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也是纪念中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每年端午时,插菖折艾,粽叶飘香,龙舟竞渡,诗友们更是难以按捺手中诗笔,或抒发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情愫,或借此佳节歌咏生活吐露心中感悟。
上海诗社古韵新风全体诗友创作了168首端午节体裁的诗词作品,制作成精美微刊供诗词爱好者雅赏,借此机会祝愿广大读者朋友端午节快乐,阖家安康!
端午吟怀
蓝成东(加拿大)
诗祖灵均翰墨彰,离骚天问令名扬。
丹心善政谋家国,清梦新规报楚乡。
毁弃黄铜同叹息,雷鸣瓦釜独悲伤,
汨罗一跃存光气,万代千秋九曲肠。
壬寅端午
秋水长天(朱伟民 上海)
壬寅煮箬过端阳,世事波云似沸汤。
欧域乌烟烽火月,魔都奥疫战尘央。
粽投几颗逐江水,酒洒三杯祭屈殇。
艾草硫砷驱疠毒,好还华夏晏清乡。
注:雄黄为硫化坤
重五悼灵均(十一真)
老班长(四川)
重五悼灵均,莼鲈蒲酒新。
屈平随汨去,抛粽约寅宾。
正直光明路,经纶耿介人。
欲从钦慕教,天问九歌谆。
端午感怀(八庚)
老班长(四川)
儿时佳节总痴情,迟暮多承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飘蓬羁旅添头白,榴锦幽栖照眼明。
千古贤愚同瞬息,万人湮没几垂名。
端阳节缅怀屈原
唐伟强(福建)
飞桨冲波水上游,彩旗招展赛龙舟。
征衣奋进争豪气,战鼓齐鸣壮劲头。
魂绕汨罗千古泪,心随诗作至今留。
何知天问自然象,一曲离骚难尽愁。
端午
蒙特利
雄黄百索开端午,浆划龙舟寻老祖。
艾虎驱邪赶鬼魔,菖蒲辟秽安神土。
诗吟句句颂斯文,吼叫声声争比武。
忽闪云中霹靂光,人间顿响天堂鼓。
注:端午又称龙舟节,诗歌节。比武,是端午重要习俗活动。百索,用五色丝线编结的索状饰物,亦名长命缕。艾虎,以艾编剪而成,或剪彩為虎,粘以艾叶;佩戴於髮际身畔。端午节饰戴艾虎的风习已有千年以上歷。菖蒲,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与兰花、水仙、菊花并称「花草四雅」。
华夏端午
牛运祖(云之且)
华人齐唱水歌头,锣鼓铿锵伴激流。
抛粽飞觞思屈子,扬波掀浪赛龙舟。
年年端午风成俗,世世蒲香长且悠。
泡菜国相争此节,厚颜无耻不知羞。
端午咏
丁达尔(西安)
千古离骚诵,怀沙一俊良。
托盘陈粽祀,击鼓竟舟昂。
玉盏雄黄醉,门庭艾草香。
端阳沿习俗,悲步楚辞章。
端午感怀
丁达尔(西安)
心如刚玉赤诚铸,致引馋言蔽楚王。
秀木风摧成左道,清英雨袭失宏纲。
忠君有志朝堂去,报国无门屈子殇。
曲直是非终得鉴,端阳供祭永昭彰。
见粽思贤
一江清流(温州)
粽挂腰间不忍餐,思贤后辈竟难欢。
沉江抱恨湘灵断,望月生情楚酒残。
君在龙宫行已远,诗从鱼腹寐无寒。
二千多岁离骚句,正气于今道越宽。
屈原情怀
一江清流(温州)
千古奇文数楚骚,诗人有爱国情操。
奸臣恶手瞢天下,屈子怀才启尔曹。
字字辛酸珠玉碎,章章通透语言豪。
龙舟散粽鱼先食,换得吟魂逐浪翱。
端阳有怀
水蓝蓝(沈阳)
频频微信祝端阳,蒲艾悬门飘粽香。
南北龙舟同竞鼓,九州儿女共思殇。
直臣沥胆黎民谏,正气萦怀楚水长。
天问抗秦咨国策,离骚百世永流芳。
端午咏怀(新韵)
周友民(石家庄)
辞赋名篇岁月吟,端阳思忆左徒君。
忠贞定制弹污吏,高义执刚护正臣。
楚子昏庸疆土破,屈原贤俊汨罗沉。
离骚一曲怀王恨,香粽龙舟祭怨魂。
端午有吟
五羊芸舍(Dawei)
青史垂名忠直臣,冤魂犹绕汩江滨。
今无蒲酒能祛疫,昔有艾符堪慰民。
忍顾城封千万户,蹉跎人废两三春。
躺平沉默非良策,谁效灵均上谏频。
临端午感怀
李邕立(广西)
因何孟夏怒弯弓,一句荒唐荡夜空。
文会浮云浑望外,书评直臆本由衷。
留颜渔父歌回耳,矢志灵均泪满瞳。
端午龙舟寻过往,千年故事化江风。
寅虎吊屈原
江鹃(海口)
千古波涛唱大荒,汨罗何幸葬贤良。
九歌天问离骚赋,二逐空言楚国殇。
节概情深哀独步,忠贞恨重涕流芳。
每逢端午灵均敬,蒲艾龙舟粽子香。
端午
林瑛(龙游)
佳辰端午又临村,悬挂青蒿祭屈原。
宝剑怀人瞻碧血,龙舟竞渡缅忠魂。
捐躯志远壮心落,报国时危遗恨怨。
清净汨罗江水阔,离骚一曲楚贤尊。
端午
林瑛(龙游)
端午青蒿艾已幽,缅然先圣楚风留。
千年祭祀诗篇竞,万古文章史册收。
为国英雄循鹤去,与民社稷列仙游。
清平盛气今朝见,不朽离骚传九州。
端午缅怀屈原(新韵)
贾春生(吉林)
修德向善念贤能,晨起河堤觅楚踪。
喜看艾芦芳碧野,悲思狼狈秽宫廷。
贞良赤胆乌纱掉,谄佞黑心地位升。
饮恨投江寒汨水,千秋匹庶悼屈公。
端午漫吟怀屈子
刘克忠(安徽)
节序天中粽米香,千秋悲怨吊三湘。
胸存社稷书民愤,道重君臣痛国殇。
角黍争抛怀屈子,骚经永唱振纲常。
红榴耀眼丹心赞,绿蚁濡唇论九章。
端午悼屈原
银发老叟(浙江)
强秦灭楚史成真,痛悼沉冤祭圣人。
竞渡龙舟招皓魄,殉亡斑竹泪灵均。
端阳万载怀贤纪,国士千秋飨帝禋。
志赋离骚明日月,悲歌笃志宇寰春。
赛龙舟
银发老叟(浙江)
汨罗碧水比新醅,佳节端阳演舞台。
游众追潮观赛技,龙舟竞渡闹争魁。
擎旗抛粽先贤祭,击鼓招魂国士徕。
琛宝离骚贻奕世,灵均志咏酒盈杯。
端午感怀
蓝成东(加拿大)
又到端阳忆屈原,龙舟竞渡鼓声喧。
九歌天问垂青史,香草美人中国魂。
端午二题(通韵)
秋水长天(朱伟民 上海)
(一)
每闻端午粽馨扬,怀念昔时裹箬忙。
名馔五芳鲜肉味,不及慈母糯食香。
(二)
青青艾叶擅包容,棱角分明腹不空。
沸水修行香沁溢,端阳禊日馈情浓。
龙舟竞渡
老班长(四川)
竞渡深悲大鼓殷,忠魂冤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天问离骚在世间。
悼屈原
老班长(四川)
汨罗惊世隐灵均,天问离骚永不泯。
钦慕忠魂期耿介,九歌潮起是回春。
考量
老班长(四川)
咿呀学语姐不乖,讨好千般宠母怀。
人性之初真本善,鸠山贻笑赵高崽。
端午悼屈原
唐伟强(福建)
龙舟竞渡又端阳,艾挂家门粽子香。
抱石汨罗身自尽,离骚一曲更愁肠。
端午悼屈原
青苹果(甘肃天水)
节逢端午悼先贤,屈子离骚世代传。
耿介忠魂随水去,汨罗怒吼啸苍天。
祭屈原
丁达尔(西安)
青史忠心载,神州共颂贤。
竞舟怀屈子,香粽祭蓝天。
汨水吟
丁达尔(西安)
汨水涛声绕碧浔,犹如耳畔屈原吟。
端阳佳节祀先圣,莫忘拳拳爱国心。
汉江龙舟祭
丁达尔(西安)
清波荡漾汉江水,五彩龙舟十里长。
为祭灵均忠骨志,逐鱼抛粽鼓声忙。
端午祭(新韵)
丁达尔(西安)
仰天长啸又遥吟,屈子终投汨水滨。
玉粽飘香端午至,千秋祭祀到如今。
远祭
一江清流
(一)
楚客国为天,离骚己任篇。
投江醒帝业,代代祭臣贤。
(二)
天问问题多,诗仙著九歌。
生来肝胆直,为国苦平蹉。
(三)
投江屈子魂,善谏动天门。
抱石沉千恨,精神不断根。
(四)
抱负已成空,唯留爱国风。
哀思寄远古,史册遍遗忠。
端午
水蓝蓝(沈阳)
(一)
举樽户户过端阳,蒲艾千门伴粽香。
又听龙舟同竞鼓,诗家含泪赋离殇。
(二)
榴红重五忆先贤,缕缕悲词上九天。
一代忠魂同日月,离骚吟罢赋诗篇。
端午思贤
周友民(石家庄)
半夏端阳竞渡游,粽香昔酒汨罗投。
华夷诗祖虽仙去,家国情怀泽九州。
离骚赞(新韵)
周友民(石家庄)
一首离骚耀古今,朝家治理育贤臣。
人怀大志成佳器,国有才杰紫气新。
端午悼屈原
李邕立(广西)
离骚一曲懑如弓,故土沦亡泪满瞳。
苟且残生何以寄,汨罗殒命化飞鸿。
端午吟
林瑛(龙游)
(—)
端午家乡艾草萦,飘香棕子裹风情。
离骚一阙天堪问,青史流传万古名。
(二)
端午香囊靓彩盈,巧形新绣韵诗情。
离骚词曲犹浮起,墨客文人忆楚英。
(三)
又逢端午粽飘香,艾草盈门映吉阳。
代代追寻天问赋,谁挥龙舞九州翔。
(四)
逢时五月又端午,粽子飘香满院闻。
自古英雄多壮烈,汨罗江上赛舟纷。
端午遥祭
颍水幽客(安徽太和)
又逢端午祭先贤,陈酒新茶香案前。
眼下神州瘟疫重,汨罗足禁待明年。
端午节祭屈原
曾红乐(广州)
屈祠端午汨罗愔,天问名篇祭者吟。
谁解千秋多怨恨,长悲江水冷森森。
龙舟吟
银发老叟(浙江)
悼子赛龙舟,湘妃泪水悠。
离骚明日月,国士飨风流。
屈原歌
银发老叟(浙江)
湖南岸草青,楚赋醉湘灵。
天问何时了,离骚万代馨。
端阳午
银发老叟(浙江)
怜悼灵均楚俗伤,序时迢递庆端阳。
离骚巨著丹心载,屈子英灵万古芳。
端午
银发老叟(浙江)
红丝裹粽迎佳节,碧艾悬檐拂景光。
祭飨招魂千载屈,竞舟吊丧百艘禳。
沁园春•端午抒怀
蓝成东(加拿大)
诗祖灵均,盖世才华,香草美人。
赞修明法度,高才美政,经邦论道,大略开新。
毁弃黄铜。雷鸣瓦釜,奸佞专权志岂伸。
被驱逐,任流离颠沛,浩气无伦。
怀王无道凶昏,信佞语,终遭国土沦。
叹贤良愤懑,骚情楚恨,纵身汨水,反抗强秦。
华夏重光,清平盛世,大地人间处处春。
悼俊杰,看龙舟争渡,祭奠忠魂。
浣溪沙·端午龙舟水上飞(韩偓体)
老班长(四川)
端午龙舟水上飞。相期节义艾符诗。莼鲈兴动粽香时。
一曲离骚惊世谱,三杯蒲酒洗尘灰,老天不会眷歆谁。
贺新郎·端午(叶梦德体)
老班长(四川)
梅子黄时雨。洒空庭、声萦乡泪,几多愁绪。风雅琴丝无余韵,难续文园旧晤。头斑白、相如谁顾。燕子巢空尘又锁,望天涯、难寄红丝缕。嗟往事,且休语。
伤情总在香罗处。更宦衣,唇甜毒腹,风云月露。芳草凭栏观来日,更把葵心自许。怎料有、风撩雨布。惹起灵均千古恨,恃凄凉、更不成端午。酌小醉,品骚句。
临江仙·端午忆屈原(贺铸体)
清华学子(柏占山)
呜咽汨罗悲逝水,灵均抱恨湘沅。只因国破殉江湾。驾舟寻俊杰,插艾忆朝贤。
曾创楚辞传后世,上书何惧谗言。敢为社稷舍纱冠。风骚随日月,雅颂在山川。
纥那曲·读离骚名句有感
丁达尔(西安)
哀世染沉疴,死心投汨罗。
焉能醒俗醉?何况苦情多。
忆江南·咏离骚
丁达尔(西安)
江水荡,泪泣一泓冤。屈子忠魂长骋逐,离骚幽韵永渊环。能不颂名篇?
武陵春·端午感吟
丁达尔(西安)
一束菖蒲和艾草,文火煮雄黄。玉粽香时索句忙,对此叹温凉。
每临端午思屈子,天问赋华章。更有离骚感上苍,万世永流芳。
蝶恋花·端午节品粽感怀
丁达尔(西安)
苇叶层层团碎玉。枣赤沙红,丝绕青葱绿。文火慢蒸香味扑。开锅品赞清甜足。
岁岁端阳情满腹。论古谈今,兴败如棋局。千载风云随转轴。悠悠汨水灵均独。
长相思·粽子情(白居易体)
一江清流(温州)
皮也香。馅也香。香粽生情泪满江。端阳祭国殇。
骨忠刚。志忠刚。志在心中明上苍。楚臣忧断肠。
长相思·龙舟狂(白居易体)
一江清流(温州)
乘东风。驾东风。风火龙舟箭上弓。张狂斗志雄。
力如洪。势如洪。势煞翻天乡俗浓。桨齐擎昊穹。
行香子·端阳解封
一江清流(温州)
身久绳床,神似龟龙。夜迎黎明志怀胸。穿梭绵渺,破晓朦胧。正临飞鸟,预飞虎,待飞骢。
金瓯重拾,精神再振,叹生还终系华空。心从天意,力挽山洪。尽亲相逢,友相酌,道相同。
行香子·端午思贤
一江清流(温州)
粽亦新鲜,人亦清闲。叹封城千业停喧。匆匆走白,细细思贤。独空还碧,外还杂,内还安。
核酸频检,生机延续,伴民居共度难关。无声感动,慕义容宽。幸遇仁和,享仁善,制仁丹。
采桑子·端午
水蓝蓝(沈阳)
槐花串串随风曳,岁岁端阳,今又端阳,艾草菁菁角黍香。
龙舟竞渡千层浪,犹在南方,亦在家乡。吟祭忠魂万里江。
山花子·端午拾句(新韵)
水蓝蓝(沈阳)
庭院樱红角黍香,门悬蒲艾点雄黄。孙女稚声传网络,祝安康!
夜咏离骚思楚韵,时倾浊酒寄国殇。再看龙舟同竞鼓,对丹阳。
浣溪沙·端午抒怀(韩偓体)
周友民(石家庄)
竞渡龙舟寻正臣。粽香浊酒敬灵均。殉江明志汨罗魂。
力主抗秦兴国策,纳贤定法后人尊。端阳悲剧楚王昏。
踏莎行·端阳屈子赋(晏殊体)
周友民(石家庄)
米粽飘香,龙舟竞渡。汨罗祭拜逢端午。千呼万唤左徒无,灵均何日吟诗赋。
天问离骚,九歌辞楚。举贤修法权臣妒。家亡国破痛心扉,沉江明志千秋誉。
浣溪沙·端午佳话(韩偓体)
李邕立(广西)
仲夏端阳载史书。晋时风土记当初。平湖绿水育芙蕖。
蒿艾新桥迎墨客,昌蒲香粽贡仙姝。醉人椒酒是屠苏。
桂枝香·寅虎端午(王安石体)
江鹃(海口)
平江水碧,适仲夏端阳,赛舟停楫。赶趁飞龙中正,五邪灾辟。菖蒲艾草门前挂,沐兰汤、纸鸢高翊。粽香雄酒,绿茵釆药,早蝉声急。
祭祖虔、祈祥祷吉。悼荆楚英魂,汨罗留迹。二九离骚天问,漫嗟飘逸。艰辛报国哀途尽,奈何情深苦心赤。举觞崇敬,灵均千古,汗青长揖。
注:二九指《九歌》《九章》两文。
菩萨蛮·端午
林瑛(龙游)
衢江碧水龙舟赛。风随棹运波光载。锣鼓万声流。船飞划艇稠。
追怀贤士至。幸拜英雄起。
雅客祭端阳。千年万古长。
菩萨蛮·端午
林瑛(龙游)
端阳五月青蒿起。文人雅客诗翁祭。江畔觅诗乡。离骚万代芳。
菖蒲新绿立。浊酒雄黄释。
谁念汨罗江。驱邪祈福康。
菩萨蛮·端午
林瑛(龙游)
端阳五月怀遥缅。龙舟竞赛来争冠。襟上挂香囊。菖蒲人世芳。
忠魂千古在。壮志万年载。
除恶浩弥坚。清新好纪年。
菩萨蛮·端午
林瑛(龙游)
离骚一曲千年恨。雄黄艾草端阳引。把酒逐妖魔。凭轩祭奠歌。
幽怀湘楚在。悲啸山河待。
抛粽水中巡。竞舟唤屈魂。
沁园春·怀念屈原
李结实(黑龙江)
词祖诗魂,封楚因功,显赫声名。
贵志存社稷,修明法度,忠贞治乱,力举贤能。
天问离骚,九歌浩荡,绝笔怀沙泽畔行。
微吟罢,跃汨罗江上,万古悲情。
斯人吏治谁听?叹举世皆污唯我清。
惜命途多舛,离家别国,一腔热血,两度流刑。
郢少椒兰,艾萧太盛,患至呼天心赤诚。
怀屈子,看楚江有泪,冷月无声。
端正好·端午遐思(杨无咎体)
银发老叟(浙江)
澄波滚滚东流去。悼灵均、一心襄楚。国君寄梦南柯误。水山阻、何明煦。
飞熊擘画康庄路。觅贤哲、孰来维御。辞高旨远斜阳暮。古今叹、离骚赋。
端正好·悼屈子(杨无咎体)
银发老叟(浙江)
投诗寄意灵均悼。汨罗冤、碧波天昊。扈江揽揆忠言道。欲修远、茵芳草。
龙舟竞渡千秋绍。缅英烈、正阳伤弔。九歌天问何时了。泽万载,鸿禧肇。
端正好·悼屈子(杨无咎体)
银发老叟(浙江)
诚心欲把人间换。忆襄楚、尽倾良愿。一生励志丹田绻。创鸿业、图修远。
离骚日月仙家撰。碧芳草、宇寰琼苑。龙舟竞渡灵均缅。似神话、情无限。
鹤冲天·屈子颂(柳永体)
银发老叟(浙江)
辞高旨远,屈子离骚赋。大节仰筠操,心萦楚。历经多少事,精明治、难谗语。龙马遨游处。旧乡云梦,未得展眉乐抒。
新词丽藻先河举。神话香草里,佳文谱。现实情思蕴,偕浪漫、云霓吐。亘古名巨著。乾坤千载,泽遗万世明煦。
觅友(三)
峻崖(辽宁)
出城登峻岭,百里至巅峰。
放眼故人径,回头好客松。
东方含夜月,北斗爱晨钟。
诚意寻嘉友,幽闲智者踪。
夜吊屈原
何乃久(甘肃定西)
读骚悲楚调,掩卷叹冤卿。
枕上眠难熟,梦回思不平。
披衣望月晕,倚牖听风鸣。
今祭屈夫子,哀哉万籁声。
端午有怀.屈原
肖子(湖北)
泣泪滴成河,孤身唱九歌。
甘为荆国鬼,愿共夜江波。
节直归云梦,心空葬汨罗。
生随亡楚尽,死谏告弥陀。
端午有怀.秭归
肖子(湖北)
春汛漾朝霞,平湖景独嘉。
舟飞千叠浪,江涌万方花。
屈子吟流水,昭君浣玉沙。
昔年何以有,端午乐三巴。
注:平湖,指三峡水库。浣玉沙,指把衣服上的沙尘洗干净。
端午安康
埂中鸣(上海)
飞龙启瑞祥,敬祖祭贤殇。
艾束龙舟劲,芦青糯米香。
同心包万事,异域种安康。
重五祛防日,天中祝盛昌。
①飞龙:端午之日有“飞龙在天”之说;
②种:谐音“粽”
③重五、中天:端午节别称。
④祛防:取“祛灾防疫”之意。
圆梦铸繁昌
愚乐(新西兰)
端午屈原章,精神世代光。
离骚千古恨,天问九歌扬。
许国音传颂,忧民曲激昂。
风云多变幻,圆梦铸繁昌。
缅怀屈原(七阳)
李忠光(南京)
端阳怀屈子,龙舞祭沅湘。
天问发悲慨,离骚抒国殇。
英才兰芷洁,故土橘林香。
庙祀清风拂,文昌美若扬。
楚天怀屈子(八庚)
李忠光(南京)
潇湘久慕楚天行,大泽韶光一水清。
屈子吟怀神女韵,离骚别思洞庭情。
凭栏晚暮俯清旷,揽眺明霞仰月盈。
南国岸边嘉橘颂,匡时美政祭华英。
咏楚辞怀屈原(十一尤)
李忠光(南京)
楚调国风双壁合,开宗文脉二分秋。
三湘云梦巫神祷,五岳冲宵侠义求。
美政述篇歌越甲,才高论策叹吴钩。
古来骚客永怀吊,屈子忠贞万世流。
端午祭(十二侵)
李忠光(南京)
国破飘零泪洒襟,独怀橘颂郢哀寻。
离骚求索丹光梦,天问长天剑胆心。
屈子龙舟忧醒醉,湘灵凤竹泣清吟。
九歌凭吊千年祭,端午伤悲从此深。
祭屈原(新韵)
竹影(上海)
龙舟竞渡千年祀,蒲艾驱虫百世传。
圣子题诗挥翰墨,黎民把盏举杯盘。
何须尔雅朝天问,自有离骚向日言。
浩荡汨罗曾送客,忠魂云梦早登仙。
端午遥祭
千乘(江西)
端午家家艾叶鲜,汨罗江畔祭先贤。
再吟渔父怀思远,今诵离骚荡气绵。
天问飞船环玉宇,楚辞香草沁韶年。
中华求索已如愿,屈子应能笑九泉。
敦煌月牙泉
汪源(上海)
大漠匿藏奇异宝,丝绸路上夜珠明。
月牙泉涌如仙境,八景神游令梦萦。
西域雄关成驿站,驼峰商贾落铃声。
狼烟烽火再无有,长久安康贸易荣。
龙舟水
非桐凡想(广州)
端阳雨袭浪滔滔,昔日通街水漫高。
田地被淹粮食失,屋房倒塌赣州逃。
自从筑坝拓宽路,几度修渠建渡槽。
感谢党恩龙虎伏,民安国泰乐陶陶。
端午祭灵均
李朔(辽宁)
楚韵歌残泪满襟,诗人何事苦伤寻。
千秋不泯英雄气,万古长悬日月心。
江水东流无断续,湘灵南去有哀吟。
汨罗凭吊奇冤客,一曲骚辞感慨深。
楚辞爱国情
李朔(辽宁)
楚天汨水乱云征,浪漫辞章屈子情。
天问抒怀言壮志,离骚称首叹生平。
铺排丽藻南音雅,开创先河美韵清。
仙赐芳华成俊秀,汀兰岸芷喻豪英。
端午遥祭
何乃久(甘肃定西)
每逢端午思情多,楚地迢迢奈若何。
寤撷艾枝悬户牖,梦烹粽角撒湘罗。
灯前子夜读天问,陌上平明吟九歌。
千古忠臣遥相祭,薄醪一碗酹黄河。
读“离骚”有感(新韵)
萧显仁(武汉)
旷世诗歌无与伦,振兴社稷梦牵魂。
贤良进谏遭排斥,奸妄当权迷腐君。
美政追求心底乐,图强富楚九州闻。
光辉思想传千古,一片丹忱情意真。
端午节
老玉米(辽宁朱宝玉)
微风细雨柳梳妆,凌水龙舟竞渡忙。
户户门前蒿叶絢,家家房内粽粑香。
玉皇诏令彰诗祖。王母悲哀泪汨湘。
嗟悼忠魂思屈子,乾坤浩气万年芳。
端午节感怀
老玉米(辽宁朱宝玉)
岁到今时志未酬,笔耕忘却几年头。
端阳节里无佳句,乐府书中有计谋。
撷取春光图画入,携来月色律诗游。
汨江日夜词涛泣,惟寄离骚韵魄流。
行吟阁感赋(新韵)
靳春增(河北)
江畔行吟散发寒,落英坠露为之餐。
峨冠翘首歌嘉树,投水沉沙鉴碧天。
编乐楚商千古唱,汨罗浊浪一臣冤。
沧波浩淼流遗恨,幸有离骚耀杏坛。
注:楚商,楚国古典音乐。
端午祭屈原
陈荣华(湖北)
荆楚沧桑风雨愁,湘波和泪忍东流。
孤忠抱恨他乡殁,满腹怀情故国酬。
尘世何时分善恶,人生此处问春秋。
焚香斟酒朝天祭,万众招魂齐竞舟。
端午感屈子
蓝色海洋(湖北)
世有高贤节有名,村童野叟亦怀情。
春秋天命多王霸,冷暖民心孰重轻。
已许忠勤酬故国,尤存惠爱济苍生。
神州自古尚君子,寄望人间扬正声。
龙舟赛
张锡康(湖南)
爱国情怀彰屈子,离骚天问古今传。
星晨大鼓声波耳,赛备龙舟震屹川。
老幼新装河岸涌,太阳正午竞骞牵。
彪形壮汉锣如令,酣战西山日落眠。
屈原
张锡康(湖南)
战国楚夫名屈子,联齐力主抗秦王。
子兰谗谤怀王怒,罢冠驱流浪迹湘。
秦伐楚河山破碎,心潮若刺极忧伤。
端阳绝笔怀沙句,抱石投身汨那殃。
端午节(新韵)
方歌
为因不把鬼魔招,户户门前立艾茅。
黄酒舒心驱疫疠,龙舟竞技起江潮。
万家祭祖遗风续,四海欢声角粽包。
网上诗人屈子念,爱国岂忘缅英翘。
听雨怀故人(二首)
小闲(浙江)
(一)
被薄衾寒凉渐生,一宵风雨到天明。
心中清梦知谁晓,窗外黄莺怕自惊。
闻道龙舟行逆水,莫非杨柳系高名。
而今难解离骚意,但佩香兰作楚声。
(二)
晓风柳岸又闻莺,江水悠悠寒自生。
小满龙舟轻似燕,闲人微雨是为晴。
长堤漫步逢谁语,古渡观潮住足评。
举目南山云出岫,何妨鹤岭访高名。
端午寄怀
徐百昌(天行健 赤峰)
密雨低云郁月天,中华国假祭先贤。
迷茫道路何修远,探索情怀几郁湮。
一曲离骚悲愤寄,满腔遗恨死生渊。
丝绳五彩英魂系,艾柳驱邪佑永年。
端午儿歌
李忠光(南京)
五月有端阳,家门挂艾香。
龙舟沅水赛,吃粽记安康。
端午凭吊
何乃久(甘肃定西)
直臣为国忧,谔谔死方休。
冤愤惊天地,离骚吟万秋。
端午遥祭
何乃久(甘肃定西)
端午雨疏疏,蜗居翻线书。
唏嘘叹天问,默默吊三闾。
端午遥祭
何乃久(甘肃定西)
忠贞垂万载,骚体导先河。
黎庶思夫子,至今吟九歌。
重五(四绝句)
小闲(浙江)
江上龙船调,谁知屈子心。
年年端午节,相望苦中吟。
一自江湖入,孤身洁好难。
汀沙滋浊水,偏长一丛兰。
云梦水茫茫,胸怀寄大荒。
离骚君子问,何处重贤良。
沧桑千万里,何处有知音。
且向桃源里,风流不误人。
望江
小闲(浙江)
小满江边无故事,龙舟操练只娱人。
不知云梦蛟鲵险,山水清音且洗尘。
无题
小闲(浙江)
屈子心思唯赤诚,奈何缘浅不贪生。
汨罗江上茫茫雾,古往今来五月风。
端午节安康
凌建东青(上海)
风飘糯粽播乡情,雨洒端阳艾叶生。
古记屈原骚客赋,龙舟赛事健康呈。
纪念屈原
汪源(上海)
求索路长推屈子,人民纪念两千年。
龙舟竞赛吃筒粽,爱国精神代代传。
端午节
王沁慧
艾叶飘香节气浓,湖舟人海又重逢。
先贤庭下居家好,端午门前笑语中。
赛龙舟
李朔(辽宁)
惊天擂鼓赛龙舟,万众齐心竞上游。
千古忠魂承爱戴,民情永远逐风流。
挂艾蒿
李朔(辽宁)
此生归宿在端阳,貌逊芝兰却异香。
插挂门楣堪避祸,时盈正气感离殇。
戴荷包
李朔(辽宁)
五彩纤丝系锦囊,时逢此日度端阳。
民心俗愿牵情远,避恶驱邪唤吉祥。
包粽子
李朔(辽宁)
糯米粘稠黍米黄,纤兰竹叶束馨香。
时归端午灵均祭,万水千山粽意长。
屈原精神(新韵)
王国民(河南)
故国将灭敢偷活?泪尽忠心葬汨罗。
借问当今名利辈,比方屈子意如何?
赛龙舟
老玉米(辽宁朱宝玉)
荷花绽放绣端阳,汨水龙舟大赛忙。
众桨齐心思奋进,江湖路上竞争强。
端午逢雨
老玉米(辽宁朱宝玉)
端午时逢细雨淋,天怜屈子泪花吟。
汨罗冤水流千载,犹似诗声哭楚心。
端午感怀
老玉米(辽宁朱宝玉)
屈原殉国恸青天,一部离骚传万年。
汨水长流词韵泣,端阳洒泪为思贤。
端阳(新韵)
竹影(上海)
菖蒲艾草浴兰汤,美酒清肠箬粽香。
正是端阳遥祭日,龙舟竞渡汨罗江。
端午挂艾草感怀
徐科明(温州)
江湖山岳风流客,天下争端何以干。
怀璧无由遭噬灸,倒插门第为哪般。
端午遗风(新韵)
年永海(延安)
端午门楣艾覆墙,千家粽叶米飘香。
儿童手腕彩丝线,铭奠屈夫坠汨江。
悼诗魂
非桐凡想(广州)
滔滔汨水洗沉冤,自昔忠臣众所尊。
天问离骚千古颂,龙舟载粽祭诗魂。
端午感怀
非桐凡想(广州)
居家抗疫遇端阳,好友光临送粽香。
此节每逢怀屈子,亦思故里老亲娘。
端午悼屈原
老K(上海)
绝笔怀沙辍楚骚,不堪国破负兵刀。
诗神忧愤附湘水,千载汨罗江上涛。
祈愿
李结实(黑龙江)
踏歌四海平风浪,尽扫残云万里翔。
祈愿人间皆是爱,和谐美善若天堂。
端午
信园春晓(安徽)
岁岁龙舟渡,家家箬粽香。
今年何所以,抗疫宅深堂。
屈原
信园春晓(安徽)
痛哭郢都破,何劳问死生。
宁为荆楚鬼,不可失忠名。
端午有感
信园春晓(安徽)
汨水波空远,泉山草自高。
尽愁香粽淡,不见说离骚。
吊屈原有感
尘清向佛(上海)
(一)
积埃史卷一轮轮,举世昏昏几累臣?
长夜千年唯屈子,依然当下独醒人。
(二)
独自清醒独洁身,离骚传颂几千春。
谁知楚地孤芳者,竟是君王放逐人。
(三)
千年一梦夜何长,多少君王在睡乡。
欲问古今谁独醒,汨罗江上忆忠良。
破阵子·逐鹿分争战国
袁江波(广州)
逐鹿分争战国,枭雄霸主狼烟。荆楚悲歌空壮志,世浊君清独圣贤。忠魂卧九川。
屈子垂名万古,汨罗拜祭千年。煮酒赛舟缠角黍,天问离骚浩气篇。端阳世代传。
破阵子·柳岸江堤喧闹
袁江波(广州)
柳岸江堤喧闹,龙舟似剑飙扬。端午千年民祭祀,抛食招魂掩泪伤。遗风感上苍。
击鼓摇旗追浪,馋鱼莫噬忠良。汨水浪涛天问诵,咏古高歌祈世昌。英灵浩气彰。
喝火令·端午吟
龙游天下
陇上西风烈,黄河逐浪卷。月光深更到窗前。心远滞连乡梦,杨柳共酣翩。
五月临端午,亲人祝福牵。万家倾诉屈原贤。坐也观星,坐也畅烦言。坐也论诗收赋。把酒问晴天。
金错刀·端午吟
龙游天下
玫瑰绽,石榴娇。熏风更改弄歌谣。香甜粽子包青叶,端午来临百草饶。
舟激浪,看江潮。游人如织过西桥。屈原至此人何在,怕乘金鸾上九霄。
金错刀·端午吊屈原
瘦石(河南)
枇杷绽,石榴招。熏风难改旧蒲谣。千般艾怨千般粽,香透汀兰芷气抛。
携后浪,看江潮。龙舟如箭过云桥。汨罗一纵惊天问,犹厌人间少故交。
黄钟·节节高带贺圣朝怀屈原
白玉文(河北)
【节节高】咀英餐露,品行如玉。披兰挂芷,身姿比蕙。美政施,茕独困,不愿回。阽死初心未亏。
【贺圣朝】甚可悲,莫我知兮众违,荃不查兮听谤非。举世浑浊不肯随,宁入水底归鱼,汨罗江上泪飞。
踏莎行·端午节(晏殊体)
丁德民(上海)
屋后雄黄,门前艾草。万家糯粽飘香早。楚歌激荡汨罗江,九州高唱随天老。
奋力龙舟,飞翔翠鸟。黎民向往昌平道。山河赤染慰忠魂,端阳时节欢欣报。
踏莎行·端午吟
愚乐(新西兰)
意气声飞,繁华影落。喧嚣远去云乡泊。又逢端午入情怀,粽香月下星星烁。
日暮依然,黄昏了却。常牵记忆聊今昨。乡愁欲寄雁穿云,然知客梦艰辛约。
鹧鸪天·端阳颂屈原(晏几道体)
范先成
五月青青艾草鲜,汨罗竞渡鼓声喧。
风吹百棹逐湘水,笔蘸三江祭楚贤。
生耿骨,进忠言。忧民报国问苍天。
离骚一曲丹心照,诗祖精神永续传。
南乡子·悼诗魂(王之道体)
非桐凡想(广州)
奸侫进谗言。王霸昏庸屈子冤。秦楚相争,悲失楚河山。烈士孤嚎跃水间。
生命铸宏篇。画卷离骚颂万年。汨水永流,思念粽香绵。岁岁端阳祭屈原。
诉衷情·端午遥祭(晏殊体)
何乃久(甘肃定西)
大夫忠烈为邦忧。诤诤死方休。离骚言尽衷情,天问诉千秋。
端午近,念悠悠。涕双流。楚江迢递,一杯遥祭,同酹神州。
忆秦娥·遥祭(李白体)
何乃久(甘肃定西)
声声咽,子规高树啼清绝。啼清绝,暮云黯黯,芳菲凋歇。
今宵又值端阳节,楚天迢渺思心切。思心切,西陲飞泪,遥祭江月。
西江月·汨罗江感赋
李朔(辽宁)
千古汨罗江水,当年曾浴忠魂。英雄浩气荡星辰。壮烈行藏殊俊。
世事几回兴废,人心万载沉沦。风流淘尽历千春。难洗直臣遗恨。
临江仙·端午祭屈原
李朔(辽宁)
屈子牢忧何日解,骚人著语深长。汨罗不尽感苍茫。孰能穷远目,极览觅星光。
千古神州存问讯,只留遗恨彷徨。楚天风雨暗神伤。古今无限意,都付楚辞香。
蕙兰芳引·兰花神屈原
李朔(辽宁)
王者独尊,处幽谷、寂开清丽。疏朵且含娇,纤叶满盈正气。剔除杂草,驱浊瘴、馨香匀细。美品天公赐,敢问谁人相识。
久畹滋生,以之为侣,自勉明思。泽畔苦行吟,抒发赤心壮志。汨罗凭悼,寄魂楚梓。千载传、华熠断肠骚体。
鹧鸪天·诗词鼻祖屈原
萧显仁(武汉)
鼻祖诗词数屈原,创新大胆史空前。词风浪漫惊寰宇,毒草残花喻妄奸。
情笃笃,意绵绵,忧心耿耿庶民牵。方言入韵真奇妙,特色鲜明世代传。
浣溪沙·端阳佳节好
暮秋见菊 (新疆)
奎水河边柳叶新。夏临好景美清晨。花开芍药味之真。
风动杏黄怀旧梦,雨飘桃艳颂今人。端阳佳节粽香纯。
沁园春·端午节
陈元灿(福建)
端午时光,艾芷楣封,米粽味飘。
看神州内外,祭思莽莽;普天上下,泪洒滔滔。
风猎鲜旗,舟抛激浪,击鼓敲锣试比高。
抚今日,慨昌平盛世,分外妖娆。
诗人蹊径文娇,引多少英儒为折腰。
读怀沙桔颂,国觞天问;涉江惜诵,衰郢离骚。
国仕天骄,抗秦兴楚,图治联齐阔斧雕。
然遗憾,愤昏奸投汨,志励今朝!
八声甘州·端午悼屈原
清枫(湖北)
忆汨罗江水卷涟漪,斥怨满悲腔。叹苍天无眼,栋梁遭毁,难诉衷肠。一曲离骚惊世,首创赋篇觞。爱国情怀烈,撼动心房。
千古英魂常在,棹桨龙舟赛,米粽飘香。念先贤故地,百代历沧桑。想昔日、多灾多难;看如今、国泰众安康。高歌咏、美人香草,永世流芳。
虞美人·屈原
汪源(上海)
汨罗江水声声咽。长路兮修远。满怀壮志未能酬。被贬边陲无望、定难求。
诗人报国心犹在。只是朝廷改。佞臣当道蔽君聪。断绝忠良贤路、灭祠宗。
苏幕遮·端午怀屈子(范仲淹体)
李忠光(南京)
楚蓝天。湘碧水。橘颂来兮。芳芷汀兰美。屈子怀沙悲国事。汨畔青青。多少离骚泪。
九歌情。天问思。故国醒兮。斑竹轻轻涕。端午粽香湘水寄。飞逝龙舟。一曲灵均祭。
蝶恋花·闻粽香有吟
小闲(浙江)
初夏风流云水动。古渡舟轻,渔父蓑衣重。花影莺声何处梦。轩窗听雨黄昏颂。
端午怀人潮更涌。天问离骚,莫道无人懂。岁月千秋谁与共。愿将夫子初心奉。
踏莎行·端午
小闲(浙江)
重五龙舟,千秋古渡。听风更遇潇潇雨。闲人无事独凭栏,浓云似压江天暮。
杨柳垂丝,长堤隐雾。栖霞寺里黄莺语。当年只道惹飞红,丹山白鹤归何处。
采桑子·端午吟
上海斗笠翁
粽香满屋催君忆,击鼓龙舟。插艾门楼。汨水沉吟祖辈讴。
离骚赢得尘间咏,巨作藏修。史册存留。华夏传承遍五洲。
清平乐·端午节
梁海清
虎年端午。雷电风催雨。汨水屈原离骚赋。佳节欢颜万户。
舟楫鼓动争名。艾草糯粽香盈。谁解冤魂终古,遥知万里悲情。
编辑:唐伟强 审核:张仕荣 审核:蓝成东 |
古韵新风通知
《古韵新风》诗词集第二册征稿通知
为传承国粹,弘扬中华诗词文化,上海诗社今起为《古韵新风》诗词集第二册开始征稿。该书为大16开本,单书号,将由全国著名出版社出版。原政协常委、著名社会学家、上海诗社古韵新风名誉社长邓伟志教授为本书作序,多位名家也将共襄盛举。
一·
《古韵新风》诗词集第二册与第一册显著不同之处
1)第一册为丛书号,第二册为单书号,高大上可不在一个量级上。
2)开本不同,第二册大十六开本,一页可排十二首七律,比第一册大三十二开本(一页仅能排五首律)两页还要多排两首七律。
3)纸张大不相同,第一册内页是70克普通轻质纸,第二册是最好的70克高级字典纸。
4)最重要的是性价比,最好的纸张,最好的印刷质量,价格比同时期用普通纸张的还低,且第二册比第一册不仅大还厚一百多页,一个页面可排版律12首,绝句18首。绝对物超所值!
5)上海图书馆的《上图导航》月刊,全彩印,每期13000份寄送全国各类图书馆,将在正式出版之前为我们做一次推广。
6)向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各大图书馆免费赠书都由上海诗社承担。
二·
1)投稿要求:每位诗家2个页面(即1张纸)起版,满10个页面(5张纸)可做专辑并享受若干减价优惠,出得越多优惠越多。投稿20页或以上作品者,将作为本书执行副主编,并给予2页免费;投稿10页或以上作品者,将作为本书副主编,并给予1页免费,并还有其他优惠。投稿必须原创,在吾爱和搜韵检测器双重检测合格,编辑者有改正不合律作品的权利,但不改变原诗意。投稿者文责自负,作品是否首发,不限。稿件切勿涉及敏感政治话题。
2)价格:由于纯文学书籍发行艰难之现状,本书采自费众筹方式出版,保证质量最好,性价比最高,扫描主编二维码微信进行沟通。
3)投稿接受word格式,附件形式发送,或微信发送, 附50字以内作者简介、照片、电话、邮寄地址,电话、邮寄地址属个人隐私,只作寄书之用,不上个人简介。已收稿件,不接受修改。
4)投稿方式:添加雾梦(焦玉惠)微信直接投稿。标明:《古韵新风》诗词集第二册投稿。
5)题材:诗、词、曲、赋、古风、排律、新诗、散文皆可。
6)投稿者须到吾爱上海诗社首页扫描二维码加梦湖苑(蓝成东)微信,便于及时沟通,否则投稿无效。凡加入吾爱上海诗社者,在同等质量情况下优先录用。
7)投稿者在交稿时须加雾梦(焦玉惠)微信,完成投稿的同时,即向雾梦(焦玉惠)完成缴纳费用的转账,钱不到账视为无效。请投稿者仔细阅读征文稿,谋定而后动,人力有限,恕不退钱、不退稿。
上海诗社社长《古韵新风》诗词集主编梦湖苑(蓝成东)
2022.04.07.
梦湖苑(蓝成东)微信号:CDL136957
雾梦(焦玉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