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作者是一位从老家河南走出的青年,现定居于南海之滨的广东顺德已有十数年的时间了。八年前,刚参加工作那一会,他深感工作压力之大。一次出差湖北时垂钓的经历,让他自然联想到了少年时在老家的快乐生活。时间虽过去了20年,但感觉与小伙伴们河边钓鱼的往事还如在眼前。作者在文中说:钓鱼,20年前是很自然的事情。20年后,作为一种追寻的快乐,是否是我们本身已经将它拋远,然后又难得的去追寻呢?

来到湖北荆州出差,周日没事,跟同事一起出去钓鱼玩,去过两次。头一回没钓着,空手而归,这一回可钓着了。
可以说意义非凡,因为被钓的是一条上了咱鱼钩的异乡之鱼,所以必须记念一下。

关于钓鱼的印象,记忆一下就拉回到20余年前。我的家乡,河南洛阳,宜阳白杨,南留南坡。往下有条河,名叫顺阳河。那时候河里还有着五色的鱼儿,分不清是些什么鱼种。因为是小孩子,嘴巴馋,平日闲玩,就想去河里钓鱼。

邻居瓜蛋是大一点的孩子,人家每次去钓鱼,就跟在屁股后头去玩。事先准备好了一根细竹竿,还有一个记不清像是什么的自制鱼钩。鱼钩的做法:准备好老虎钳子,把家里纳鞋底的大光针放在煤油灯上烧红,再用尖口钳掰弯,这鱼钩就算做成了。这样的鱼钩,缺点是没有回钩。接下来,再弄一根白色的线穿上针眼,往上留出20多厘米的长度。绑一截手指头那么长的干玉米杆,当做鱼漂。弄好后,把带有鱼钩的线头绑上竹竿顶端就行了。
洗净了明花洗衣粉的袋子,再拿把镰刀,一起先到河边的松土里挖出些曲圈(蚯蚓),当成鱼饵。穿在鱼钩上,然后在河滩挖沙坑的深水中,抛下鱼钩。

中午的太阳有点热,田里的庄稼正绿。皮肤晒得发黑,不过一起耍的娃子蛋们的热情很高涨,那是相当的高涨!
瓜蛋站在水坑边的石头上,开始钓起来了。我的眼睛注视着鱼漂,全神贯注,十分期待。
记得鱼上钩那一刻,那种无与伦比的快乐!摸到鱼一看,白鳞鳞的肚皮上在阳光下散着五彩的光。我们叫它五色鱼。我们并不舍得吃,放到家里一个橘子罐头瓶里,养了好几天。每天放学,我都会去看一看。一个鲜活的鱼儿,给生活平添了很多乐趣。
也不知道是不是那条鱼,有一天瓜蛋给我说,鱼死了,被一个更大一点叫万轻的孬人用铁丝给戳死了。后来我在心里一直怀恨那个弄死了五色鱼的人。
小时候的快乐,无与伦比,时光怎么那么快,转眼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二十余年。
出差在外,在南国的水乡,收获第一条鱼的成就感,同样给我带来了快乐,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垂钓水边,娱乐一下身心,真是让人获益无穷!

从钓鱼这件事细想起来,还真有点感悟:
快乐,是否平日里我们忘记了去追寻,今天才让它显得这么地难得?
钓鱼,20年前是很自然的事情。20年后,作为一种追寻的快乐,是否是我们本身已经将它拋远,然后又难得的去追寻呢?
生活,多彩也多日怪!(日怪,老婆家乡三门峡卢氏话)。

作者简介:闫瑞乐,80后男生,宜阳县白杨镇南留村人,现居广东顺德。喜欢哲学、抒情散文诗。作为一名信息化咨询工程师,多年服务于电子产品制造企业,一直在为"智能制造2025"贡献自己的力量。

主播简介:白普霞,网名露珠,宜阳县实验三幼保育员,喜欢唱歌、舞蹈、朗诵。对于自己爱好的事会一直坚持下去。信奉的格言:活到老,学到老,活出精彩人生!

(责任编辑:刘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