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炫征:在省局2017年12月27日文学作品座谈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席局长:
尊敬的省作协李秘书长:
尊敬的各位主席、嘉宾、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我是一名来自基层的普通干部,中共党员。今天能参加省局组织的这次文学作品座谈会,感到十分高兴。新形势下,这无疑是对我们税务系统文学爱好者的鞭策与鼓励。感谢领导,感谢为本次活动辛勤付出的王雪绒老师和各位评委老师。
文学是灯,它点亮的是人类心灵的幽暗之地。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联主席铁凝先生,早年在读到法国作家罗曼 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一书时,扉页上写着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正是这两句话,深刻地震撼了她,让她偷着把自己解放了那么一小点又肯定了那么一小点,并生发出一种既鬼祟又昂扬的豪情。一种冲动,想要去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这是她初次领略到了文学的魅力。这魅力照亮了她精神深处的幽暗之地,同时给了她身心的沉稳和力气。
她还说,当我们固执地指望用文学去点亮人生的幽暗之处时,也许我们更应该首先用谦逊把自己的内心照亮。
中国现代作家张爱玲说,生命如一袭华美的衣袍,上面却爬满了虱子。她总结自己到: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
我写的东西不多,和同仁相比,甚是惭愧。我只是一名诗歌爱好者,喜欢朗诵罢了。策划、组织过几次诗歌朗诵活动。上刊今年10月号《凤凰生活周刊》的“筑梦路上”,也是受熟人相托,给我县市管局创作的四人朗诵诗。在《宝鸡依法治市》杂志上受约发表的“在路上”是曾为岐山交警备作一场活动时创作的两人诗朗诵。(后被《宝鸡日报》手机版转发)
去年四月份,我们国税系统营改增到了冲刺阶段。从西周赋税制度到当今的营改增,我发现了历史的巧合。实际上营业税的起根发苗是从西周王朝开始的,而营改增使营业税退出了历史舞台。历代赋税制度改革是国家成功治理的重要内容,这是不容争议的事实。一个终结,一个开始,西周的“成康之治”和当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真是如出一辙。惊喜之余,我策划出台了一套诗歌采风活动方案意见稿。报领导审阅,但最终没能成功实施,留下遗憾。
目前,我有诗作500余首。这些诗没有整集出版的原因,是时间和资金不允许。诗歌是文学桂冠上的一颗明珠,是语言的精华。我大多数诗都是即景即情的短诗。来源于生活,是一种情绪的释放。友谊、亲情、爱情、乡愁、时事以及节气时令都是要表现的内容。有时真是不写不快,有时写着竟把自己感动了。我感觉诗歌创作是要生活积累的。这不仅要学识的积累,也要生活的历练;这不但要热爱生活,更要有坚强的生活信念。只有这样,你才会对事物的认识更加深刻透彻。也只有这样现实和理想的落差才有诗意。
诗是美好的,浪漫的。但生活是艰难的。泰戈尔说: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尽管如此,我依然要感谢生活。
贾平凹先生有篇散文叫50岁时,你会明白人一生干不了几件事。对这句话我有点异议。我觉得50岁才刚刚开始,我们正赶上了一个蓬勃发展的好时代。
说到这儿,有一件事顺便告诉大家。曾预言肯尼迪被刺的美国女预言家珍妮,97年病危临终前留下一句遗言:美国将会衰败,人类的希望在东方。中国将会取代美国担任领导世界的能力。当时的人们觉得这只不过是危言损听,毕竟中美相差悬殊。然而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开始重视他的遗言。重视东方巨龙未来的发展进程。
是啊,随着中国方案、中国声音在世界舞台上频频亮相,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已令世界瞩目。国税部门肩负着为国聚财、调节经济的重要职能,省局“六个一”工程,是国税系统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支撑,是国税系统本身进行跨越式发展的根本要求,是全体干部凝心聚力、追赶超越的一支支令箭。作为系统内一名爱好诗歌的普通干部,应当坚定理想信念,坚定文化自信,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写作切入点和着力点,放下小我,坚定信仰,坚持党性,把本职工作同教育引导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扩展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同时善于把握好时、度、效,增强文艺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像“金三”的强大功能一样,包罗万象,讲好税收故事,传播好税收声音。为提升国税文化软实力,服务于中心工作做出贡献。
新时代,旧的规则正在消失,新的秩序正在诞生。让我们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伟大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吧。
以上文字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发言人:岐山县国税局 李炫征
2017年12月25日星期一
编后语:今天翻到五年前的一篇发言稿,感觉很有意义,故编发城市头条,以飨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