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故乡的河边观看自己
文/铁裕
我的故乡八仙营,座落在群山逶迤的一个田坝中间,显得有些古老,也有些偏僻。没有大河、名河,没有涓涓的细流,可以汇成一泻千里的大江。
在田坝中间,只有一条几百年的自然河流,年年岁岁流淌。它虽然古老,然而无名;它虽然清澈,但却无姓。老河虽然不大,但是自然、美丽的。在几十年前,河岸两边的垂柳婆娑,水草茂密。那苍翠的绿色,仿佛铺张着欲滴的绿色,向着远古蔓延而去。那些长藤、荒草在清风的摇曳中,一如那温柔的箭镞,一枚枚向着悠悠岁月飞射而去,射出了一种诗意,射出了天地的苍茫。
老河像一根晶亮的琴弦,在空旷的田坝中吟唱;老河不舍昼夜向前流去,不停地泛起了粼粼的波光;老河在群峰的簇拥之中,绕着青山逶迤的向着远方流淌;老河在苍天下透着古韵,涌起了富有诗情画意的一道道沧浪。
清澈的河水,一路映照着岸上婆娑的垂柳,摇拽的修竹;映照着凄凄的野草,绽开的花朵;映照着天上的日月、白云;映照着飞翔的大雁、鸟群;映照着变幻的风云,岁月的沧桑。

那连绵的山野,也投影在河中。而河水的吟咏,也让故乡人沉醉。因为它是故乡人常年哼唱的民谣,是故乡人赖以生存的源泉。故乡的老河,它带着无数古朴的奢望,流向了远方。
河水静静流着,晶莹而又清凉;河水美妙动听,仿佛是古老的诗经在咏唱;河水激起涟漪,如一朵朵莲花在悄然地绽放;河水拽着柳条,在流动的水面上恣意地轻轻荡漾。
我静静地坐在河边,观看着河水温柔的流姿。那恬静、优雅、自然的韵味,叫人品尝不够。而那河面白暂、清幽、淡泊,如一个有着姿色的少女脸面,让人看了砰然心动。我想:这种顺其自然的,无拘无束的流淌,正如老子所说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它裸露着一种清虚、临下、宽阔的胸怀,滋养万物而又与世无争,有功而又不自居。因而忧无虑,没有烦恼伤感,心中坦坦荡荡。
老河恣意的流淌着,水面上反射着天宇中的蓝光;老河默然地流淌着,那清脆婉转的淙淙声韵一路在喧响;老河优雅地流淌着,仿佛在将那难忘的悠悠岁月一次次回放;老河淡然地流淌着,在清静之中裸露出一种超然深邃无为的思想。

故乡的老河虽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岁月,仍有些容颜,真叫人叹喟不已;故乡的老河虽然遭遇多次艰险,但却依然想着服务于人,滋养花草树木,灌溉庄稼,实在叫人肃然起敬;故乡的老河虽然被无数青山阻隔,但却义无反顾地向前奔流,真让人心驰、神往。
我在岸边看着悠悠流淌的河水,水中有一张风历经风霜雪雨的脸庞,在一晃一晃的。有些忧郁、无奈;有些寂寞、孤独;更有些失意、怅惘。
这是谁的脸?在这空旷的野外,独自将这张已经失去了青春的脸毫无顾忌,旁若无人的映照在水中,孤芳自赏。
那张清瘦的脸,就像镀上了一层秋霜;那张苦涩的脸,仿佛布满了悠悠岁月的沧桑;那张憨厚的脸,恬静中裸露出一种淡然与安祥;那张耿直的脸,阴忧中仿佛又从云霞里透出红色的光芒。

我伸出磨难的手,向着那张似曾相识的脸伸去。脸在水中时而拉长、扩大;时而缩小变圆。我将手伸回,那脸又恢复了原样,也在看着我。
河水似乎不在意我们的对视,默然流淌着。水中那蓬松的头发,长长的,也白白的,就像那秋霜。
那脸有点像个落魄的艺术家,任清风吹拂梳理着;那眉毛很粗很长也像那荒草,更像一个不经意间写出的八字;那头凌乱蓬松而且有些夸张,有点狂草的韵味又略显有些苍劲;那双眼睛如两口干涸的古井,虽然有些浑浊模糊但也有一些波光。
还有那鼻子呢,两翼微微张合着,在那张青瘦的脸中,显得有些偏长,在如野草的胡髭的衬托下,裸露出一股苍茫、古老的气息;那嘴巴呢,或许是因为咀嚼了许多苦难的果子,悲凉的痛苦,显得厚重而深沉;纵然是与清凉、纯美的水相遇相拥,流露不出轻狂、粗野;而那布满了一道道皱纹的脸,被苦难的鞭子抽打的痕迹,又似一条岁月的河流,在奔泻着。整个头型如一幅深秋的风景图,有一股苍凉之美,也有着无边的寂寞与荒凉。

这就是我吗?离开故乡几十年,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苦苦跋涉,在人生的旅途中,我返回故乡。来到童年嘻戏的老河边,得到的就是这么一张布满苦涩的老脸么?我感到自己在衰老,如岸边的老树,枯藤、荒草。
而在光阴的对岸,我仿佛看到一个英俊少年,寂寞的蹲在一棵柳树下,用苇草做成一支长笛,独自吹着。长笛如泣如诉,吹出了少年淡淡的哀愁,吹出了他内心的凄凉、惆怅。
谁家的少年?竟如此多愁善感?那不识人间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年,不就是我吗?我感到一阵忧伤。
我观看着水中那张布满沧桑的脸,想着世事的艰辛,人生的苦短。我想:要是人生如这条老河,那该是另一番什么景象?
河水脉脉,乱发飘扬;眸子深邃,洒脱飘逸略显张扬;寒风吹皱,河水涌涌卷起一层屋波浪;岁月悠悠,古月孤独地照着一身客袍寒凉。
作者简介:铁裕,云南人。笔名:一荒玄,系《散文悦读》专栏作者,《作家前线》《世界作家》《霖阅诗刊》等多个平台的特邀作家。
96年开始散文创作,先后在《柳江文学》《华商时报》《合肥日报》《中央文献出版社》《清远日报》《边疆文学》《昭通作家》《昭通文学》《昭通日报》《鹤壁文艺》《文苑》《乌蒙山》《中国青年报》《作家驿站》《作家前线》《世界作家》《世界作家园林》《网易》《凤凰新闻》《首都文学》《作家》《江西作家文坛》《湖南写作》《当代作家联盟》《中国人民诗刊》及各文学公众号发过诗、文近四千篇、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