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屈原与端午节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后世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时代。他的代表作有《天问》《九歌》等,尤其是《离骚》已经成为中华千古绝唱。
\ 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三闾大夫。他倡导举贤任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但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后来,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并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强秦侵略,忧心如焚却又无能为力,于农历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身汨罗江报效祖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此后,端午节便成为了人民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同时也成为了中国的诗人节。
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逸响伟辞,卓绝一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爱国忧民的“品德和求索”精神,成为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一种高尚精神。
每年端午节前后中华大地有纪念屈原的民俗龙舟竞渡,吃粽子,挂艾枝。文人墨客吟诗作对以祭祀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敬请欣赏品鉴《梅绽南苑》诗友端午节倾情吟唱,期待你留言指正。😊😊🙏🙏
武汉市汉南经开区《梅旋南苑》诗刊
本刊名誉顾问:临水,十月的阳光,老柳,空谷罗汉,百侯草,大道至简,瞿忠谋,于秋香,茜草。
本刊社长:王华正.夏日清风
本刊副社长:郭善秀.秀秀
本刊审稿及编辑委员会:王华正,郭善秀,米斋翁,闲云,汪萍,顽石,陈璟,姚舜子,寒丁,君子兰,冬日暖阳,东方杏,颜苾,汪云泽,虎啸龙吟。
本刊主编:王华正
本刊执行主编:郭善秀,虎啸龙吟,姚舜子,冬日暖阳,陈璟。
《梅绽南苑》端午吟咏同题小辑
本期编审制作 虎啸龙吟
临江仙•端午吟
文/王华正
又是一年端午节,
青荷代替桃红。
光阴似箭太匆匆。
举杯邀明月,
祭奠屈公容。
且听高山流水曲,
神州江海相通。
银辉今夜染衣浓,
日长情更厚,
美梦在心中。
l悼诗人屈原
文/陶園居
怀沙绝笔跃江澜,百代垂芳恸世篇。
恪守士操奉圣禄, 唯忘一统山海川。
澹恬湘水楫声暖。怒竞龙舟金甲寒。
饕餮红尘觞共举,谁怜诗者梦难圆。
端午三首
文/米斋翁
一
人人都写汩罗诗,楚地遗风挂艾时,
水底忠魂留旧恨,未将热血洒城池。
二
千秋有恨哭三闾,误国奸人实可诛,
主惠臣贤常自警,江山永固赖良谟。
三
书生佩剑终无用,对月空挥未斩人,
九问问天难济世,一篇橘颂隔千尘。
七律•话端午
文/悠然(四川)
今逢重五话端阳,户挂艾蒿粽溢香。
屈子英灵昭日月,骚人壮举撼天堂。
轻舟斩浪千秋颂,怒水扬波万古彰。
泼墨挥毫书壮志,三杯酒洒汩罗江。
端午节感怀
虎啸龙吟
投江抱石怀沙志,爱国忧民情笃真。
端午年年凭吊日,龙舟艾粽祭灵均。
端午有怀
虎啸龙吟
千年汩水久堙沉,天问离骚万古吟。
忠烈忧怀家国计,穷途难舍是初心。
端午感吟
詹青
又逢端午念离骚,化作悲风向楚嚎。
屈子昭忠生别恨,永存英气比天高。
壬寅端阳雅集(梅城钟屋)感吟
詹青
清晨冒雨赴梅州,造访钟祠梦所求。
主角皤翁欣领唱,客都高手竞相讴。
开襟境界堪真切,悦耳歌声不胜收。
应验端阳多感慨,骚朋雅集品芳猷。
(注:客都指梅州(梅城)
祭爱国诗人屈原
文/郭善秀
胸怀社稷忧宗庙,情系黎民事楚家。
天问离骚臣子节,一腔大义寄怀沙。
端午悼屈原
虎啸龙吟
艾粽飘香祭汨罗,忠心护国憾尤多。
怀沙哀郢英魂壮,端午千秋为尔歌。
端午吟怀(新韵)
吴会元
珠榴五月报红嫣,端午年年祭谏贤。
自古聪明招困恼,从来昏昧享安闲。
林中高树风先扫,席上粗肴客后餐。
梦醒雪昭千载过,汩罗难洗诤臣冤。
端午节感怀
文/冬日暖阳
粽香端午艾薰芳,敬奉先贤汨罗江。
吟听离骚神对话,轻歌桔颂德玄彰。
当年荆楚诸侯国,今日中华富庶疆。
滄海桑田留一脉,爱家爱国忠魂扬。
端午节有怀
虎啸龙吟
艾枝高挂又端阳,香粽龙舟祭栋梁。
天问风云殇九畹,楚辞情感恸三湘。
情怀家国豪而壮,汨水波涛慨以慷。
爱我中华齐奋斗,千帆竞发凯歌扬。

念奴娇、日月同辉
(东湖、屈原行吟阁)
文/风摹雪
行吟屈子,涉东湖沧浪,晴雨云丽。
忠魂离骚辉日月,上下寻觅真谛。
中正耿心,玉龙驰宇,栉阆风天际。
多艰百姓,为民朝谏楚帝。
王不体恤民意,营私舞弊;逐八荒流徒。大鹫不和鸦同语,秉持冰心-芳懿。r
路远周流,翱翔翼翼,天问九章逦,
追彭咸去,咏灵均为民利。
端午悼屈子
周明刚
自沉明志恸苍天,汨水咽声年复年
孑影杳然何处是,长留香草在人间。
端午节缅屈原
文/风摹雪
中华蒲月端午节,荷碧榴缇艾蒿悬。
角黍包金甘溢情,蒲苇切玉香飘洁。
江河湖海龙舟竞,云旗雷鼓千丈雪。
劈波斩浪万里博,浊酒一樽吊屈原。
春秋秭归诞屈原,内美外瑞雪质洁。
日勉升降自上下,求素中正不辍歇。
治国应循尧舜禹,亡国勿学浇纣桀。
哀民生存多艰难,長以叹息掩泣绝。
忠臣为民谏良言,奸庸楚王贬屈原。
偏信小人弊私利,人民涂炭无日月。
方榫岂能入圆孔,大鹏岂能伙燕雀。
冰心雪质岂污染,洁水汨罗赠冤魂。
屈子为民陨汩罗,惟恐玉身被龙夺。
楚民千舟竞揖救,五色丝系粽糯竹。
悼歌呼魂天地恸,遗风诗魂沉且升。
楚辞离骚天下传,爱国爱民炳青史。
端午随想
陶園居
日月交辉,岁月如烟
端阳之誉,举国千年
蓝天高远,峰峦云间
插艾门楣,五彩绕腕
水粽如翠,珠米香甜
龙舟激浪,湘水恬澹
祭祀诗人,怀沙投江
士操恪守,俯首农桑
心系族运,义报君王
铿锵风骨,翰墨兰章
悲兮屈原,纵横始皇
长江滔涛,岂容刀殇
史海阡陌,文字激扬
指点江山,一统为纲。

永遇乐•端午抒怀(苏轼体)
文/左书谔(青岛)
端午今临,龙舟竞渡,粽子香漫。屈子悲歌,伍员绝唱,骚客柔肠断。丹心一片,清风两袖,正气长虹横贯。可怜是、忠贞无路,爱国化作云散。
千年吟咏,百代歌赋,万世汗青长卷。天问凝心,九歌聚力,大道珠玑现。晨曦伏案,先贤步韵,一纸蜚声文苑。将心语、化作牲酒,把君祭奠。
水调歌头•端午感怀(苏轼体)
文/左书谔(青岛)
天问九章在,汨水起波澜。又临端午新节,屈子泪相连。爱国无门悲叹,社稷梁倾栋断,荆楚自难安。一死谏君切,千古赞歌传。
逐新梦,思旧事,夜难眠。不留遗憾,当做华夏复兴员。夸父追阳挥汗,使命初衷如愿,昼夜不悠闲。吕望文王识,今日续前缘。
贺新郎•端午抒怀(叶梦得体)
文/左书谔(青岛)
今日临端午,望西南、犹思屈子,风流千古。心系苍生初衷在,只为弱秦强楚。但无奈、革新无路。遗恨汨罗江里跃,爱国情、化作凄风雨。天问曲,九章谱。
龙腾虎跃轻舟渡,粽香飘、江南塞北,神州四处。骚客倾情留浓墨,班马汗青名著。莫惆怅、载歌载舞。碧血丹心清歌赞,正蜚声、文苑留诗赋。唱和作,知音步。
念奴娇•端午抒怀(苏轼体 二首)
文/左书谔(青岛)
今朝端午,见龙舟竞渡,粽子香漫。纪念屈原新曲谱,骚客蜚声文苑。強楚无门,抑秦迷路,天问心灵颤。九章难奏,革新终败肠断。
汨水一跃千年,汗青永志,班马书长卷。碧血丹心传百世,爱国精神歌赞。伏案沉思,复兴之路,圆梦当挥汗。凝心倾力,明星光耀河汉。
七律•屈原歌(二首)
文/左书谔(青岛)
其一
今朝有泪付云烟,端午无声祭圣贤。
犹忆初衷牵楚道,常思使命系秦川。
一身正气留天壤,两袖清风聚九泉。
爱国乐章重奏响,复兴圆梦谱新篇。
其二
龙舟竞渡为争先,粽子飘香沁玉田。
正则今朝投汨水,伍员昨日已成仙。
丹心一片留青史,碧血千流注楚川。
绝唱骚人书重彩,清歌班马著长编。
(正则:屈原,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端午吟
文/杨志 ( 黑龙江)
年年端午艾蒿芳,户户新包粽子香。
叟饮雄黄驱鬼酒,童拴彩线逐邪长。
龙舟竟渡波涛涌,凤桨争先响鼓狂。
悼念忠魂倾傲骨,屈原壮举永传扬。
(二)
雄黄浸酒又端阳,户户欣包粽子香。
彩线牵孩除恶疫,葫芦挂壁蕴呈祥。
离骚一曲千秋赋,天问三声万古殇。
久恨悲歌吟傲骨,汨罗碧水映贤乡。
(三)
端午榴花开满院,家家粽子味儿鲜。
门悬艾草除邪恶,壁挂葫芦吉庆牵。
共祭忠魂思楚地,同悲烈骨敬先贤。
龙舟荡响千江水,一曲离骚万古传。
端午悼屈子
百草侯〈周明刚)
自沉明志恸苍天,汨水咽声年复年
孑影杳然何处是,长留香草在人间。
端午感叹
顾兆东(鸭绿江隐士)
一个中国最伟大的诗人,
在没有诗的黑暗里,
写着最伟大的诗。
两千多年前的那一天,
他的诗写下了最后一个字:
死。
他的诗被华夏后人续写,
用笔,
用剑,
用汗,
用血……
续写着不朽的楚辞。
两千多年后的一个端午,
续诗又写下了一个大字,
那是用粽子摆成的大字,
那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大的字:
吃。
鹧鸪天:庚子重五感咏
枫林醉
竹杖芒鞋走北湘,踯躅谁与话沧桑。
贤臣忠谏遭流放,奸佞工谗列庙堂。
忧社稷,虑家邦,怀沙悲悼故国亡。
泱泱汨水埋忠骨,留取楚骚泽世长。
端午安康
文/醉眼迷离
端阳插艾驱邪瘴,煮粽煲汤满室香。
好友亲朋频问候,阖家老少祝安康。
端午节天阴
成宝平
远闻鸟语近闻花,晨雾已遮东出霞。
粽子油条蛋黄酒,此时何处不思家。
端午悼屈原
虎啸龙吟
壬寅端午泪如雨,应是骚人共赋诗。
一曲怀沙千古诵,万年桔颂九歌时。
香飘艾粽无方外,竞渡龙舟远魅魑。
华夏今朝金阙固,灵均爱恨普天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