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壬寅散记之 黄州赤壁
作者 陈绍斌(湖北)
现在的黄岗在历史上由黄州演变而来。而黄州这个名字注定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因文曲星苏轼的降临著有响当当的名头。
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在新冠肆疟时黄岗闹了个笑话,让黄岗这个地级市在全国乃至全球再次出了名。黄岗其实不用闹笑话也是有名的,黄岗中学在全国高考中长年执牛耳,是辛辛学子圆梦之旅的最佳出发地,造就文曲星无数,但最大、最古老、最如雷灌耳若非苏学士莫属。
时间上朔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大文豪苏学士东坡,因为朝堂朋党之争遭“乌台诗案”所累,从京城大学士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好比从厅官降职到科干,而且还是个副职。其凄凉悲催之心境,非一般常人所能理喻。
然“祸兮福所倚”,由此开始了苏大学士在理政之余遊览黄州的山山水水,而为后人留下大量的精美之作从而留芳遗世。而苏大学士也从黄州始,开始确立了自己的道庄思想并贯穿终身。即或在人生最低谷的时期,苏学士在送其子远行之时,仍能顺道考察位于江州彭蠡之口的石钟山,可算得是最早实践“没有调查便没有发言权”的思想家,写下堪称古文楷模的佳文《石钟山记》传世后人,从中可见学士身处逆境时的坦荡、荣辱不惊的胸襟、严谨的治学态度。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每当读着这些千古绝文佳句,遥想苏大学士当年的心路历程,仿佛就在眼前呈现一般。学士的豁达和黄州的山水,相得益幛,共同构建了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一段华彩篇章。
黄州城西南处的赤鼻山,是个风景绝佳的游览胜地,康熙末年,黄州知府郭朝祚因敬仰苏东坡的道德文章对赤鼻山的房舍亭室再次加以修缮,并亲笔题写“东坡赤壁”门匾;在门楼上刻下“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的楹联。从此“东坡赤壁”成了华夏大地各类苏粉的仰慕地、名人学者追逐处。我也曾附庸风雅数次到此游览,凭吊先古,不忍归去。
遥想那年,在“东坡赤壁”赤鼻山上,看长江奔腾于前,浩浩汤汤,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二赋堂》里,拜读前、后赤壁雄文,感念苏大学士之家国情怀;依《坡仙亭》观摩苏大学士的书法碑帖,赏心悦目,美不胜收。是夜,睡在“东坡赤壁”不远处的旅店里,体验“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苏大学士在黄州不但光大了文学成就,还将自已的日常起居饮食茶酒告示当地,由此创建了被后世尊名的东坡美食,极大地丰富了中华饮食文化内容。黄岗城里随处可见的东坡饼,据传就是发端于苏大学士的家庭日常小食。还有大小餐馆里的“东坡肘子”、“东坡肉”,这些脍炙人口的美食如今在全国各地的餐馆酒楼均能见到。但余私以为,还是黄州做的最为地道,最有东坡学士的饮食遣风,来黄州断然不可错过的。
学士执铜琵琶,击铁绰板,歌一曲大江东去,何其豪迈哉?
有诗为凭;
夜投文赤壁
夜宿东坡故壘西,梧桐玉兔影亭迷。
蛩呜静寂寒生露,默数星河绕月低。
又有捣练子词牌记之
星淡暗,月澄明, 斜影梧桐映驿亭。 捧卷毗陵凉浸露,捲帘默数几流荧。
作者简介:陈绍斌,男,一九五零年一月出生,湖北武汉市人。先后就读于同济医科大学医疗专业、湖北医学院心理学专业、武汉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世界文学》优秀签约诗人(作家),在武钢(集团)历任医师、医务科主任、副院长、院长等职。为武钢(集团)公司模范共产党员、劳动标兵、十面红旗之一、"感动武钢"十大后选人之一。
纸刊投稿敬请点击征文链接https://m.booea.com/news/s_2525298.html

🍀🍀🍀🍀🍀🍀🍀🍀🍀🍀🍀🍀🍀🍀
纸刊《白鹭文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