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头诗说中华典籍系列(31—40)
作者:李文颖(遐风)

【作者简介】
李文颖,笔名遐风、遐风致远。生于1950年,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学历。历经:知青、工厂、政府机关、企业集团负责人。首创《机会学》(王光英作序,周谷城、卢嘉锡、王照华题字,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论文《六维极时空论》(美国格物杂志中英文发表),著有专辑《遐风集》(香港读书文化出版社出版)。诗文作品屡被各书报刊物、网络媒体刊载,多有获奖。
31、藏头诗说中华典籍·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药物巨典
本成大济苍生愿,草立春秋橘杏篇。
纲振类清科谱创,目分线朗系层先。
药源作用阴阳辩,物性缘由正负然。
巨著煌煌名世界,典为进化论之前。
*《本草纲目》作者:明·李时珍(1518—1593年)字东璧,晚号濒湖山人。本书的刊行,促进了本草学的进一步发展。达尔文多次引用本书的资料,并称之为“古代中国百科全书”。李约瑟称赞李时珍为“药物学界中之王子”。本书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形成开创性的科学分类纲目体系。
32、藏头诗说中华典籍·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科学坐标
(邻韵通押)
梦萦日录存中辑,溪涧江湖瀚海淘。
笔记百科真见蕴,谈容千品灼知缭。
科研涉猎奇情阔,学博融成壮志高。
坐爱煌煌宏制赫,标程后学慧心昭。
*《梦溪笔谈》作者:北宋·沈括(1031~1095年),字存中,号梦溪丈人。综合性笔记体著作,被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著作内容遍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地学、生物以及冶金、机械、营造、造纸技术等各个方面,是中国科学史的重要著作。
33、藏头诗说中华典籍·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嘉惠学林
四表光披汇衍蕃,库藏子集史经轩。
全收总揽前朝著,书纳融成后代繁。
嘉况千秋昌子辈,惠酬万姓盛轩辕。
学儒七阁存书广,林浪葳蕤国学园。
*《四库全书》编者:清乾隆朝官修,永瑢领衔编撰,总纂官纪昀。自乾隆三十八年(1773)开设四库馆起,至五十二年缮写完毕,历时十五年。全书将古代重要典籍完整抄录,分编于经、史、子、集四部,全书包罗宏大,实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遗产之总汇。
我国古代宫廷藏书的地方,分库收藏经、史、子、集四部类图书,故后世亦称四部为“四库”。
34、藏头诗说中华典籍·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动天格物
天光博汇敬长庚,工用精梳首献耕。
开启百科农事路,物宗一部技能程。
动观史上谁先灿,天巧星中尔最明。
格致简明惊海外,物华天宝著菁菁。
* 《天工开物》作者:明·宋应星,字长庚(公元1587—约1666年),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编写的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外国学者称《天工开物》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5、藏头诗说中华典籍·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方书之祖
金声玉振济生民,匮里岐黄享盛津。
要本伤寒真辩证,略通杂病最精臻。
方舟普渡宗医圣,书塔周祥贵本真。
之论之经垂典范,祖师大德在回春。
*《金匮要略》(原名《金匮要略方论》)作者:汉·张仲景(约公元215~219年)。是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
36、藏头诗说中华典籍·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小说渊海
太丘道广辑丰收,平野泉溪汇瀚流。
广阅尘寰神鬼怪,记存人世喜悲俦。
小盅大鼎盈茶酒,说地谈天漫海洲。
渊济未来言故事,海桑陵谷隽春秋。
*《太平广记》,由李昉、扈蒙等14人奉宋太宗之命编纂,开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次年(978年)完成。是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很大。宋代以后,唐人小说单行本已逐渐散失, 话本、 杂剧、 诸宫调等多从《太平广记》一书中选取题材、转引故事,加以敷演。《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个 宝藏。
37、藏头诗说中华典籍·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汉字源考
说委六书词本义,文珍训诂古音存。
解颐匡鼎熔宏典,字钜鸿章馈子孙。
汉语传承铭叔重,字涵析构载乾坤。
源清流净嘉文翰,考释查明赖有根。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作者: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约58年-约147年),字叔重,中国文字学的开拓者。《说文解字》,是中国首部字典,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也是首部按部首编排的汉语字典。《说文解字》的原文以小篆书写,逐字解释字体来源,其是科学文字学和文献语言学的奠基之作,在中国语言学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38、藏头诗说中华典籍·孟子
孟子·亚圣·仁义礼智
孟母择邻荃亚圣,子惊天下理含宏。
亚魁儒学丰家国,圣轨珍言诲众生。
仁爱无疆澄瀚海,义荣普世助峥嵘。
礼经礼制循规则,智德当尊孝悌行。
*《孟子》作者:战国·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及其门人著。孟子名轲,字子舆(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39、藏头诗说中华典籍·诗品
诗品·直寻·风力·丹采
诗准论评钟仲伟,品衡详切敞诗扉。
直将慧觉抒胸臆,寻得灵光赋炳辉。
风骨刚昂追傲逸,力能遒劲起雄巍。
丹楹刻桷欣精巧,采粲华声美韵飞。
*《诗品》,原名《诗评》,唐代改题作《诗品》,作者:南朝·钟嵘(约468年—约518年),字仲伟。《诗品》是中国第一部诗歌理论批评专著,后人称为“百代诗话之祖”、“诗话之伐山”。对中国的诗歌理论和诗话著作、日本的汉诗与和歌产生了深刻影响。
* 钟嵘《诗品·序》:“一品之中,略以世代为先后,不以优劣为诠次。又其人既往,其文克定;今所寓言,不录存者。夫属词此事,乃为通谈。若乃经国文府,应资博古,撰德驳奏,宜穷往烈。至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
* 钟嵘《诗品·序》:“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馀,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若但用赋体,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嬉成流移,文无止泊,有芜漫之累矣。”
40、藏头诗说中华典籍·佩文韵府
佩文韵府·词藻典故
(邻韵通押)
佩铭翰苑蓄宏泉,文囿求知领探源。
韵宇珠玑灵笔墨,府囊翡翠粲书轩。
词山富矿供完备,藻海丰藏赐大全。
典赡词华真宝库,故琴文谱好凭弹。
*《佩文韵府》,清·张玉书、陈廷敬、李光地等七十六人奉敕编撰。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至康熙五十年(1711年)编撰完成,是清代官修大型词藻典故辞典之一,专供文人作诗时选取词藻和寻找典故,以便押韵对句之用的工具书。“佩文”为康熙帝的书斋名,“韵府”有韵书之库含义,故命名曰《佩文韵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