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源生活,新生活的缔造者
文/陈立参

自从2020年的新冠疫情一来,身边很多人都觉得生活越来越艰难了,无论是有钱的,还是没钱的,或多或少都有不适感。当这种“艰难”具有普遍性的时候,就一定不是某个局部出了问题,更应该是其背后的系统出了问题。这个系统就像是人的五脏:心、肝、脾、肺、肾,任何一个脏器出现失衡,都会连累其他脏器。从社会角度来讲,就是文化、科技、金融、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都失去了平衡,由此而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就出现在家庭上面,表现得最为具体的就是夫妻关系的破裂。据统计,全国的离婚率持续增长,2021年各大省份的离婚率有的竟然高达50%以上,离婚就意味着家庭的解体,家庭解体带来的直接恶果就是人们对婚姻的恐惧,甚至抑郁、自杀。也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未来,导致孩子心理阴影,以后的婚姻也会产生不幸。对社会和国家也会造成间接影响,家庭是国家的细胞,细胞生病了,整个身体也一定会是有病的状态。
很多人认为,离婚与否是属于道德和情感范畴的事,国家很难从法律层面对治,所以,很多人就会认为“婚姻只是一张纸”,这种思维本身就不正常。国家虽然也有一些措施,但远远不够,就只能站在社会层面去解决家庭问题。当前有很多解决家庭问题的机构,这些机构用传统文化和现代心理学甚至是科技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套又一套的整体的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因为人们的思想意识问题,这些机构并没有大面积推广开来,都在极小的范围内扩散,如此带来的影响力也很微弱。如何让这些机构从后台站到前台来,去为更多的人群服务,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这一直是家源生活在思考的问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有了家源生活,家源生活是一个文化和科技有机结合的平台,他不但会汇集全国所有的致力于家庭教育的各大机构,也同时会用各种先进的技术为家庭赋能。家源生活的基因是一个三发愿:
我发愿:生生世世只做炎黄子孙,
我发愿:生生世世为中华文明而努力奋斗,
我发愿:生生世世生在中华大地。
有了这个发愿也才有家源生活作为企业的种子,因此而演变成了企业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
企业使命是:用文化和技术持续为每一个家庭提供身心健康、财富自由、幸福和谐的解决方案。
企业愿景是:成为数字化时代的引领者。
企业的价值观是:爱国、爱家、奉献、善良。
在这个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的框架下,就形成了家源生活的战略规划:在全球开设分布式的3000家“家源生活馆”。由虚入实,由实返虚,虚实相生,互为阴阳。

家源生活平台是从《道德经》打卡入手,每天读《道德经》打卡获取能够兑换公司股权的通证。
《道德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每天诵读或多或少地会从中领悟阴阳之道,夫妻之道从本质上讲就是阴阳之道,每天不但能诵读传统文化《道德经》,还能够获取公司股权,一举多得。通过诵读《道德经》打卡获取数据以后,再对数据进行二次转化,也就有了“健康有物”板块。家源生活会为会员提供一整套的健康生活的解决方案,并且通过消费来获取公司股权的目的,从而产生分红权。
每一个通过消费产生的股东,都会在家源生活馆内呈现,当每一个家源生活馆都有了一定量的股东时,就能为一些良好的家庭教育机构赋能,就能为他们保驾护航,真正让这些家庭教育机构发挥其社会价值。这才是家源生活的核心,一旦把全国每一个城市相应的家庭教育、中医健康等机构全都融入到家源生活平台时,就能够产生巨大的聚合效应。
家源生活不但能聚合全国的家庭教育机构,也同时用到了区块链技术和NFT技术为家庭赋能,家源生活非常注重家风的规范和传承。我们都知道,未来的世界是虚拟与现实的结合,当前元宇宙的火爆已经说明了一切。但这里面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虚拟世界的文化归属问题。这从当前的游戏世界就能看得出来,清一色的暴力、色情、犯罪等游戏诱导,从当前的游戏世界就能看到元宇宙的影子,如果不能及时规范,就会诱发很多的社会问题。
家源生活会先从姓氏入手,进入虚拟世界。在虚拟的世界,很多人都会忘掉自己“姓什么”了?都仅仅是一个代号,一个身份,甚至是多个分身,这非常容易导致人格的分裂。家源生活会通过NFT的方式来发行有关姓氏的数字艺术品,把传统文化和先进的技术结合在一起,引导大家回归自己的祖宗,找到自己的家园,回到生命的根部。
家源生活充分利用了当前最先进的技术弘扬传统文化,缔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们虽然吸收了很多西方好的东西,但同时也接收了很多糟粕,科技能帮助我们提升生活品质,也同时提升了我们的欲望。为什么说人类的希望在中国?这正是中国五千年古老文化的魅力所在。无论科技怎样发展,最后都要回归道,回到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这个根上来。
当前的世界在正在转型,这一切都是因为科技的发展而引起的,人类从农耕文明来到工业文明,又从工业文明来到数字文明,这种转型幅度之大,是几千年来都没有过的事。很多人哗众奇宠的把“转型”理解成了“什么叫转型?那就是不转已经不行了。”这种说法等于什么都没说,真正的转型是每个人思想上的巨变,先前的工业时代思维要转到数字化思维。
如果我们不能在转型中和时代正确的相处,其结局就是被时代无情地抛弃。在成都的武侯祠有一副名联,是清末名士赵藩写的:“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是评价诸葛亮的,据说毛主席在这副对联前驻足沉思了许久,反复玩味其中的微言大义,并从中找到共鸣。
这其中最震撼人心的则是第二句:“不审势即宽严皆误”,这句话道尽了在大变革时代,我们只能顺势而为,无论你用什么方法,只要做任何与“势”相悖的事,都是错的。这也同时告诫后辈们,在任何一个时代大变革时期,我们都应该审时度势,把握住大方向,方能事倍功半。可这个“势”又是什么呢?我们又该怎样理解和面对这个“势”呢?
这个大“势”就是数字化时代如潮水一般的涌来,数字化时代和工业时代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生活方式,工业化时代讲究的是对“物质”的占有和控制,数字化时代讲究的是对“物质”的超越,因为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元宇宙等的存在,人们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改变,生产力也就得到大幅度提升了,生产力的提升很容易解决人类的财富分配问题,人自然而然就从物质中解脱出来,去好好享受生活,这才是数字化时代的核心,人类将从过去的“重的生活方式”转变成“轻的生活方式”。
这一点从2022年一开始一些大公司的裁员就能看出端倪,华为裁员7000人,阿里、京东、腾讯等互联网公司不但全面缩招,同时还在裁员,裁员幅度在10%——30%,这不但预示了引以为傲的互联网时代遭遇寒流,也同时为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时代的巨变之下,我们究竟该怎样生活?
家源生活已经给出了一个答案,通过文化来达成共识,再通过区块链、元宇宙、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现代的高科技来为共识的人群赋能,最终形成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新的生活方式里面,既有传统文化的根,这根就是道,又充分利用了当前最新的技术为人们赋能,这技术就是术。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家源生活的每一个人都是新生活的缔造者,都是既深耕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来帮我们解决生命的价值,又能够使用最先进的技术,让技术为我们的生活赋能。

制作:纯憙
责编:余一
一道诗艺社总社与家源生活馆联合推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