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好像历来都是在纪念屈原,其实在先秦时代,人们更倾向于是纪念伍子胥(xū),甚至在今天的江浙沪地区,还有很多人都是在纪念伍子胥。
伍子胥和屈原一样,都是楚国人。伍子胥家族在楚国也是名门望族。其先祖伍举是直言楚庄王有功劳的楚国名臣,其父伍奢是楚太子建的老师。公元前522年,伍子胥的父亲伍奢、兄伍尚及全家100多人被楚平王所杀,伍子胥为了避难逃奔楚国的敌对势力——吴国。
楚王只是杀了你全家,你怎么能转身就变成境外敌对势力?不是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吗?
而后伍子胥结识吴国公子光,并帮助公子光夺得王位,就是著名的吴王阖闾。伍子胥在吴国充分施展了自己的才能。通过一系列政策使吴国迅速富强。
他建议吴王阖闾“先立城郭,设守备,实仓禀,治兵革”,颇有点高筑墙、广积粮的味道。
他受命亲自选择吴国都城城址。他“相土尝水”、“象天法地”,最后选定城址,合理规划,建造了阖闾大城。也就是今天的苏州城。
吴国强大了,他首先想到的是报仇。报当年楚平王杀他全家的血海深仇。经过吴楚柏举之战,吴国大败楚军,攻入楚国都城郢。
与楚一战他差点灭掉了自己的祖国,并把楚平王的尸体挖出来鞭尸泄愤。要是真的能灭了楚国,也许端午节就没有屈原的故事了。
而屈原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作为一个忠实的爱楚人士,才华横溢总是容易引来小人谗言,于是被楚怀王冷落。
楚怀王被秦国害死之后,继任者甚至放逐了屈原。即使遭受了这么多打击,屈原仍然爱着楚国,爱着楚王。即使是投江而死,也是爱国的。
相比于屈原,伍子胥就霸气得多,快意恩仇,有仇必报是为大丈夫。
吴王阖闾去世后,他继续辅佐夫差即位,帮助吴国打败越国。伍子胥分析吴越两国由于自然条件的因素,二者只能存其一,所以他主张一定要灭掉越国。
但是吴王夫差过度自信,甚至有传言说夫差中了越国西施的美人计,并没有灭掉越国,反而听信谗言,将伍子胥赐死。
伍子胥在愤恨之余,留下遗言,要家人在他死后把他的眼睛挖出,挂在东城门上,亲眼看着越国军队灭掉吴国。于是就有了伍子胥眼悬东门的典故。
吴国只是要杀你,你怎么能说出灭国的诅咒呢?
吴王夫差听了也极为极怒,五月初五把伍子胥的尸首用鸱夷革裹着像个粽子一样抛弃于钱塘江中。
夫差还说:“胥汝一死之后,何能有知?”所以就砍了他的头,挂在高楼上,让他看看吴国会不会被越国灭,并说:“。汝骨变形灰,有何所见?”
吴人哀怜他,为其在江上立祠,命名为胥山。
伍子胥死后三年,吴国就被越国所灭,果然被伍子胥言中了。
夫差掩面自杀,悔恨不已,吴国被灭国,吴国百姓更加怀念国之柱石伍子胥。
千百年来江浙一带相传伍子胥死后忠魂不灭化为涛神,钱塘江潮就是他的怒火与不甘。所以有了伍胥潮、伍子涛、子胥涛等一系列因他而命名的潮头。
所以江浙沪一带百姓,会在端午节纪念伍子胥。
就连屈原也曾写诗纪念他:
吴信谗而弗味兮,子胥死而后忧。《九章之七·惜往日》
浮江淮而入海兮,从子胥而自适。《九章之九·悲回风》
我愿随着江淮漂流入海啊,跟从伍子胥以满足自己的心意。从屈原的诗歌中可以看出,他投江就是有模仿伍子胥的意思。只可惜他只能模仿伍子胥的死,不能模仿伍子胥的生。
而历代诗人也很喜欢歌颂伍子胥,借伍子胥的故事发自己的牢骚。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李白《行路难》。李白也曾把伍子胥和屈原作对比。
咏史诗·吴宫(唐·胡曾)
草长黄池千里余,归来宗庙已丘墟。
出师不听忠臣谏,徒耻穷泉见子胥。
春秋战国门夫差(唐·周昙)
信听谗言疾不除,忠臣须杀竟何如。
会稽既雪夫差死,泉下胡颜见子胥。
在诗人的诗中,伍子胥已经成为忠臣直谏的代表。
既然是纪念伍子胥,后来端午节怎么又变成了纪念屈原呢?
其实据学者考证,端午节的起源并不是纪念这两位,而是早就有了。
一月一,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这些日子本就是古代的传统节日。
端午纪念伍子胥或者屈原,可能只是因为他们正好死在这一天。所以人们才要纪念他,因为正好可以表达人们的某些情感。
在为端午节选代言人的过程中,为什么伍子胥落败,屈原胜出呢?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肯定是希望大家去纪念一个被国君冷落虐待仍然忠君爱国的屈原,一个宁可自杀也不造反的屈原。
没有哪个国君会喜欢一个我杀你全家,你却投敌反攻,甚至掘坟鞭尸的伍子胥。
没有哪个国君会喜欢一个我就取你小命,你却要眼悬东门,天天看着我国破家亡的伍子胥。
在历朝历代官方的意识形态影响下,屈原最终胜出,成为端午节的代言人。
而今天,又是端午节。端午时节正是一个驱邪的好日子。目前全国特别是上海,正被奥密克戎这个邪祟所扰。
站在古代巫蛊之术的角度,驱邪之人要是一个刚猛之人,有能力,也有脾气,这才能驱邪。就像钟馗的形象很适合捉鬼。总不能用林黛玉的形象去捉鬼吧。
屈原性格柔弱,遇事就逃避自杀,如果用来驱邪,好像难以胜任。
而伍子胥能力超群,性格刚猛,行动力强,有仇必报,死了也要掘坟鞭尸,这样的性格用来驱邪,好像更合适。
所以今年端午,大家不妨纪念一下伍子胥,想想如果是伍子胥会怎么驱赶那些邪祟。特别是深受其害的那些地方的朋友。
新古诗
庚子端午祭屈原
暴雨连天势渐微,龙舟停渡白鸥飞。
青山难阻端阳水,惊浪空馀落日辉。
故国今须悲帝子,长江不必怨湘妃。
离骚一曲诗人泪,举世浊清论是非。
端午纪念伍子胥
楚殿吴宫成废墟,尊屈隐伍后人书。
端阳本是驱邪日,悬眼鞭尸看子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