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之 血染的风采
曾繁荣/湖北
我们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是失败的越军还要进行挣扎:他们化整为零,进行小股游击骚扰。在对敌斗争中,我的74届高中同学孙建国战友可谓智勇双全,单兵格斗是把好手,他曾乔装边民,单兵徒手抓来两名越军舌头,被战友们传为佳话,回国后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为了宣传他的事迹,我写了一首宋词《西江月.镇南关》对其进行了赞誉:猛士英雄虎胆,丛林谍间捕抓。销声匿迹浪天涯,几度天方神话。青史几行名姓,神州荆楚尤佳。青山处处绽奇葩,风展旌旗飒飒。

无独有偶,480团处在师直最外围,全师减员48人,包括张志信师长的独生子张力,480团战士估计为国捐躯过半,电影《高山下的花环》雷军长的原型是张师长,小北京的原型是其子张力,一个风华正茂的21岁的小伙子。广东战友朱崇华为了纪念牺牲的战友,写下了催人泪下的宋词《蝶恋花》,全词如下:
蝶 恋 花
祭奠战友李中华、陶翔烈士牺牲38周年
烽火延烧三月八
镇守高平
遭敌狂轰炸
弹雨纷飞倾泄下
英雄热血他乡洒
忠骨一掬黄土撒
雨打风吹
战友长牵挂
桑梓不归披铠甲
永留百越巡边卡
据480团周秋元战友回忆:他们在炮架車上干渴难受,排长命一名新兵下車去找水,时近傍晚,新兵找水后再也没见回来,五个水壶化作乌有,天色暗下来,炮架車发动继续前行,新兵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所有战友们都难过伤情的双眼盈泪!

还有一个河南信阳籍战士,负伤后肠子都流了出来,他对来看望他的首长说出了最后的遗言:“首长啊,我是河南信阳人,您一定要把我带回祖国啊!"周秋元说也不知他是否存活或牺牲。
为了忘却地纪念,我写了一首战地宋词《水调歌头.战高平》献给我敬爱的战友:
旭日红犹火,英杰佚闻多。自卫边疆灭鼠,青史载山河。炮火山摇地动,利箭南天昂首,榴弹似穿梭。沙场歼黎寇,惊梦愰如昨。
山川怒,沟壑忾,取高坡。生死置之度外,神速怎容拖。我部逢关夺隘,夷帐望风披靡,丢甲又投戈。英烈英灵在,千古永高歌。
2019年,160师警卫连一个战友在微信上说:
“各位战友晚上好,光原和凡荣在忆当年我们打进越南高坪,茶林等地的战情,在对越作战短短二十天的情境使我们终生难忘,我当时在管战俘,当时在高坪桥这边的山下面路边,。各团押送到师战俘营的有十多个,防化连一个排看守,当晚有一个越南特工想來偷袭被我们发现进行了还击未能得逞。第二天我带队从高坪押送战俘交42军后又护送伤员回国,在国内住了一晚后又重返越南,到高坪后,师前指已撤回到茶林,从高坪到茶林那段路非常险要,两边高山,中间一个夾路,我带的车队十多台车遭到了敌散兵的伏击。我们不管这些,随即命令车队冲出伏击圈,唯独我这个车抛锚开不动了,我车上有防化连一个班的兵,我令他们下车掩护,我在车边安慰司机冷净修车,好在守山护路的部队对敌猛烈还击,当时还击的子弹从头顶上嗖嗖的飞过,十多分钟后车修好了,我们又上车,到茶林后,前面车回去报告师指说邓付教的车还在后面没回來,师指馬上派有线连全连上车來接应我们,正要上车时我的车到了,当时防化连的干部战士和我们教导队看到我们平安返回好激动啊,个个抱着我们,整个场面太感人了,他们都认为我们这个车完了,可能都牺牲了。算我们命大福大吧!"

激烈残酷的战斗,使我们很多年轻的战友连一句话都没有给战友们留下,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安宁热血洒在了异国南疆,我们深切地怀念他们!
(图片选自网络)

曾凡荣,湖北省仙桃市人, 74届仙桃中学高中毕业,下放知青,76年底入伍,79年3月参加中越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从军5年,81年底退出现役,几年后参加成人高考进入武汉工学院《工业企业管理工程系》学习四年,以后经商,现退休在家。下放、打仗、进厂、经商是我的人生轨迹。此生苦辣艰,奋斗欲争先,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