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陈文芝
图/网络(鸣谢)
福州的市中心,在高楼大厦的掩映下,有一大片古老的坊巷建筑,这里就是著名的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钟灵毓秀,大咖名流都是“组团”出没。陈宝琛、沈宝桢、严复、林则徐、林纾、林觉民、林长民、林幑因、冰心……他们从这幽深的坊巷里走出,又像星辰一样,璀璨了这里的天空。
窄窄的巷弄里、方整的石板路上、青瓦白墙间、一扇扇古旧的门檐后面,有着一座座充满故事的院落,很神秘。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探访了这里的小黄楼。
小黄楼是个大院落,横贯在黄巷和塔巷之间。它是三坊七巷的标志性建筑。
走进小黄楼大门,犹如走进一段古老的时光。
黄楼为晚唐进士、崇文阁校书郎黄璞故居。如今,在院落的东花厅前,有株“芒果王”树,是福州市区最大最古老的芒果树,据传乃黄璞当年所植。
唐末起义军黄巢攻城掠地,路过这里,听闻硕儒黄璞在此,竟也熄炬噤声而过,被传为“双黄交臂,文武相安”的佳话。这里也因此被认为运交华盖,宜室宜家之所,此后名宦咸集。光是清代,就有知府、榜眼、进士、巡抚、琉球册封使等先后居此。
真可谓“黄楼月色杨桥水,照遍钟山万点春”!

可是,黄楼终究还是毁于一场大火。
后来,在道光年间,由林则徐师兄、江苏巡抚梁章钜,在黄楼旧址上进行重新修葺,并谦称为小黄楼,表示对黄璞与黄楼的敬意。
梁章钜是楹联界的大咖,编著的《楹联丛话》共六部十二卷,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楹联的著作,他修建小黄楼最大目的,就是延请吟友来此唱和。
对小黄楼主人稍作了解,再来探访小黄楼,就不会不得要领了。
这里的厅堂房间院门挂满了对联牌匾,除了清朝多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圣旨匾外,还有刘墉、纪晓岚、张之洞等令人眼花缭乱的名人名臣匾,甚至还有民国五大总统袁、黎、冯、徐、蒋的牌匾……
整个小黄楼可以用古意盎然、文气扑面来形容。

但凡讲究风雅的老院落,都离不开亭、台、楼、阁。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位于东落花厅处的“小沧浪亭”。
梁章钜曾在江苏当了八年巡抚,对苏州园林有很深的情结,回到故居后,依然思念苏州的沧浪亭,于是模仿沧浪亭,建起“小沧浪亭”,因空间局限,这里的亭子都只建半边亭。
亭子翘檐珠顶,立在假山之上,为花园的小桥流水,清幽雅静增色不少。
小沧浪亭的对岸则是藤花吟馆,是主人邀友吟诗作对的地方。门前的廊柱上挂着一副对联,正是屋主梁章钜所题:“诗敲梅下月,醉卧柳边风”。

藤花吟馆侧前方,有个木构八角亭,由一圈“美人靠”围起,每个转角都有木雕如意,一一对应上方悬钟木柿子,象征着“柿柿(事事)如意”。
在这东花厅,除了前文提到的芒果王树,还有一棵百年老树,苹婆树。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苹婆果的果实长得像凤眼,因而又称凤眼果。
如果说,东落花厅算坊巷中最大的私家花园,那么西花厅小黄楼则是三坊七巷里最秀美精致的。
双层楼阁,面阔三间,进深五柱,木架结构,雕梁画栋。
楼顶横梁上有两个悬钟,雕着金瓜(南瓜)、松鼠、燕雀、玉米、谷穗等生命力顽强的生物,这些图案让我想起,进大门时的天井处,高墙上的灰塑图案,真是“每图必有意,每意必吉祥”。

小中见大的方寸园林,假山用太湖石砌成,底下水流潆洄,鱼池上有座石拱桥,桥栏上刻有“知鱼乐处”四字,让人想起庄子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乎”,沿着隐在假山里的通道,可走到二层藏书楼……
想象着主人当年以诗会友,在此闲庭漫步,诗情画意尽在其间,真是个风雅所在。
古院落里花开花谢。身在院中,感受着吹拂而来的清风,似乎还带着历史的回响。
一座院落甚至一大片古老建筑的完好保存,离不开古今贤人共同努力。今天的我真该庆幸,依然有机会,可以探访这片人文荟萃的古建筑,可以走进小黄楼。
厅堂书法《福随德至》
中国书法家郝新亮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