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作回眸23——说“伪”
凡是假的东西,伪装的东西,总是让人厌恶。几年前我曾写过一篇杂文,题目为《说“伪”》,就痛斥了种种伪装的现象。
下面就是这篇文章:
说 “伪”
中国的汉字,源远流长,有些字不仅造得象形,而且十分科学。就拿“伪”来说吧,就很科学,此字是典型的形声字,左边的“立人”为形旁,右边的“为”字为声旁。如果说“伪”字是个会意字,也可以,因为“伪"者“人为”之谓也。
何谓“人为”?就是不是真的、自然的、实在的,而是假的、虚的、装出来的。凡是美好的事物,一旦和“伪”沾边,就会意思大变,走向反面。比如‘善”,本来是良、好的意思,而加一伪字,就变成了“伪善”,乃假善良也;比如“笑”,本来是高兴、喜欢的意思,可是加一伪字,就变成了“伪笑”,乃假笑、奸笑也;比如“科学”,本来是科技学问之谓,可是加一伪字,就变成了“伪科学”,与科学有天壤之别也;又比如“君子”,本来是好人、有道德之人也,可是加一伪字,就变成了“伪君子”,实属道貌岸然的大坏蛋。
现实生活中,常见到一些装出来的伪现象:本来自己不幸福,却千方百计装出一种幸福的样子,于是乎不惜说假话,弄出假表情,摆出假笑容,拍些装模作样的假照片。其实骨子里根本就不幸福,爱情不理想、孩子不争气、家庭不和睦、经济不宽裕、身体不健康....何来幸福?然而为了一种虚荣心,为了面子,为了掩人耳目,偏要装得满脸幸福,其实是典型的打肿脸充胖子。
最近学会一网络名词一一“卖萌”,其含义乃是“装嫩”的意思。“嫩”字应该是个褒义词,意思是初生的、新鲜的耀眼的、惹人喜爱的。但是装出来的“嫩”就不好了,就会让人讨嫌,惹人讨厌,叫人恶心。本来已经不年轻,老态龙钟,老眼昏花,却偏要花枝招展,装小扮嫩,弄出一副年轻人的样子。于是乎,忸怩作态,假模假样,装疯卖傻,不论什么活动,也不管是否适合自己的年龄和身体,一律往前冲,一律要掺和,一律要表现,无非是哗众取宠,想出风头。让人看了大倒胃口,大跌眼镜。
其实,老,是一种自然规律,谁也逃脱不了。老就是老,何必避讳?老则老矣,何必掩饰?一根黄瓜,老了要变黄,你偏要涂上绿漆,这种“装嫩”的绿色,比黄色还要难看。忽然想起曹操《龟虽寿》中的句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请看这位魏武帝对待老的态度,是何等壮观、何等有气魄啊!奉劝那些喜欢装嫩、扮小、卖萌的人,还是自然现实一点吧,装出来的样子,说到底是伪装的,总会被人识破的。
(原载2014年6月26日》牛城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