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恩恩爱爱,挺立在人间
文/提秀莲

3000年前,凤县苇子坪为群山脚下一片淼淼泱泱的浅滩沼泽,那时这里只有青山迎日月,芦苇绾闲云,终年不见人烟。
相传,西晋时期的一个春荒时节,一群为躲避战乱与饥荒的南方流民逃到这里,见未被芦苇铺盖的浅滩,适合种稻谷,便搬石搭篷房,拓浅滩为稻田在这儿驻扎下来。似乎这片豁然开朗之地,是上天专为这群流民准备的,这年秋天所产稻米粒大色白,香甜可口。而沼泽里的芦苇更是吐穗摇曳,婀娜多姿,与群山、稻田、一气呵成一幅水墨丹青画卷。若雨过天晴,登高远望,云雾笼罩的苇子坪宛如仙境,令人飘然若仙,物我两忘,沉醉于浩渺的想象中。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当年流民中一位叫白妍的小姑娘已长发齐腰。白妍姑娘长得蛾眉大眼,走路如同风摆柳,坐下如同雪中梅,她下河洗手鱼生蛋,走进青山鸟唱歌。神族、妖族、魔族王室到了适婚年龄的王子,都对白妍姑娘垂涎三尺,想娶她为妻。
一个盛夏的清晨,白妍姑娘坐在河边洗衣。山谷里飘来歌声:太阳出山霞满坡,我的山歌比豆多。屋里装了几囤子,山坡装了几崖壳。
白妍向歌声方向望去,见山谷里一青年,白衣如雪,清逸飘逸,执笛而行,像是一段遗世独立的风景。
白妍回唱道:哥哥山歌满山坡,你知天上几条河,多少河里出金子,哪条河里星星多?
“我知天上九条河,八条河里出金子,一条河里星星多。” 白筱回唱道。
“哥哥唱歌唱得神,你知雷神几弟兄,闪电娘子谁家女,十几岁上到天宫。” 白妍问道。
“妹妹唱歌问得好,我知雷神九弟兄,闪电娘子催家女,一十二岁上天宫”……
一来二往,日子久了,他们互生钦佩与爱慕。在对唱山歌中,白妍脸泛桃花,白筱目光纯净清澈。更让人们称奇的是,他们俩一对山歌,苇子坪景色会跟着他们俩的歌词而转换。当白妍唱道,“太阳落坡照半崖(ai),一片鸢尾坡上开。”四周霎时,一片片蓝紫色的鸢尾花,无风自舞,灿烂明媚。当白筱唱道,“贤妹门前一树桃,手把桃树盼哥到”时,山山岭岭即刻艳如云霞、娴静淡雅。当他们合唱道,“杨柳稍上黄鹂叫,郎唱山歌妹知道”时,山林里更是呖呖、嘀哩、和叽喳声此起彼伏,空灵悦耳。一只黄鹂鸟,在他们头上盘旋一圈之后,又落到白妍的肩头上,十分调皮的用羽尾蹭蹭她的脸颊。
这撩人遐思的美景,常惹得天界诸位王子立在云端俯瞰。而这一切美好,让魔族一位王子心生嫉妒,他便大嘴一张,吸干了所有水溪与河流,草木丛林即刻干黄枯萎了,农人们个个一脸的焦渴。
到了第三天,太阳依旧把它最热的光线倾泻到大地上,部分老弱者只得解开衣衫,将肚皮紧紧贴在大地上,靠泥土里的湿气来缓解难忍的焦渴,白筱白妍胃里也像烧干了锅,感到极度的口渴。
就在白筱白妍每呼吸一下,喉际就像吸进了一口火的时候,一只装满清水的罐子,在他们眼前飘来荡去,水却一点也洒不出来。白筱白妍扑抓着飘东荡西的水罐。当白筱手刚刚触碰到罐体时,水罐外壁冒火,燎得他无法扑抓。可他并不退缩,唱道:“哥是钥匙妹是锁,哥爱妹来妹爱哥,只要妹妹有水渴,火燎当它挠痒窝。”这歌声一落,那水罐外壁火苗缩回罐壁,白筱立马抓住水罐送给白妍,自己却渴得晕倒了。白妍看白筱晕倒了,就把白筱扶起,让他坐在地上,并将水罐凑到白筱嘴边给他喂水时,突然云中一个嗡声嗡气的声音喊道,这罐水,是你们爱情和生命的汁液,花草吸了,可以复活葱绿;山川吸了,可以绿水汤汤。只是,当水吸干了,你俩就得魂飞魄散。他们将水罐放在地上,白筱白妍挣扎着站起来合唱道:“蜘蛛到死丝不断,我俩断头不断情,青山绿水能复原,魂飞魂散也心甘。”随之,白筱白妍头痛欲裂,全身每一个细胞都渴望滋润,意识也混沌了许多,只剩下那种强烈的焦渴感,可他俩依旧不舍得汲取一滴水。白妍将水罐环抱在怀里,任枯黄的花草树木将枝蔓伸入罐内吮吸,当罐内清水快见底时,白筱白妍两人咬破自己的手指,给罐内补给汁水。说来也怪,他们手指的血像涓涓清流,叮叮当当流入罐内。罐满后,白妍端着水罐,挨个给快要渴死的人喂水,罐内的水总也喝给退,可白筱白妍的身体越来越萎缩,最后剩两缕白雾,袅袅飘向天庭。
农人们看到白筱白妍为了他们,化成了两缕白雾都哭天抢地,哭声惊动了天庭里的太白金星。太白金星立在天门,默念咒语,拂尘一摔,那两缕白雾便由淡转浓,往人间飘降……
这年仲秋,皎洁的月光下,苇子坪一株株芦花在夜风中摇逸,花絮悠悠荡荡,宛似在夜空中飞舞的雪花,刹那便是漫天的纯净云彩。
月下,白筱着一袭白衣而无风自动,衣袂纷纷地唱道:
三更里来桂花香,手牵手来进婚房,双手揭开红绫帐,胭脂粉儿喷喷香。
白妍着一袭鹅黄绣白玉兰的长裙回唱道:八月里情最真,哥唱山歌妹接音,我和哥哥合了心,枝枝丫丫生黄金。
歌声一落,白筱白妍就地一旋,变成了两棵银杏树。从此,它们枝叶缠绕、形影相依、不离不弃,恩恩爱爱地护着这一方水土。现如今,苇子坪这两棵银杏树皮虽如枯鲞,却将虬莽的根系盘结于血脉相连的大地深处,在流年往复中昂首傲对风摇雨沐,挺立成一枚声名显赫的地徽,人们把它们当作“神树”,也称作“夫妻树”。
作者简介:

作品散见于《中国艺术报》《延河》《西北信息报》《宝鸡日报》《陇南日报》《商洛日报》《秦岭文艺》《秦岭文学》《西域文学》《青泥岭》《广香河》等报刊杂志。出版散文集《凤凰之乡随想录》, 著有《行板如歌》、《花雨纷纷》散文集与诗歌为县委县政命名的“第三批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