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时闺蜜与凤仙花
苏亚枝
我出生在六十年代的东北农村,和所有的乡村女孩一样,小时候都喜欢擦胭脂香粉,喜欢染红指甲。并常常把它作为一种有情趣的娱乐活动而乐此不疲。然而,在那物质条件匮乏的年代里,拿什么作为染指甲的染料呢?
昔日乡村的盛夏时节,家家户户都喜欢在庭院里种植一些花草,其中有一种粉红色的花,学名叫凤仙花,也称:指甲花。颜色分别有大红色、紫红、粉红三种,每年夏季开花。之所以叫指甲花,是因为它的花瓣揉碎了可以用来染红指甲。北方农村的妇女们都亲切地称它为:家桃花,是因为它的品貌酷似桃花。只不过桃花是长在树上的,而它却生长在庭院地面上。不仅颜色鲜艳,而且香味浓郁。细心的女孩们偶然发现这种花的花瓣很容易褪色,只要用润湿的手一摸就会把手指染红,一不小心粘到白衣服上也不容易洗掉,于是,稍大点的女孩便做出大胆尝试,把它作为染料用来染红指甲。
说起染红指甲,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和我一起长大的儿时闺蜜,春霞、淑兰和淑珍,她们几个可都是种花能手。因为那年月家家兄弟姊妹多,母亲没有条件和精力对她们进行爱护和保养,每天早晨只能擦点廉价的雪花膏。她们早早学会了吸烟,致使天然的肤色被旱烟熏染的发黄。因为一次无意中用手触碰了沾满露珠的家桃花,无论如何也洗不掉,才知道家桃花竟有如此特效功能。于是每年秋后,细心的她们总是把打成籽儿的各类花种小心翼翼地采摘下来,分门别类用纸包好,等着我放学回来帮她们写上花名,这样不仅有利于保存,还防止下一年种植时相互混淆。
春霞父亲常年有病卧床,家中生活困难供不起她上学。淑兰和淑珍姐妹俩的父母则极力反对女孩子念书。因此,她们几个从小就都失去了上学读书的机会,小小年纪就告别了书本,与锄杠和镰刀打起了交道。在她们面前我常常有一种优越感,是因为我的父母有远见,重视儿女上学读书,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长大后能够出人头地,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小时候她们和我一样,同样是爱花的女子,却没有一件漂亮的花衣服,也没有一件像样的化妆品。直到出嫁一直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染过红指甲的时光已被定格在童年的岁月里。跟她们相比,我是一个幸运儿,父母供我上学读书考上中专,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家也随着工作的调转几经搬迁。由乡村到城市,人虽然开家乡多年,但是心中却有着剪不断的故乡情结。
然而,地域的变化并没有影响我们的正常交往。每逢夏日回乡村老家,她们几个无论农活有多忙,也要放下活计到母亲家看我。闺蜜久别重逢,那个亲热劲儿不亚于亲情。我们在一起说说笑笑,说起小时候在一起用家桃花染红指甲的情景,雅兴仍不减当年。如今都已年近六零,依然保留着儿时的爱好。每到夏季,她们几个依然喜欢在庭院里栽种几棵家桃花。花里盛满了女人的心事与故事,看到那花,自然唤起我儿时诸多美好的回忆。
每当这时,人称话匣子的淑兰就会滔滔不绝地讲起染红指甲的秘诀。于是,那一幅幅真实的画面又一幕幕浮现在我的眼前。
首先把新鲜的夹桃花摘下来,放在大碗里用擀面杖捣碎,使之变成红色的汁液,在里面加上点明矾,使之起到凝固汁液的作用。待汁液与明矾融合后,取适量涂在每个指甲上,然后小心翼翼的用杨树叶子包裹好,最后用麻线梆紧,防止晚上睡觉时脱落。因为白天要用手写字、梳头、吃饭做各种运动。染指甲最少要经过十二个小时才能上好色,所以必须在晚上睡觉前进行,经过一夜的凝结便可以成功。染好的指甲连续一周时间,也依然保持色泽鲜艳。每当夏天庭院里的夹家桃花盛开的时候,村里的女孩们都会争相采集花瓣儿染红指甲,一直从花开染到花落为止。然后伙伴们相互比较,看谁的指甲染得最红,谁的指甲最漂亮!彼此之间都会互相羡慕不已。
如今年代里,每当看到女孩子用的指甲油时,我就会情不自禁的想起以往难忘的童年岁月,想起那美艳含香、能染指甲的夹桃花。
虽然用家桃花染红指甲的情景已不再现,但是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几个儿时闺蜜如今都成了农村文化大院里的常客,她们参加知识竞赛,广场舞比赛,秧歌大赛,全民k歌等等。生活过得丰富多彩,有滋有味儿。当年连简单的花名都不会写的她们,如今都能用智能手机打出字来了。她们不仅学会了用文化知识武装头脑,更懂得了用美的视觉来美化生活。


作者简介:
苏亚枝,女,吉林省扶余县人,1960年1月9日生,现年57周岁,汉族,大专学历,扶余市永平乡中心小学高级教师。现为松原市作家协会会员,扶余市作家协会会员,扶余市文学艺术联合会会员,扶余市老年诗书画研究会会员,宁江区作家协会会员,前郭县作家协会会员,吾壹文艺沙龙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