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苍狼 收稿/云霞万里
图片/网络 标签/节日诗词





上刊诗人
一.绝部:杨明才、九嶷山歌、张秀祥、祝天艳、自然如意、相运臣、张春和、老艄公、邓淑娟、卢金苹、
二.律部:张春和、董建华、西子君、李世林、郭晓春、观澜、鹏歌、朱守平、郭仁炳、山水清音、张连贵、老杨、九嶷山歌
三.词谱:杨明才、老杨、细品岁月、流星雨、苍狼、邓淑娟、周靖竹、九嶷山歌
四.个人专栏:冷文举、李静、郭贤林、李明秀、王清义、刘建华、吕振东、刘志宝

一、绝部:
回文绝句·端午节二首
文/杨明才
一
青青粽美艾香添,翠绿菖蒲草叶尖。
形放暖阳端酒对,庭飞燕舞鹊歌兼。
二
菖蒲绿艾挂前门,粽味甜甜枣有存。
香草药熬清毒去。觞添酒起醉黄昏。
七绝·咏端午节
文/九嶷山歌(湖南)
千年端午老风俗,江水涛涛众赛舟。
屈子九歌天问梦,神州咏祭喜丰收。
七绝·端午抒怀(新韵)
文/张秀祥(山东)
五月端阳粽叶香,龙舟竞渡祭屈殇。
离骚一曲传千古,爱国情怀世代扬。

五绝·端阳赐言
文/祝天艳(湖北赤壁)
端阳祭屈原,万里粽情言。
艾草驱邪恶,前途大步奔。
端午节
文/自然如意
端午民风粽子尝,各禽蛋有饪烹香。
房门艾柳葫芦挂,聚宴家餐喜气洋。
端午安康
文/相运臣
汨罗洗涤万千伤,虎啸龙吟励志翔。
不朽离骚夫子愿,中华儿女永安康。
七绝·祭屈原
文/张春和
一
粽香艾草祭屈原,碧水龙舟荡雪冤。
上下寻求担使命,拼搏奋斗铸江山。
二
橘颂丹心唤瑞祥,离骚诗韵赋华章。
九歌洒泪乾坤怒,天问忠魂万世扬。

重五题句
文/老艄公
去年煮粽儿陪母,今岁燃蒿子祭娘!
人事沧桑添隐痛,艄公酹酒挽端阳。
端午(新韵)
文/邓淑娟
彩丝缠腕戴香包,悬艾食黄百病消。
竞渡龙舟投粽处,缅怀秋瑾祭离骚。
七绝·端午节
文/卢金苹(黑龙江)
一
鸡鸣鼓打更三天,百姓勤劳铲草田。
端午从来难有假,农民汗洒月儿圆。
二
农民端午假期无,辛苦工人路远途。
起早贪星勤奋斗,汗流浃背展宏图。

二、律部:
七律·端午传唱(新韵)
文/张春和
苍天洒泪祭端阳,大地飞歌粽米香。
艾草高悬躯疫病,龙舟破浪保安康。
离骚诗韵山河美,橘颂华章日月光。
盛世黎民同富裕,忠魂青史永流芳。
七律·端午即兴
文/董建华(黑龙江桦南)
端午尧天喜见晴,旱威消退稼秧生。
踏青晨草凝仙露,采艾朝祠隐道兄。
集市擦肩瓜果选,家门醒目菜肴烹。
闻歌观舞八方贺,祭屈摹章九州诚。
七律·端午志
文/西子君
汩罗滚滚流千古,历史传承志永歌。
竞渡龙舟摧战鼓,欢欣盛世舞娇娥。
雄黄好酒豪兴饮,蒲剑门悬逐疫魔。
锦绣中华酬大爱,珍金岁月莫蹉跎。

七律·悼屈原
文/李世林
朝霞染露泪沾襟,江水庭湖雨奏琴。
一代巨星辉世颂,九州赤子念屈心。
昏庸腐楚千年臭,匠树丰碑万古欽。
几曲离骚天作画,三樽雄酒悼诗吟。
端午感怀
文/郭晓春(黑龙江)
端午年年忆国殇,崇兰芳芷伴雄黄。
无须艾叶悬三界,自有悲歌唱九章。
不说怀王痴未醒,独闻屈子意昭彰。
离骚一曲英雄泪,江水滔滔恨未央。
七律·端午感怀
文/观澜(内蒙)
儿时端午採蒿忙,洗面溪水鱼小苍。
柳枝插条驱毒疫,葫芦剪纸帖门堂。
线缠五彩粽含韵,米酿雄黄酒飘香。
方晓江河屈魂在,阳光天性乐悠长。
端午
文/鹏歌(内蒙古)
天中节到榴花艳,万户千门糯米香。
艾草灵符驱五毒,丹砂彩线逐丰昌。
龙舟未改怀沙梦,角粽犹思抱石凉。
一曲离骚千古咏,贻留定可后昆芳。

七律·端午节
文/朱守平
汩罗江上赛龙舟,鼓击锣催族帜悠。
摇桨健儿齐奋力,招魂祭礼自珍馐。
像瞻宗庙家何在,途访农庄麦正收。
故国梓桑皆富裕,山河一统共神州。
七律·端午感赋(新韵)
文/郭仁炳
六一过去蓝天阔,五五迎来绿粽香。
鸭蛋流油舌感美,雄黄拌酒口觉良。
浓浓艾味祛邪恶,滚滚机声退穗芒。
抗疫赢得丰产景,横眉怒斥抹黑狂!
屈原不朽
文/山水清音
屈子离骚情激越,龙舟竞渡赛华章。
民生理念天宫景,政见名声烈日光。
敬佩忠魂吟赋颂,讴歌杰作令神扬。
长城内外今繁盛,喜诵嘉篇兴致狂。
七律 端午祭屈原 新韵
文/张连贵(黑龙江)
一
滔滔汨水恨犹存,闪闪辉光觅圣神。
天问忧民怜广宇,离骚免弊效忠臣。
金沙葬底华光淡,圣祖埋身铁骨纯。
艾草情真千古迹,龙舟浪涌荡英魂。
二
荷花映日彩云酣,翠柏舒针笑脸开。
蝶舞蜂飞采密去,莺歌燕唱筑巢来。
身临烈日非言苦,雨带寒风不叹哀。
圣祖屈原兴正气,魂将败帝化尘埃。
诗人节
老杨(厦门)
年年有端午,扎粽锅里煮。
纪念屈原公,一心只爱楚。
流放不忘国,国亡心受堵。
投江神归天,汨罗流水阻。
今设诗人节,竞舟敲锣鼓。
五律·端午竞舟
文/九嶷山歌(湖南)
洞庭舟又赛,全国健儿来。
湖里千龙竞,田边万蝶开。
屈原投水底,百姓祭沙台。
风雨奔山去,齐心得奖杯。

三、词谱:
虞美人·端午话艾草<回文>
文/杨明才
青青艾草芳香异,翠色生春至。夏秋灵药选材优,自是暖冬寒去送情柔。
柔情送去寒冬暖,是有优材选。药灵秋夏至春生,色翠异香芳草艾青青。
西江月·五一思端午
文/老杨(厦门)
春末心思亲戚,恰逢五一假期。亲家扎粽叙别离。端午相邀再去。
南北习俗各异,饮食口味离奇。方圆菱角众型稀。祭拜诗神唯一。
江城子·端午吟怀
文/细品岁月
两千余载祭魂亡,粽抛江,诵骚章。遥望汩罗,撷艾饮雄黄。鼓乐齐鸣舟竞放,声激荡,浪飞扬。
诗言笔墨化刀枪,捍忠良,斥贪赃。轻挑浮华,一笑傲炎凉。余热半腔红日尽,张正义,助兴邦。
念奴娇·端午感怀
文/流星雨(沈阳)
汨罗碧水,古歌悲。离骚一卷国泪。凛然正气,存社稷,屈子气节名睿。谏尽真言。馋奸构陷,紫阙而昏讳。宁为玉碎,浩气九天祥瑞。
楚辞雅卷千篇,不负华章,瑞阳酒醉。黍粽艾草,香囊带。把盏深情英魂慰。永唱离歌,壮志修远。圆梦鼓擂。诗贤古韵,弘扬千古国粹。

鹧鸪天·端阳感慨多二阙
文/苍狼
一
竞渡龙舟震鼓锣,狂涛拍浪泣悲歌。投江万粽呼忠魄,酹酒千杯唤汩罗。
贤绝唱,辟邪魔,离骚楚国壮山河。三闾九曲怀沙恨,自古端阳感慨多。
二
自古端阳感慨多,荆楚粽酒祭江河。情怀志士龙船渡,爱国弘扬战恶魔。
风涌现,雨滂沱,春秋岁月踏清波。浪淘沙尽忠魂在,天问离骚正气歌。
鹧鸪天·端午(新韵)
文/邓淑娟
端午图腾敬太阳,龙舟竞渡艾蒿芳。波携粽子怀屈子,额画雄黄啖韭黄。
缠彩缕,佩香囊,女儿节里沐兰汤。菖蒲白芷驱邪疫,盛世欢歌庆瑞祥。

山花子·香粽情
文/周靖竹
柏竹青青夏雨阴,遥望街上少人行。祈愿韶光驱雾霭,返天晴。
防疫守家端午近,送来香粽记深情。心里友亲多挂念,倚阑吟。
折桂令. 端阳怀古二首
文/周靖竹
一
汩罗江,浩荡三湘。屈子忠魂,千古怨殇。浪激离骚,龙舟竞追,烟洒雄黄。
洗冤枉,忠良应彰。驱邪奸,节立端阳。香粽今尝,华夏旗红,爱国荣光。
二
粽香甜,艾叶澄清。端午年年,纪念忠贞。驱毒消邪,雄黄点爽,祈望康宁。
古今节,风华朗新。抒情怀,恭祝朋亲。盛世沧桑,舟泛浪涛,鱼跃龙门。
武陵春·悼念屈原(词韵毛滂体)
文/九嶷山歌(湖南)
端午又来舟竞赛,忆屈子前魂。爱国诗人万世存。含泪众乡亲。
大夫心中装社稷,壮志佑平民。米粽飞抛浪水纷。歌颂缅精神。

四、个人专栏:
七律·端午吟怀三首
文/雨载鹰(黑龙江)
一
缠绵梅雨又端阳,竞渡龙舟鼓正昂。
千古离骚千古诵,一樽浊酒一樽伤。
湘筠泪下悲家祭,荆楚门前吊国殇。
每忆原公悲愤极,问天何不悯忠良?
二
时投角黍祭寒江,艾草穿檐晓翠窗。
一曲离骚环楚岸,千年风雅耀华邦。
姝惊血泪犹堪洒,固有河山不可降。
诗祖今临应侧耳,汩罗争渡鼓逄逄。
三
溯古寻源望秭归,湘魂泪化竹斑衣。
郢歌每唱离骚赋,舟鼓时闻逐浪飞。
悬艾禳灾承惠泽,修身问道沐恩晖。
香飘端午千家喜,报国君心不可违。

[ 端午节诗词曲六首 ]
文/冷文举
一、端午节吟
夏来春去又端阳,粽叶新鲜糯米香。
慰祭屈原悲愤举,传承爱国死生昂。
龙舟竟渡彰盛世,艾草悬门著小康。
千载民风匡道义,万年士俗养纲常。
二、端午祭屈原
五彩葫芦挂,六颜丝腕悬。
龙舟河上竟,粽子桌餐鲜。
天问知多少,离骚世代传。
曲原为国愤,身献汨江边。
三、调笑令·端午节
端午,端午,爱国诗人卫楚。龙舟竞渡罗江,彩葫粽叶绽芳。芳绽,芳绽,民族精神永伴。
四、〔仙吕·锦橙梅〕端午祭屈原
端午节粽子香,祭诗公、汨罗江。赛舟竞渡遍神州,草挂、葫芦荡。九歌难忘楚国殇,天问雅承韵传长,悲愤难平、跳江。古今觞,爱国、情怀壮。
五、〔南商调·金梧桐〕端午游北湖
去春城北湖,去赏梅花鹿。岸柳柔姿,佳景湖涛怒。轻舟荡浪漂,幼子成人护。曲径通幽,果绿青珠树,野餐酒食全员助。
六、端午赏芍药
芍药花开端午时,招蜂引蝶客流痴。
园中百媚游人醉,水上千帆竞渡追。
粽子馨香难掩翠,葫芦绚彩可飘移。
妪翁携手观佳景,擎伞遮阳倩影谁。

渔阳2法‖七绝·纪念屈原四首
文 李静(辽宁)
一、
开疆拓土展宏猷,为国何曾怕断头。
不料奸臣施诡计,贬官流放美名留。
二、
沥血呕心写九章,狂澜力挽气轩昂。
虽然爱国遭流放,不朽精神世代扬。
三、
世间谁有正则忙,力主联齐打列强。
忽见君猜失社稷,汩罗殒命报怀王。
四、
楚王信任栋梁材。一片丹心耀九垓。
唯有联齐能救国,奸臣佞语酿成灾。

七绝·端午
文/郭贤林
年年端午粽香飘,艾草驱邪灾病消。
天问情怀迁恨地,离骚词韵万年骄。
七律·端午节
文/郭贤林
年年端午祭仪忙,岁岁佳时例往常。
米粽凉糕千户俸,艾蒿色线万家祥。
离骚历数诗人烈,赋韵讴歌壮士刚。
如若原公今尚在,何须屈节断肝肠。
孤馆深沉·端午感怀
文/郭贤林
辞官远客壮心伤。诗圣屈原郎。迭运落离骚,误宠吏饕,忧愤投江。
痛惋惜、鼓舟龙赛,楚水祭魂常。艾蒿挂,竹筒香米,俗情凄断人肠。

端午有感-新韵
文/李明秀(河北衡水)
一
屈子投江美誉传,胜于千帝辟国篇。
骚人何故能如此,公道长存民意间。
二
筒粽龙舟念子原,延绵至此越千年。
骚人怎就能如是,致爱国家万古传。
悼屈原·新韵
文/李明秀(河北衡水)
一、新韵
端午念屈原,千年美誉传。
骚人投汨水,百姓记心田。
莫忘忠贞士,常怀英烈贤。
文明华夏史,热血铸江山。
二、平水韵
端午龙舟赛,平民悼圣贤。
屈原难志展,汨水愤身捐。
自古忠良苦,何人事业圆。
广开陈谏路,盛世永相传。

七绝四首·端午祭
文/王清义(沈阳)
一、
秉烛更深弄秃毫,寻章觅句自煎熬。
纵然访遍三千士,最是风流一楚骚。
二、
楚辞浪漫世无双,风雅垂名我大邦。
留取离骚歌一曲,英魂千古汨罗江。
三、
黍粽雄黄美酒香,梦邀屈子举杯尝。
东寻西觅忠魂迹,唯有离骚万古长。
四、
一曲离骚寄汨罗,楚辞千载逐江波。
先贤端午呼天问,来者谁人和九歌。
七律·端午祭
文/王清义(辽宁沈阳)
端午英魂祭一觞,汨罗何故远名扬。
离骚尚可存千古,天问仍将伴九章。
正值龙舟争水上,时逢艾草挂门旁。
雄黄佳酿留唇齿,角粽丝缠万里香。

粽艾飘香端午天;
缀笔格律怀屈原。
文/刘建华(山东临沂)
一、
五律·缅怀爱国诗人屈原-先韵
滚滚罗江水,悠悠千载年。
拳拳筹国志,感地憾苍天。
岁岁过端午,思原怀屈贤。
诗人兮已矣,继往永承前。
二、
七律·楚辞气节达伟岸-庚韵
举杯酒浊寸心明,世局忠辞楚语诚。
路曲悠长修远略,臣兮上下索求争。
国亡身殒今何惜?只有离骚气节惊。
端午年年风急雨,似乎洗雪屈原清。
三、
七律·粽艾飘香怀屈子-寒韵
粽子清香飘溢涟,艾条悬挂屋檐阑。
龙舟比赛争先进,斟酒忆怀千古欢。
挥汗汩江声淚水,端阳又复浴芳兰。
屈原爱国忠魂在,华夏继赓披胆肝。
四、
五言排律·端午国昌民安康-阳韵
端午粽飘香,艾符情永常。
汩罗江上水,龙舞赛舟忙。
古事先人迹,气刚惊四方。
贤愚皆瞬息,几许可留芳?
蒿叶轮风俗,民居国梦昌。
年年浴兰节,岁岁得安康。

端午节怀屈原
文/吕振东
一
屈原哀郢恨涉江,放纵骄奢楚败亡。
岂是离骚能述尽,贤良一去叹国殇!
二
初放卜居怀往日,伤时惜诵望回风。
自悲内卷成忧患,守志屈原不躺平。
三
肖小宫中惑楚王,屈原无力挽危邦。
怀沙漁父询河伯,橘颂兰花粽叶香。
四
风雨箫湘冷汨罗,滿朝奸佞尽贪邪。
纵然青史留遗恨,也爱诗人万古歌!

端午情怀
文/刘志宝(山东淄博)
米粽飘香,龙舟竟强。
爱叶挂门,辟邪吉祥。
古今佳节,满怀情肠。
龙腾飞舟,生活想望。
屈原爱国,万世流芳。
端午情怀,爱国情肠。
廉洁关民,德善行尚。
热血铸就,初心不忘。
当今世界,疫毒人伤。
危机人命,遍地魔狂。
白衣天使,扫除魔障。
心装爱国,人民命上。
舍命救生,换来阳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