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作品(漫漫长路)
绊脚石
刘克勤
李明在原单位干了5年,关系没少找,钱也没少花,职务就是原地不动,连个副主任科员的名头也没捞着。
树挪死,人挪活,再这样呆下去肯定行不通。他在心里琢磨着。
这不,李明通过朋友的朋友的关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调到某行政执法局来了。监管部门,掌握着执法权力,世人可高看三分,比原来单位可强多了。
按照李明固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事风格,到新单位后,首先要和“一把手”接上头,留个印象才行,避免以后走多了弯路。然而,想想自己一个小小科员,中层干部都不是,怎能随便接触“一把手”?再说自己初来乍到,更不可唐突面见,现在只有一个字——“等”吧。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机会真的来了。前几天,他随科长办的一个案子,需要向局长当面汇报。这天,他跟在科长身后走进了局长办。
科长向局长详细汇报情况,他的眼睛滴溜溜地四周扫视着——从书架到茶几,从墙面到办公桌上的摆设,巡视来去,总觉得局长那张宽大的办公桌上少了一件什么。到底是什么呢?李明摸摸后脑勺,一时想不起来。
科长还在汇报,于是他沉下心来再细细观察桌上的空间位置大小,心里似乎有点谱了。至于科长和局长谈了什么具体内容,他一句话也没听进去。
从局长办出来后,科长马上召集科室人员开会。根据局长指示,该案涉及民生,社会负面影响广,争议大,必须办成铁案,避免引起行政诉讼。需要进一步扩大侦查范围,明确要求派人到外地调查取证。
于是,科长当场点将,让副科长带李明前往,并将所取证的细节一一交代清楚。末了,科长还特别强调,之所以要李明去,一是他参与了这起案子的办理,二是考虑到他是新调来的,现场见学外地取证经验,便于尽快进入角色。
来到这座闻名全国的海滨城市,李明自然心花怒放,满眼新鲜。天蓝蓝,海蓝蓝,处处充满着异域风情。
按照工作程序,第一天,李明随副科长走访了生产厂家,调出了第一手资料;第二天去了几家经销企业,拍照、复印、笔录、收集了有关直接或间接证据。回到宾馆后,李明对副科长说,往后是否轻松半天,到街面上转转,顺便给老婆孩子带点纪念品,来一趟不容易啊!
副科长想想这两天办事顺利,便默许了。交代说:“你自己去吧,注意安全,我在家整理一下相关资料。”
李明来到当地一家工艺品市场。市场不大,错落有致的货架上摆放的奇形怪状、五颜六色的石头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经过反复权衡、比较,李明挑选了一款镶嵌在红木底座上的“黑美人”玉石。美人胸前镌刻的“行运石”三字,笔力遒劲,分外抢眼。摆在局长办公桌的竹木笔筒旁,既不占太多空间,又平添几分雅趣,更蕴含美好向往。简直绝了!
于是,李明毫不犹豫地掏出手机,打开微信一扫付款,随即吩咐店主装入那个量身定制的专用包里。提着它,大有满载而归的成就感。

然而,有人留意发现,那尊“行运石”在局长办公桌上仅摆放一周就不见了。
两月后的一天,局长将办公室主任叫来房间,指着书柜轻声交代:下班后,将柜子里那块石头悄悄扔掉。
“我们有些人呀,不谋事干事,光打自己的小九九琢磨人,什么‘行运石’?简直就是‘绊脚石’!”办公室主任即将转身离去时,只听见局长不无愠怒地嘀咕道。
推荐阅读:
点击文字-刘克勤作品
作者简介:刘克勤,男,汉族,湖南省邵东市人。农家子弟,湖南邵阳市直部门工作。湖南省作协会员。业余码字30余年来,散见于各级报刊作品计300余万字,先后出版《挑灯集》、《百思一得》、《启明星》个人专著3部。尤嗜短小精悍的千字文创作,既不浪费读者太多时间,又能给诸位些许启迪。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