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系百姓,冲锋在前
一一记抗疫中的上海市埸中路2601弄党总支书记沈建根
作者 周清源
2022年3月,一場由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珠引发的疫情,突袭申城。阳性感染者与日俱增,震惊全国。一座拥有2500多万人口的大都市,由以前的“抗疫优等生",瞬间变成了新冠疫情的重灾区。
为了认真贯彻党中央的指示精神,上海市委、市政府在“动态清零"总方针的指引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打响了规模空前的上海疫情防控保卫战。
作为上海老城区的静安区場中路2601弄党中支,就是一支拉得出,叫得硬,打得赢的坚強战斗堡垒。党总支书记沈建根就是一位胸怀全局,英勇无畏;以身作则,冲锋在前的好党员,更是深受广大党员和居民称赞的好书记。他正在用克已奉公,一心为民的行动,践行着自已的入党誓言,从而赢得了百姓发自心底的尊敬!
一,以身作则,冲锋在前
沈建根同志,上有老,下有小。家中除了老婆孩子之外,还有一位86岁高龄的老妈、82岁的丈母娘,需要他与妻子一同照顾。但是,疫情袭来,作为大孝子的他,毅然选择了舍小家,为大家!自3月31日封城之日起,至今已经两个月了,他一直坚守战斗岗位,始终吃住在居委会。吃的是盒饭,住的是睡袋!每天晚上,下属四个小区居民中突发的急重病患者的救治,需要他帮助联系医院,各小区检测出的阳性感染者的车辆接送,需要他联系救护车。上边经常是安排在凌晨二三点钟进行。60天,沈建根几乎没有睡过几个安稳觉!但是,仍旧义无反顾地战斗在疫情阻击战的最前线。井然有序地带领党员、志愿者,抓紧抓实各小区的疫情防控。无论是在抗原捡测,核酸筛查的现場,还是在环境消杀丶生活物资发放的过程中,我们都能看到沈书记那忙禄的身影。
二,全民动员,齐心抗疫
埸中路2601弄党总支,下辖绿泉公寓、北杰公寓等四个小区党支部,共有党员182名。总人口3138人,1401户。由于都是老旧小区,基礎设施落后,抗疫压力巨大。
为开创抗疫新局面,沈书记决定大打一埸全民参予的人民战争。四个小区都紧急成立了各有40多名志愿者参加的抗疫志愿者服务队。利用广播丶印发传单,及各楼组的微信群,广泛宣传防疫知识,切实作好个人防护。严防死守,足不出户,确保万无一失。居民下楼作抗原捡测丶核酸筛查,必须戴好口罩,并保持两米距离。回楼后,严格洗手,并做好外套消毒。
三,抓实生活物资保供,解决居民后顾之忧
各小区,各楼栋统一建立手机微信群,由志愿者担起团购重任。他们耐心了解各家生活需求,及时帮助大家团购平价的生活物资。包括米、面、粮、油,鱼、虾、蛋、肉,各种蔬菜丶水果等生活物资。并且,主动帮助急重症患者买药、配药,从而解决了广大居民因疫情而产生的购物难、买药难的后顾之忧。稳定了民心,并大大激发了市民同心抗疫的积极性,为打胜上海保卫战,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四,及时发放政府救助物资,鼓舞百姓斗志
自抗疫开始,时至今日,这个小区已经先后接到政府及外省无偿捐助的米面、粮油、蔬菜丶瓜果丶罐头、鸡蛋、火腿肠丶牛奶等各种生活物资十一批次。每次到货,都由党员、志愿者將货卸在2601弄小区门口,然而再由他们分发到四个小区的1401户的居民家中。他(她)们流着汗水,甚至是冒着雨浇,在无私奉献!及时地把党的温暖,送到3138位居民的心中!
五,严防外部输入,把好快递物品统一消杀关
各小区都在大门口设置了存货架,所有快递邮件,一律卸在门外,由身穿防护服的志愿者,严格消杀30分钟后,再摆上货架,并电话通知收件人取货。从而把严了外防输入这一关。
六,建立微信联系,随时为独居老人解难纾困
为了真心帮助独居老人,沈书记不怕麻烦,并舍得花时间,主动与小区的多位老人建立了微信联系,尽可能多地帮助老人分忧解难。75岁的中共老党员、退休老干部鲁老伯,封城前,老伴突然患肝癌住院,暂由亲人照料。小区封控后,他着急上火,一天夜里突发冠心病、心衰,并呼吸困难。沈书记获悉后,急忙联系党员志愿者张鸿宝,为他及时买回了救命药,感动得老人热泪盈眶,并称“沈书记是我的救命恩人”!
目前,上海抗疫,捷报频传,埸中路2601弄党总支领导的四个小区,其中有三个小区,早在半月前,就已变成了“无疫小区",目前,四个小区,已全部实现了疫情“社会面清零"的目标。他们的抗疫故事,已登上了《幸福彭浦》和《上海静安》公众号。客观地说“沈建根书记、居委干部、党员志愿者们功不可没!"
"党的信任,就是我的使命;人民的需要,就是我的光荣!” 但愿上海,象沈建根这样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好党员越来越多!……

作者简介
周清源,中共党员,退休干部,大专学历。敬重清官,仰慕鲁迅。1965年:开始在省级报刊、电台发表文学作品,五十年笔耕不缀。先后发表散文丶杂文丶评论丶诗歌一千多篇(首)。曾荣获全国诗文大赛金奖,多次银奖、铜奖、佳作奖。作品曾入编《世界华文诗选》等十几部全国诗人诗选。现为黑龙江诗词协会会员,《老年日报》特约通讯员,多家报社特约记者,《作家世界》签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