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诗怀念伟人毛泽东之十
邴玉君

2022年6月1日,看中央电视台播放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总决赛。参加诗词大会的康震等评委老师和所有参赛者,千人团集体深情诵读了伟人毛泽东的诗《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这深情激昂的诵读声在大厅里回荡,听着诵读,诗中的画面感在脑海里闪现;层林尽染的群山,江面上千帆竞发,伟人站在橘子洲头发出“谁主沉浮”的大声呐喊……
1924年底(1925初),毛泽东养病回到湖南绍山。在此期间,组织开展农民运动,建立韶山党支部。湖南军阀赵恒席,觉察到毛泽东组织的活动对统治集团有危险,于是下令搜捕毛泽东。1925年8月,毛泽东离开长沙去广州。临行前挥毫写下这首《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的上半阕写景开篇映题,景中寓情;而下半阕偏重于言情,情中又有景。上半阕;在晚秋时节,湘江浩荡北去。橘子洲头,层染的山林万山红遍。伟人站在橘子洲头,俯视请澈透底的湘江,江面上许许多多鼔起风帆的船只破浪前行。忘长天鹰击长空,看湘江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万类霜天竞自由”,指世间一切生物随四季轮回而变化。“问蒼茫大地,谁主沉浮?”是毛泽东向封建统治发出的大声呐喊。同时也无言的回答了谁主沉浮?在未来主宰世界的是我们共产党人。

下半阕;伟人曾和同学来到橘子洲头,想起峥嵘的岁月。峥嵘原意形容高峻的山势,这里指不寻常的斗争。毛泽东在1913年至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1918年他和萧瑜、蔡和森等同学组织新民学会,开始了早期政治活动。诗中的恰指正当,风华正茂指充满朝气和3才华。挥斥方遒寓意气奔放。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和他的同学,发表文章,评论国事。视一切反动统治者如粪土一般,古时管一万户方能封侯。这里借指帝国主义的奴才,压迫人民大众的反动统治者。结束句,是否记得,湘江中游泳,搏击风浪,激起的浪涛阻止着前行的船只,遏,阻止之意。几字几行看出伟人革命家和政治家的博大胸怀。伟人曾说过两句诗:“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读伟人的诗,让人感到越是在逆境的时候,毛泽东越能写出大气磅礴的诗篇,越能彰显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首诗就是在逆境中而写,1925年1月中共“四大”上毛泽东未能当选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中央局委员,而同年八月又遭湖南反动当局辑拿,内外皆不顺,心中寒意太浓。写出了诗的上半阕。但是,毛泽东还是要高声一问:“谁主沉浮?”确问而不答。其实问而不答,就是于无声处听惊雷。心中的那种共产党人必将主宰世界的自信尽在心中。

诗的下半阕,用“书生意气”,触及到文化精神。笔锋一转,用“指点江山”,深刻的言其使命意识。结尾处好似跳出政治色彩,用“浪遏飞舟”作尾句收起,方显出毛泽东的弄潮气度。看似跳出政治色彩,其实是对全篇的画龙点睛,为神来之笔。
走近伟人毛泽东,用心品读他的每一首诗词;都能看出政治家诗人的独到见解,都能让人感到哲学家诗人反其意而挥毫的辫证唯物之新;都能给人感悟到他的博大胸怀,都能体会到抒发着一代伟人的家国情怀。这就是伟人毛泽东,这就是伟人毛泽东前无古人的一首首恢宏诗篇。
读诗怀念毛泽东,十写感受心中情。首首大作开新宇,字字行行天地同。

~~~~~~~~~


【主播简介】
担奴(李刚),空军十八载,余晖照警营。热爱朗诵和声乐,就读于省和市的老年大学,长春市长白之春艺术团创始人、团长,服务于雨林朗诵课堂和一些朗诵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