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作回眸24——赵本山有些小品格调不高
荣玉奇
赵本山曾经是春晚的“常青树”,他的小品一度非常受欢迎。然而,后来赵本山有些小品,格调不高,单纯为了搞笑,比如“卖车”、“卖拐”一类。内容以讽刺残疾人为笑点,未免引起很大争议,我看了后也感觉非常不舒服。13年前我有一篇旧作——《陈佩斯也发言了》,刊登在《牛城晚报》上,专门谈到这个问题。
下面就是这篇文章:
陈佩斯也发言了
昨天鄙人在博客上所写《赵本山又要上春晚?》一文中,曾对赵本山的个别节目谈了一些看法:“特别是前几年类似‘卖拐’、‘卖车’一类的节目,看后不仅不感到搞笑,反而有点令人悲哀,这不是对残疾人的丑化和侮辱吗?实在想不到为什么这样的节目,居然还能上春晚、还能获得一等奖?人们的审美观念是不是发生了扭曲?”鄙人属于草芥之辈,可谓是人微言轻,只是心中有不平,乱发议论而已。
令鄙人没有想到的是,最近看到一张报纸,登载着著名喜剧演员陈佩斯的一段宏论,居然和鄙人的看法相似。陈佩斯是这样说的:“当前某些著名小品,以糟蹋残疾人和侮辱别人的生理、智力为乐趣,当我们全社会都能容忍它的时候,说明我们全社会的价值判断也出了问题。”这段话是陈佩斯最近参加香港《凤凰网•非常道》节目录制时发表的。
客观而言,赵本山的小品水平多数属于上乘之作,在国内也有着庞大的市场和巨大的影响力,但他的那些“卖车”、“卖拐”一类的节目,确实有些争议,确实值得商榷。拿残疾人的生理缺陷作为搞笑题材,去取悦大众,这种做法在道义上,至少是缺乏同情心,缺乏起码的爱心,与当今倡导的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宗旨是不合拍的。由此,我还想起和赵本山有密切关系的电视剧《乡村爱情》中,据说是根据赵本山的建议,剧中专门设计了几个特殊人物,居然都是残疾人,比如:刘能是口吃,刘大脑袋是瘸子,王木生是弱智加大舌头,王大拿像个神经病,赵玉田的父亲是歪嘴。而且王大拿、王木生、刘大脑袋这几个人物,由赵本山和他的搭档范伟、小沈阳亲自来扮演。不知是剧情确实需要残疾人,还是赵本山等人对残疾人有着特殊的感情?抑或赵本山等人是有意暴露残疾人的丑陋?不然如何解释剧中有这么多的残疾人形象?
我国的残疾人有8000万之多,应当说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生活,应当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关心。不知这些残疾兄妹看了赵本山的“卖车”、“卖拐”,看了赵本山等人在《乡村爱情》中扮演的诸多残疾人的表演,会做何感想?我想他们恐怕很难笑得出来吧。
(原载2009年1月5日《牛城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