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门桥
水门桥,位于淮海路里运河上常盈桥西,长征桥东之间,1958年12月15日开工建设,1959年1月1日投用运营 ,1962年10月1日建成钢筋混凝土桥梁并投用运营,1986年10月1日完成扩建,2013年12月31日桥梁升级改造工作完成并投用运营。
水门桥横跨里运河水道之上,北起淮海北路,南至淮海南路,桥梁全长57.6米。分别由主桥、两座辅桥、桥下通道,桥墩组成。桥面为双向10车道城市主干道,设计速度40k/时,项目总投资约5520万元。整体是南北向布置,是淮安市城区中轴线的一座重要桥梁和地标性建筑。
水门桥四角四组雕像,反映了淮安的历史变迁——
第一组,群雕人物的生活年代设定为清代,主要反映当时人们打水用水,进出水门的场景;

第二组,群雕人物,描绘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人物生活场景,展现了干部下基层、搞运动,支援苏北建设的历史形象,再现了当时农民推着独轮车交公粮的情景;
第三组,是以上世纪八十年代为背景的群雕,改革开放允许自由交易,所以有农民工戴着凉帽,推着自行车进城卖大米的形象;
第四组,现代场景的群雕人物造型,有背斜挎包边走边打手机的青年白领,有水门桥上自拍的馿友,还有扛着摄像机拍摄里运河风光的新闻工作者,真实反映了当下淮安人的生活。

在整体设计装饰上,运用了浮雕、群雕、石刻、碑刻和铁艺等先进手法,融入淮安环境生态和文化生态的文化和景观。
中轴线上水门桥,
昔日老旧变新貌。
了解它的史与今,
四角雕塑全知道。
走过路过也不妨到桥上桥下寻古探今,一座淮味十足的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