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书“稻圣”颂隆平
2021年5月10日,我接省农科院原机关党委书记,擎农书社社长刘运阳先生电话,邀我写“稻圣”二字,我知道是歌颂袁隆平院士的,二话没说,写了就微信原图发过去了。

过了几天给我发来了“稻圣”刻石的照片,并说折了几间小房子选址安放。5月22日电视中传来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下午5时左右播放袁隆平的灵车从湘雅医院徐徐驶出,长沙市民数万人在路边高呼“袁隆平走好”,“袁爹走好”,小雨阴霾仿佛空中哀乐低迴,天老爷也和长沙市民一道哀送隆平先生。

三四天后,我和夫人李玉梅共邀省直老干书画协会的老友一道去凭吊袁隆平院士。碑刻立在10路公交车杂交水稻所站附近,“稻圣碑”左右堆放满了全国人民悼念袁隆平院士的鲜花。单枝的,成束的,小花篮,大花篮,表达全国人民对这位让老百姓吃了饱饭的大科学家的敬意。我们一行献花.敬礼.拍照。远道而来的各省的人们,有广东的,山东的,河北河南的,宁夏的,东北的。

有老人,有年轻人,有家长带学童,还有抱病而来的…不少外地来客听说我是“稻圣”书法的作者,纷纷与我拍照合影,握着我的手说:“谢谢您写了“稻圣””,你为大家做了一件好事。”一对从山东乘飞机来的情侣,刚下飞机直奔省杂交水稻所,无法寻觅悼念场所,路人告诉说前面有“稻圣”碑,他们过来献花,敬礼,拍照留念后握着我的手说:“谢谢你,我们有了悼念袁院士的地方。”然后又搭的士返回机场回山东。省杂交水稻所龙马社区邀我写“稻圣”是有缘由的。二00七年,春夏之交,我们省直老干部书画协会与擎农书画社在湖南省农科院杂交水稻所举行了一次书画活动,主题是庆祝杂交水稻四十周年。邀请袁隆平院士参加,我把我书写《岳阳楼记》的“金句” 书法作品送给了袁院士,他当场看着已裱好的书法中堂朗读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

他接着说,“我们要有古人的家国情怀。老柳的字写的很好,我的钢笔字也可以嘞。”紧接着我把我省著名书法家蔡德林教授介绍给袁院士,蔡教授将自己的书法作品八条屏“米菩萨歌”赠送给了袁院士,袁院士高兴地说:“称我为米菩萨,不敢当,不敢当。”我向袁院士介绍了“米菩萨歌”的作者是伏家芬老先生。他是我省文史馆馆员,省诗词协会副会长,著名古文.诗词大家。他的作品包括米菩萨歌在内的作品在全国三次获得金奖。“米菩萨歌八条屏”近八百字,是蔡老师的精心力作。袁院士连声说:“谢谢,谢谢!”以上是我与袁隆平院士的近距离接触。

15年过去了,袁隆平院士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今年的5月22日,我们协会团队一行人又去省农科院杂交水稻所,参观袁院士的半身塑像,悼念袁院士逝世一周年,敬献鲜花并合影。

新立袁院士的半身像和“稻圣”碑静静的矗立在龙马社区一角,立像基座上刻的袁隆平院士硬笔手书“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平实无华但熠熠生辉。

柳劲深:1947年生,湖南省长沙市人,曾任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处长等职。现为湖南省湖湘名人书画馆常务副秘书长,长沙杜甫江阁书画院副院长,湖南省直老干部书画协会常务理事兼湘府分会会长,湖南湘府书画研究会会长,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老年书画家协会会员。作品在省内外多次获奖并登载于《神州博览》、《湖南书画》、《书画精粹》等杂志。在日本、台湾等地区以及中国军事博物馆、长沙市博物馆等均有作品展出并被收藏。湖南省水稻研究所袁隆平院士“稻圣”题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