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苑小说散文专刊创刊号
顾问 张鹏飞 龙秀
总编 郭培友
主编 王维正
编委
贾小瑞 贾永丽
茹秀奇 赵永晓
高 智 樊丽春

发刊词
华山舞剑剑未收,韶山听乐乐未了。文苑百花方妍好,一尊新景又呈台。
春兰未了夏兰开,蔷薇一苑香又来。《中国文苑小说散文专刊》与大家见面了,让我们一起为她鼓掌。
本刊的宗旨是:开一方阆苑新地,艺四海香草奇葩。邀名家品茗赏月,拜新手脉动铅华。可登堂入室,可临门问道。讲述天下故事,抒写襟怀深情。平民色彩,寻常生活;笔随情至,文随心成。唱时代之歌,颂祖国新风。
本刊的形式是:
不定期专刊一一原创短篇、散文、文论、书评发表。
众人拾柴火焰高,办好专刊靠大家。你我都是读者,你我都是作者。欢迎热情赐稿,展示各自文采。欢迎批评指正,希望专刊健康成长。

贺辞
小说是你的牛奶,
散文是我的豆浆。
祝贺《中国文苑小说散文专刊》创刊!愿你我相聚在这里,尽享纯粹的滋养!
贾小瑞(鲁东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满苑春色呈异彩,
一枝新秀又鲜开。
恭祝《中国文苑小说散文专刊》创刊。
李轶(內蒙诗社副社长,诗人)

做新时代歌唱者,
做新文学的践行者。
祝贺中国文苑《小说散文专刋》创刊。
伏来旺(中国作协会员,敕勒川文化研究会主席)

[原创小说]
一 天
樊丽春
我们医院有一个科室叫院感科,科里共三个工作人员,都是美女。有一个被抽到疫苗接种点保障去了,现只剩下两个人了。一个主任姓李,一个护士姓佟。
李主任大大的眼睛炯炯有神,长长的睫毛微微上翘,说起话来甜甜的声音。整日神采飞扬,走起路来雷厉风行。小佟的长相之美与李主任有所不同,丹凤眼,瓜子脸,短短的头发弯弯的眉。小佟会唱歌、跳舞、弹钢琴,会写小说,整一个文艺青年的派头。
两位每天戴着口罩,戴着防护帽,穿着白大褂,美好的身材和美丽的脸蛋都隐藏其中,从早到晚忙忙碌碌地穿梭在医院的各个角落。
她们每天要到各科室检查,主要检查科室疫情防控及院感控制工作做得是否到位。因为如果不经常严查,病人多了,大家就把这项工作忽视了。疫情当前,医院感染管理不好就会造成疫情扩散,那可是大事。所以李主任和小佟不敢有半点马虎,发现有漏洞就责令马上整改。全院的医生护士很在乎她俩,当然也有嫌怨。
自从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业内人士形容院感科的管理范围之广,编了一个顺口溜: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两边同时管墙壁!美其名曰:管得宽。
两位八点准时到岗, 换工作服,戴好帽子口罩后,一起出发先到各病区检查。
一到二楼内科,护士长看见她们俩来检查,赶紧向科里喊话:“院感科的大爷们又来检查了,大家把各自的营生都做好,否则谁让检查住罚谁的钱哪一一” 声音怪里怪气的。
两人查病区门禁处,有护士在值守,行。再看进入人员的登记情况。小佟指着一人住址信息没有详细到门牌号,问:“如果这个人出了问题,怎找人?”护士站在那里不敢说话。小佟用手机拍照记下,“一定要登记全面,不能有半点马虎!”声音很严厉。"是。"护士低声应道。
进入病区,李主任从白大衣兜里拿出预先准备好的试纸,伸到消毒液中,测试配置浓度是否合格。看见试纸颜色立刻变成褐色,放心地走开。
……
从内科出来,李主任对小佟说:“內科的院感工作做得不错。”
小佟说:“都要像内科就省事了。”
三楼是神经内科,门口有护士把守,进出人员有登记,信息都详细。看到病房走廊有陪护人员不戴口罩,小佟拿出手机拍照记下;到了病房看见护士给患者换输液时没有洗手,拍照记下;检查消毒记录还算全面……
上到四楼是外科,走到处置室看见医生为病人换药不戴手套,血和消毒碘伏液糊了医生一手,拍照记下。
到五楼儿科病区门关禁闭,无人值守,拍照记下。按门铃护士开门进去,到了治疗室打开消毒记录本看见紫外线消毒照射时间不够,拍照记下。
正要上六楼看看,李主任接到院长办公室电话:“李主任,市监督所人员已经来到门诊大厅,马上前去汇报。”李主任看了看表,是10点整。
匆忙离开五楼,听见后面有护士阴阳怪气地高喊:“大爷们,慢走,不送啦!”李主任苦笑了一下,领着小佟直奔门诊大厅。
大厅门口已经站着两个穿制服的监督所工作人员,正在查看导医台上的消毒液。-
李主任急忙过去打招呼,随后领着两位到医院各处转了一圈。每到一处多多少少都能查出来点问题,李主任都一一记下了。督查人员临走时写下一张问题清单,严肃地责令道:"尽快整马上整改改,否则要对医院处罚!"李主任连忙点头说:"是是是!!马上整改!”监督所人员上了车,李主任挥手相送。小佟噘着嘴说:"吃人呀!"李主任说:“不能怨人家,咱们没做好。”
按计划上午要培训并考核发热门诊工作人员的穿脱防护用品,同时要对发热门诊工作流程进行实际演练。
两人快步到了发热门诊,现在没有发热病人,门诊人员已在等待培训了。他们俩进去穿戴好就说:“咱们开始吧,医生先来,护士后面跟上,按流程穿防护用品。”
医生翟大夫按流程先用消毒液快速七步洗手,戴防护口罩,戴帽子,戴内层手套,穿防护服,戴外层手套,戴面屏,穿内层鞋套、靴套……每一步都穿戴得很认真。已经练习穿脱无数遍了,但还是短不了有漏洞。李主任一一指导。
穿好后按接诊发热患者的流程进行接诊患者。选了一个保洁人员扮演患者,接诊完毕后,医生护士按流程脱卸防护用品,消毒人员对诊室进行终末防护用品脱卸消毒。李主任对消毒提出了一些不足,小佟细致地记下了!
他们俩从发热门诊出来已经12点多了,衣服都被汗水湿透了。
谢天谢地,下班回家!
下午工作计划是培训保洁人员的院感知识。
两点半,李主任与小佟带上事先准备好的课件和电脑,直奔门诊四楼会议室。保洁员都陆续到位坐好了,小佟发了签到表。
保洁员签到时,有的不会写字让别人代签,有的写下的字认不得。
培训开始,李主任把课件展示给大家。她知道保洁员都文化低,就用土言土语讲解,打比方,说笑话,结合图片给大家讲解保洁员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性。每讲到一个知识点,就让一个保洁员站起来做示范,有的能听懂能理解该怎么做,有的连教几遍都不能领悟。
李主任笑着说:"今后每天我要到你们的工作现场检查考核,一项做不到位罚款100元。”大家都着急了,张大叔向李主任问个没完没了,想学会消毒液的配置。可是,刚学会,一会儿就又忘了,重复问了好多次,到最后还是云里雾里。小佟看在眼里,抿着嘴不住地笑。
一位大妈埋怨:"一个月挣的1000多块钱,要求到不少,还要扣钱,我文化水平低,我也不学,大不了我不干了,有什么了不起的,受苦营生还这呀那呀的。"
李主任又笑着说:“大妈啊,这可不能烦。这是国家的大事情,不是我跟你们过不去。就这么细致,上午市里监督所来了还查出好多问题,我还挨了尅。疫情不让人呀!”
大妈不好意思地说:“小李,我不对,大妈不睡觉也把它学会。”
大家都笑了。
小佟在培训时从不同角度拍了好几张照片,回去编写培训资料时用。培训结束,给每个人发了一张卷子考核一下培训效果,都是选择和判断题。
李主任看到大家的表现只想笑。那位保洁张大叔歪歪扭扭写了自己的名字,每一道题是问什么都看不懂,左顾右盼的看大家怎么画,他跟着怎么画。另一位保洁阿姨看上去比那位大叔灵范一点,也识字,对与不对都画上去了。其余几位都过来看她怎么填也跟着画上去了,算是完成了任务。
李主任担心,医院的院感工作不能毁在这些保洁大叔大妈手里,因为看报道有好多疫情是从保洁这条链传播开的,心想从明天开始一定要严抓保洁人员的防控意识,反复教直到他们学会为止,要让他们对疫情防控工作入心入脑!
李主任和小佟回到办公室总结这一天的工作,尤其对疫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汇总,提出了整改方案,写成书面材料要交到分管领导王院长那里。
李主任和小佟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把今天一天的检查、迎接督查、培训、考核等等进行了梳理,形成了材料打印出来,已经是下午6点多了。
5:30大家都下班回家了。李主任急匆匆拿着材料跑到王院长办公室,幸好王院长还没走。李主任把汇总材料递给院长,王院长仔细阅读后签了字,说:“把检查到的问题和整改方案发到医院微信群里,涉及到的问题责令科室连夜整改,明天我带领你们检查整改情况!”李主任说:“好。”王院长又把文件最新指示大致和李主任说了一下:从明天开始咱们定点医院进行全员核酸检测一天一次;对发热门诊进行自查,对核酸采集人员再培训……说了五六项,李主任都一一记在本子上了。打算晚上回去捉摸明天工作的顺序。
从院长办公室出来是晚上七点十分,办公室小佟还在电脑前不停的敲着键盘。李主任说:“今天咱们回家吧,明天继续!”两个人搁下手头的工作回家。
街道上灯火通明,饭店里飘出浓浓的香味。俩人才想起,一下午忙得连口水都没喝,肚子里也提抗议了。
晚上约十二点,李主任接到电话说:“紧急到医院集合,支援市里进行全员核酸采集。”李主任叹息了一声,看了看睡梦中十岁的闺女和三岁的儿子,轻轻地出了门。开车到了医院门口,已经有好多同事在那里集合了,等待大巴车的到来……
作者:樊丽春,内蒙古包头市人,主任医师,曾任职妇产科主任,现任医院院感科兼质控科主任,曾连续多年被评为年度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称号,在市级、省级、国家级医学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喜爱写作小说、散文等。

[评论]
一天的滋味
一一读樊丽春的《一天》
王维正
捧读丽春新作《一天》,被情节吸引,被人物感动,为防控暖心。细思而得,皆一个"巧"字所出。巧于命题,巧于立意,巧于性格刻画,巧于平中见奇。
小说的题目,就"巧"在匠心独运。一天太平常,平常得让人不屑。那么这个此一天又有什么彼一天的故事呢?悬念顿然而生。题目是作品的眼睛,眼睛炯然有神,美则出乎多半。这叫做命题的艺术。
作品立意亦巧。疫情防控,国之大事。医院特设"控感科"即是形势的产物。而"控感科"实不为人关注,因为它不是看病的部门,是内部监管机构。但是它又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构。这就形成了事实上与现象上的冲突。故事在这个背景下展开,实在是选材与构思上的灵感难得。
丽春在人物塑造上更见一个"巧"字。小说是专事塑造人物形象的文学样式。人物鲜明,入住人心,便是作品的成功,反之则为败笔。
严查厉责苛求是控感的职责,非如此不能保证医患安全。唯其如此,又招至科室与保洁的厌烦。一边是责任,一边是人情,实在难做。这是一对根本的矛盾。读来让人哭笑不得。
李主任和小佟,两个年轻美女,工作任务重、忙碌、辛苦、琐屑,却不为同事理解,又受上级责难;理解、隐忍、包容、担当;美丽与无奈对比,心灵境界全出。
面对 护士的怪里怪调,无语;面对督查的厉声警告,无话;面对大妈大叔的愚笨,无奈。
小佟的苦恼与怨言,李主任的苦笑与自责,活脱脱的內心感受,活生生的美好心灵。
别人按时下班,她俩仍然忙碌,忙得连水都忘记喝。半夜里刚刚躺下,脑子里还琢磨着第二天的工作。突然一个电话,只是一声叹息。看一看熟睡的宝贝,马上出发,几乎是战时生活。
李主任让人尊敬,小佟让人怜见,两个优秀的医务人员,兩位漂亮负责的女孩,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多么平常,又多么不平凡。
在巧妙的细节对比中,作品塑造了两个小人物中美丽可爱的形象,可点可赞。
平中见奇,启发思考,是作者精心构置的主题阐发。
一个十四亿的人口大国,怎样才能取得疫情防控的彻底胜利,除了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外,就是普通医务人员的坚守。李主任和小佟就是身边的榜样。
这个主题,不能说不深刻,创作的心思不能说不巧妙。
可以说,《一天》是一个成功的短篇。
为丽春祝贺,欢迎再赐佳作。
2022.6.15
《杏斋笔记》

[经典赏鉴]
贾珍与鹿子霖为什么都爱儿媳妇儿?
张鹏飞
在曹雪芹的笔下,贾珍是一个带头败家毁业的贾氏不肖子孙,又是一个“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当家人。他首先是个乱伦者,爬他儿媳秦可卿的灰。曹雪芹在原稿里曾专门写了“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一回书,对此丑行进行了彻底的暴露。只是由于脂砚斋(是畸笏叟,脂砚的批中是暗自反对删除这一节的)的干预,才改成了秦可卿病死的情节。
焦大口中说的“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前者指的是贾珍逼奸儿媳妇秦可卿的事,后者指的是王熙凤和侄儿贾蓉的事。《红楼梦》中有题目“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而书中写的不是上吊自尽而是病死的。《红楼梦》从多方面写出秦可卿是个非常出色非常可爱的女人。从可卿托梦交代贾府后事,足见她的远见卓识。贾宝玉听说噩耗而为之吐血,脂批说:“宝玉早已看定可继家务事者,可卿也。”从贾府上上下下都为之惋惜,可见她平时为人善良,性情温顺,易于与人相处。在“宝珠按未嫁女之丧,在灵前哀哀欲绝”处,甲戌本脂批:“非恩惠爱人,哪能如是。惜哉,可卿!惜哉,可卿!”脂批者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而这正是贾府上下虽然早有贾珍“扒灰”之议却依然同情秦可卿的反映。大家肯定明白是贾珍不顾廉耻,强人所难。从现有文本来看,秦可卿与贾珍之间的事应该是贾珍逼迫她所致,所以一旦发生以后她就几乎被压垮了。由于她无法摆脱贾珍的继续纠缠,秦可卿才对王熙凤说“治得病治不得命”。
秦可卿不光长得漂亮,而且人缘好,深得贾母喜欢。她是营缮司郎中秦邦业从养生堂抱养的女儿,身份地位本来就很高。
秦可卿进入宁国府时,不过是个十四五岁的花季少女,她的丈夫贾蓉比她大一两岁,是个十六七岁的纨绔子弟,整天游手好闲,不知道怎么爱护妻子,珍惜女人。从红楼中秦可卿生病后贾蓉的表现来看,他与秦可卿的关系一般,贾蓉完全就是个没头脑的男子,空有一副好看的架子。所以不难猜想,秦可卿出轨是因为丈夫太差劲了嘛?有可能!贾珍虽然好色,但贾珍有本事,他接了贾敬的班,成为宁国府的一把手,为人圆滑、会办事。
此时的贾珍对秦可卿来说是个有魅力的大叔,这个大叔很懂女人,阅人无数。秦可卿是个聪明的女人,她看不惯丈夫的窝囊,于是与自己公公有了关系。这位公公天生好色,也不管这女人是他什么人。贾珍的夫人尤氏管不住丈夫,只会对丈夫言听计从,见惯了丈夫风流的她万万没想到丈夫会对儿媳妇下手。
秦可卿和贾珍的那一次被丫鬟撞见,秦可卿通过丫鬟知道婆婆知道了他俩的事。秦可卿羞愧难当,自己的婆婆平时对自己很好,她悔极了。碰巧又有病,估计也好不了了,于是自杀了。
秦可卿死后,贾珍哭得比贾蓉还厉害。贾珍整个人都崩溃了,连料理丧事的力气都没了。哭着说:“谁不知道我这媳妇比儿子还强十倍!如今伸腿过去了,可见这长房灭绝无人了。”有人问他丧事如何料理,他把手一拍说:“如何料理?不过尽我所有罢了。”
秦可卿年纪轻轻,只不过是个少奶奶而已,贾珍居然为她大操大办,用的棺木是老亲王坏事未用的樯木棺材。为了出殡要好名声,花了一千二百两银子为贾蓉捐了个“五品龙禁卫”。后四十回,写贾珍因作恶多端,被人参奏,导致宁国府被抄,革去世职,发配海疆效力。
作者早在秦可卿的判词和曲子里就指出了这种乱伦必然带来的恶果:“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乘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淫荡,特别是乱伦,不仅可以败家,也可以亡国。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
《白鹿原》中鹿子霖喝多了摸了儿媳的奶。在一次酒后,儿媳妇冷秋月也被他下手了,堕落的冷秋月常常找机会向公公暗示,结果被拒绝,最后也疯了,留下早已腐烂的下身和背负着淫妇骂名。
儿媳妇冷秋月一开始被喝醉的公公鹿子霖摸了胸部又调戏了,觉得公公道德沦丧,然后第二天在鹿子霖的粥里放了麦草隐喻鹿子霖是牲口。后来因为又思及那滋味确实美妙,一遍遍的回忆起然后魔怔了。后来想勾引鹿子霖,不曾想鹿子霖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让冷秋月无地自容,之后就变得更加疯魔了。
鹿子霖本身是很风流,但很尊重冷先生。儿子对儿媳冷淡,子霖是感觉很愧对亲家冷先生的。喝酒无意冒犯了儿媳,那只是他的风流天性,并非有想冒犯她的意思。我觉的他是故意的,装着无意。但没想到儿媳给他添饭时放了麦草(意指吃草的就是畜生),当时他很不好受,受不了儿媳这样拐着弯骂他,但又很爱面子,发脾气或表示道歉都感觉会收不了场,所以他就用冷处理(装作什么也没发生)。这样一弄,儿媳摸不着他的想法,本来很生气公公冒犯,结果公公这种处理让她感觉有点悬念摸不着头脑,心里总想着这件事发生的过程,生气是心理必然,但想多了也记起了过程中一闪而过的那种生理的感觉,这就变成了心理和生理的双重折磨。心理的折磨得不到发泄(公公既不辩解也不道歉),只好去解决生理的折磨,所以就去勾引公公。结果公公太不是人,看出来儿媳想勾引他,他报复心理太强,(你要不就风流到底乱伦也行,要不不要理她也行)公公报复了她,用儿媳骂他的方式骂了回去(让儿媳吃草)。儿媳本来家境名望很高,结果被老公冷淡,这是一重侮辱;公公冒犯,这是二重侮辱,勾引不成,这是三重侮辱;勾引不成还被骂,这是四重侮辱;加之引起了生理上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的折磨;最终导致了她的疯魔。疯想疯言疯语,可怜的封建时代的一个牺牲品。
田小娥是个苦命人,与黑娃刚在一起便就分开了,而一心想保护黑娃的田小娥就一步一步地被道貌岸然的鹿子霖套路了。“鹿子霖从凳子上站起来,一字一板说:“这话嘛得、睡、下、说。”小娥像噎住了似的低声说:“大——”鹿子霖断然说:“这会儿甭叫大。快上炕。”不仅陪睡了鹿子霖,还被鹿子霖哄骗陪睡白孝文。可以说就是他的原因,让黑娃,田小娥,白孝文三人走进迷途。
鹿子霖与侄儿媳妇田小娥的故事,《白鹿原》里有大胆的性爱描写。原书:“隔两三日即逢五,鹿子霖耐着性子俟到逢十的日子,又一次轻轻弹响了那木板门。如果逢五那天去了,间隔太短,万一小娥厌烦反倒不好,间隔长点则能引起期待的焦渴。鹿子霖吃罢晚饭,给他的黄脸女人招呼一声,就到神禾村去了,自然说是有公事。他在那儿推牌九手气大红,用赢下的钱在村子小铺里买了酒和牌友们干抿着喝了。他现在不需要像头一次那样繁冗的铺陈,一进门就把光裸着身子的小娥揽进怀里,腾出一只手在背后摸到木闩插死了门板,然后就把小娥托抱起来走向炕边。小娥两条绵软的胳膊箍住了他的脖子。鹿子霖得到呼应就受到鼓舞受到激发,心境中滞留的最后一缕隐忧顿然消散。他把她轻轻放到炕上,然后舒缓地脱衣解裤,提醒自己不能再像头一回那样惊慌那样急迫。他侧着身子躺进被窝,一股浓郁的奇异的气息使他沉迷。小娥迎接他的到来,钻进他的怀里。他再次清醒地提示自己不能急迫慌乱,用他的左手轻轻地抚摩她的后颈和脊背,他感到她的手臂一阵紧过一阵地箍住他的后背,把她美好无比的奶子偎贴到他的胸脯上。她的温热的脸腮和有点凉的鼻尖偎着他的脸颊,发出使他怜悯的轻微的喘息,他控制着自己不把嘴巴贴过去,那样就可能使他完全失控。他的手掌在她细腻滑润的背脊上抚摩良久就扩展到她的尻蛋儿上,她在他怀里颤栗了一下。他抽回手从她柔软的头顶抚摩下去,贴着脖颈通过腰际掠过臀部下滑到大腿小腿,一直到她穿着睡鞋的小脚,便得到了一个统一的感觉。他又从她的脸膛搭手掠过脖颈,在那对颤颤的奶子上左右旋摩之后,滑过软绵的腹部,又停留在他的最终目标之上。小娥开始呢呢喃喃扭动着腰身。他已经从头到脚一点不漏地抚遍她全身的每一寸肌肤,开始失控,于是便完全撒缰……
最后,有灵性的生命被抽走,生不如死,毫无尊严地死去。
贾珍与鹿子霖为什么都爱儿媳妇儿?此二人骨子里风流成性,荒淫无度。情之变态,没有正常的情感原则。为了满足个人性欲,置道德于脑后,禽兽不如,最终不得好死。
作者:张鹏飞,当代作家、诗人,北京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词协会会员。
小说《奶奶的灯光》,被教育部选定为教师阅读书目,诗歌入选《中国当代诗歌大辞典》。《奶奶的灯光》、诗集《会唱歌的草》和微语集《马蹄花香》,被国家图书馆及全国多家省、市图书馆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