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今中外的父亲节一一 回归故里杂笔之七十三 诗人/ 巴山夜雨(巴山网院)
许多人不知道中国的父亲节,而只知道美国的父亲节。
其实,中国是最早设立父亲节的国家。早在商朝时期的国君天乙-子履,就把正月初九定为父亲节了。后来道教借用这个日子,定为玉皇大帝生日,称为天父节。
美国的父亲节是美国总统1972年签署正式文件,将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美国的父亲节。
近代中国于1945年也正式设立了中国的父亲节,即为每年公历的8月8日,又称为“八八节”,谐音“爸爸节”。中国父亲节具有如下文化意义。
1、纪念意义:1945年8月8日,全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曙光已经悄然来临,上海的有识之士为了纪念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爸爸们,特地提出父亲节的构想。于是上海文人发起了庆祝父亲节的活动,市民立即响应。战争胜利后,上海市各界名流绅士,联名请上海市政府转呈中央政府,定“爸爸”谐音的8月8日为父亲节,政府对这份请求十分重视,特地开会讨论并正式确定每年的8月8日是中国父亲节。
2、文字意义:八月八日的两个“八”字重叠在一起,经过变形就成了“父”字,文字发音的谐音“爸爸”,八八节即爸爸节,既有创意又顺口,简单好记又响亮。
3、孝文化意义:上下五千年的中华孝文化一直弥漫在神州大地;孝之思想、理念、实践,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当年社会各界名流如吴稚晖、李石曾、潘公展等人倡导设立父亲节也是弘扬中华孝文化的体现。8月8日与中国悠久传统的敬老节日“99”重阳节也遥相呼应。展示文化自信,弘扬敬老传统,令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意蕴深厚。父亲节,留在心灵深处的,应当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像“养不教,父之过”、“父爱如山”、“父之美德,子之遗产”等传统思想,要让这些深入到我们的骨髓与灵魂里。
世界许多国家均有自己的父亲节:
前苏联的“父亲节”是每年2月13日,
德国的“父亲节”是每年5月31日,
韩国的“双亲节”是每年5月8日,
巴西的“父亲节”是每年8月第二个星期日,
澳大利亚的“父亲节”是每年9月第一个星期日。
中国父亲节可能因是民国政府颁布定的,台湾人在过,但大陆人忘了。希望中国人还是统一过中国自己的父亲节。
近期,也有专家学者建议,用法定形式重新设定父亲节的日期,即为轩辕黄帝农历三月三日的生日这天。因为中华民族儿女都是炎黄子孙,无论儒家文化,还是道家文化都有这一文化共识。
泱泱大国,浩浩青史。中国人应该有自已共同法定的父亲节。
杂笔至此,"父爱如山"浮现脑海,不禁让我对"父亲"称谓肃然起敬,便赋绝句一首:
慈可捐身饲虎狼,
爱能入海镇龙王。
为民敢揽九天月,
报国精忠万代扬。

诗人简介
巴浩洁,笔名下里巴人,网名巴山夜雨等。主要作品有《求索》、《优坛婆萝花集》、《尘梦杂吟》、《领导协调艺术》等;部分作品曾被国内外刊物收录或发表。中华首家综合型网络文化团体一一巴山网络书院创始人。

编辑简介
侯彦启,笔名:智者见智,中国新写实主义诗歌的倡导者,中华文艺学会理事、山东二分会会长,天南地北诗社社长,都市头条(北京、上海、深圳、港澳台)认证编辑,中国远山文学网理事、特约作家,中国先锋文艺作家协会理事,敖汉旗诗词学会会员,获“当代百强诗人、当代百强才子、中华诗词100位优秀传承人、新写实主义诗歌十佳诗人、中国诗歌艺术奖",诗被多种刊物刊登,多次获奖。

天南地北诗社总旨
天南地北诗社为世界各地的文化人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举办征文大赛,同题诗作,诗歌评论、小说连载、随笔、纪实、书画,不拘一格,自由发挥,打造成一个百花齐放的正能量文学园地,并通过中华文艺群、中华诗艺社美洲分社群、全球华语微信诗人联合会群、中国海峡文化休闲中心群、亚洲有声诗刊群、巴黎中华文学总群、国际联合报社群、凤凰第二支社群等近二百多个微信群传播到五湖四海……以文交友,其乐无穷。

天南地北诗社
社长:智者见智
常务副社长:采菊东篱下 荷塘清风
副社长: 柳林 冯金斌
理事长:王福杰
副理事长:潘文韬 田宇 邹怀学
秘书长:风雨萧萧
副秘书长:开心十月 朱守平
执行主编:文子 源自大地
主任编辑: 独上西楼 舟上客 老槐树 驿外漫步 南京老树 陆小青 飞哥 李德兰 歌声 杨杰峰 鲁宏 一湖秋月 熊哲林 生命方舟 慈云含笑 北海渔翁 股龙 春哥 原上草 管胜
企事业单位想上北京头条、深圳头条等等头条投稿宣传的,想邮购字画的,请联系编辑部,
联系:13806499800(微信)

祝大家夏日吉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