避免。谁也迴避不了。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是睡不好觉的。都会思考着同样的问题,考得怎么样?在哪个分数段?今后怎么办?最现实的是志愿怎么填?我想这个敏感时期,父母对孩子说的就一句话,“不论你考得怎样爸妈都很爱你”,虽然这是高考前就应该说的话,但现在说,还来得及。孩子没考好本已自责自卑,社会的眼光,老师同学面前已难为情了,再受到父母方面的压力,孩子会崩溃的。历史的社会上有前车可鉴。我国近代有位世界级领袖谈及人本位时说“人是世界上第一位宝贵的。”孩子的身心健康应是第一位的,是最最重要的!古人尚且知道“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有的家长和孩子一看志愿表两大页就感头疼。落实到单个孩子是不难的。
首先父母要有效利用这几年的大数据分析,了解国际国内形势尤其对国家政治经济发展规划(十四五)大政方针政策关注多些的父母要在孩子专业的报考上把关。报考大学的目的最理想的是今后事发展的好前景。
能上名校的孩子专业的选择应放首要位置。
有一种思想认为受过高等教育就行了,毕业后不一定学啥搞啥。甚至直接报考管理类专业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大了说对国家各类科学研究和建设人才的需求培养极为不利。小处看于你们家庭和孩子是极其的不负责任!人才的埋没浪费!更是对孩子的犯罪!重点大学系统学习的专业4一6年以后,基础扎实,研究方向明确更易岀成绩岀成果的。必竞专业基础创新能力起点高。谁也不愿4年后找个岗位零基础,小白上手。
我认为上大学最好扎实的学几年专业课,术业有专攻。学点真本事。研究生可学管理。


父母要提前备好课。三千多所高校有国家教委的有军队和部属的以及地方省市政府管理的。理工农医,文史哲师范类。分门别类多。学制有长短。学科有前沿和基础有强弱,专业有冷热之分。大体有所了解。
有些家长一提到土木工程就拒绝了。问其原由,认为几代人在小县城接触太多的土木。甚至认为不想让孩子像父母与土木打交道了。当知道了这个土木非那个土木,铁道铁建,桥隧,工民建桥梁专业毕业,孩子就是桥梁工程师等等。感概啊我国各大城市的高铁飞驰,高架地铁加速在发展的行业优势。就业前景好。像我知道的西南交通大学此类毕业生一直供不应求。缺口不小。重大和川大以及全国类似专业的毕业生都是供不应求,且将继续下去。何愁就业呢?
我认为电子信息类和土木建筑类中长期内热度不会减。充分考虑让孩子的喜爱与专业结合为优选。今后孩子就业和发展会前程似锦。
具体四个清楚
一是要清楚今年招生录取政策。国家的和各省市的具体的细则。尤其是后者。
二是清楚毕业学校前三年升名校总分平均值(985,211,双一流)
三是清楚你的孩子总分平均值。老师给到的只是建议,十几岁的孩子,他是没有社会阅历,这样的抉择她是不能做的。什么样的专业今后就业前景好,且中长期发展稳定。
四个清楚三年来目标高校文理科排位(今年有变)也可作参考。省市划线和实际录取线。
这样父母心中基本有数了。
头部考生选学校和专业可随心,也要谨慎对待。以当年我家孩子志愿填报为例。
姓名 2000年高考 理科 平时优,三诊平均值650~66o之间。3十综合,估分填志愿。考场心态A。特长:书法美术类。棋类、游泳。
孩子喜欢专业:建筑学。没有改变过。
父母建议:求稳。清华、同济加个城规专业,中科大生命科学(出国热)。
步骤一
高校2千多所中找建筑学专业筛选出前四所。
清华、同济、东南、天津大学。依次排位。前3一4年的数据用一张大纸排好。铺展开来家长孩子一目了然。(其后是八大院等只了解,因这些年院校合并及专业调整较大。如早期的重庆建工学院并入了重庆大学。
步骤二
根据孩子三次诊断成绩(当年考完就填志愿)平均值和她对高考的估分。她只选一个 专业~建筑学。志愿表两页几十上百个志愿,就只填一项一个志愿。
第一志愿似投篮,跳起来够得着。加上特长生加分预备。当时她不是省市状元,只是各科成绩较平衡。综合平衡后66o分左右,淸华当年建筑只投四川4个名额。有风险。
步骤三
学校、专业、位置看,几所中最理想的是淸华。还有硕博直通车其次是同济。果断删掉后两所。
步骤四
逐项对比。再看前三年投放名额,提档线,录取线,求个平均值出来。结论,希望与风险并存。
当断则断,有风险但这孩子优势明显。德智体美全面,把特长加分考虑后定了!二者风险同存时择其优。
(以上几个步骤,孩子全程参与,主动配合查数据资料。父母民主平等与孩子交流。)
最后的结果是:清华在川录取榜的第一位学生。当年《四川教育台》第一时间发布了信息。后来本硕博一路免考,被国家教委派岀留学歐州,现回国头部央企高层主管。
有位考生家长问:北京理工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如何选?分数没有问题。这要看你看重地理位置还是专业?又如:孩子个子不高长相一般又没美术基础,你非要报考旅游和服装表演类专业。某男孩不到1.7m高非要报部队路军学院指挥系……一打听家长考虑(节约学费)。
总之,面对现实,找准定位。充分考虑孩子喜好,结合学校建议填好高考志愿也不难。
四,注意事项
(一)若觉得考分有问题,查分!按正常渠道查分。当年一位同事咨询我时,说孩子感觉分数不对,我告诉她查分。结果查回12分。进入同济建筑学院调档线。当年在川只招建筑学名额4一5名,显然是无希望的。但先入校再说,填了该院园林与旅游景观设计,调档线低了十分多。冲一下居然录取啦!二年后成绩优秀调了专业达成了意愿。
(二)高考后至入高校前,这段时间别远处旅游和上窗户擦玻璃等活,千万别大意,安全第一。很多前车之鉴不必赘述。
最后祝你的孩子身心健康!金榜题名,如愿以偿!上个理想的大学!
暂时不上大学的考生和父母们有个身心健康快乐,收拾好心情再出发!奔向属于你们的征程美途!
(若你刷到此文,又觉有些道理。请表个态留下你的建议)
2022.6.

注:文原创首发。图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