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香大观园
文/任艳
读一本好书,就像与高尚的人在谈话。爱书的人,都会拿书当朋友。可这朋友有远近,亲戚有厚薄,对于书来说,也非一视同仁。我从小就爱看书,家中也藏书少许,但和真正藏书的相比也就是太仓一粟,在这里也竟敢对其评头论足,实在大言不惭,暂就当一乐吧。
书的来源首先是买。那自是要买相应实用的,由于经济有限,若非真爱实不敢肆意买之。刚买回来的书,如获至宝,终日耳鬓厮磨,那个热乎劲就像是是刚娶回来的新媳妇!过三过五后,是皮是瓤以尽数悉之,热情渐退,反正也是自己的了,跑不了颠不了的,且放在一边吧。但终不敢忘却,那毕竟是真金白银明媒正娶回来的,为充实自己毕竟也是立下过汗马功劳的。
前些日子去街里办事,在回转车站的路上,见围着一帮人,我也好奇凑上去看看,一个挂摊!有一段曾经一度热衷看《周易》,懂了点皮毛竟觉得自己有点江湖了,有时还能煞有介事的蒙点事。这周易是研究不太明白了,但是懂了一点:人生在世莫可强求,行端做正顺其自然也就是了。刚要转身,突然发现旁边很不起眼的地方竟有一个小书摊,和挂摊相比,门可罗雀,无人问津。一问价格五元八元不等,最贵也就十元。沐浴着大街的灰尘,这些书们一个个灰头土脸衣衫褴褛,横七竖八地堆在一块破布上。一本当代经典文集《现代女作家》吸引了我的眼球,还有集各国名家故事选《读卖文摘》,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也被拥挤着只露半个脸,也不知伊丽莎白知道这种处境会不会抱有什么偏见的看法呢?……我眼睛都直了,就像好色的公子哥在大街上发现了美女,且不肖几文大钱就能领回家据为己有。虽说她们流落街头家世有点卑微,就像从小户人家买来的丫头,可不免也有姿色偏佳,秀外慧中者,如贾府里的宝玉身边袭人秋月,贾母身边的鸳鸯等,一个个着实调了我的胃口,挨个地看。还有像平儿一样的,地位仅次于八抬大轿抬过来的那些,大有被扶正的可能。如在遇,定要多多收了几个纳入园中。
我从小就爱写点东西,幻想着啥时我的名字也能印成铅字!直至两年前,小小拙作偶得机缘得以发表,这样也就积攒了有不少的样刊。不敢奢望像那些出书列传的名家大手们能珍藏自己的书,就这也令我等浅薄之辈欣喜之至。这些样刊虽说很令人欣慰,但多是大致翻阅浏览一下便是束之高阁。她们就像是有点抱着政治目的的那些名门望族家世显赫人家的女儿,嫁到宫中是要做正宫皇后的,毕竟都是给自己脸上贴金的主儿,明知道是摆设却怠慢不得。故此特立行宫:在电脑桌放了个书架。她们也并非静处深宫,一旦府上来了知名上客或者有什么活动聚会的,还是得要携了她们出来,光耀门庭。
有朋自远方来,当然乐了!自是要好好招待,唯恐怠慢了人家回去一番诉说有恐失体统。书也一样,借来的必会娇贵些,字字句句也要走心入骨的看。最近我家就来了这么几位,让我不胜欢喜。虽陋室不可与贾府相比,但这几位比薛宝钗、史湘云、薛宝琴等不相上下,不但天姿国色且内秀了得。忙择了上佳之地以礼待之。虽说暂居安稳,但终其是要走的,所以这些日子什么三宫六院都先冷落点吧,尽得时光,与其厮守,音容笑貌谨记心头。恐有疏忽,备下笔纸,临摹惠存,怕是日后想念也好聊慰前情。书非借不能读也!
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偶尔去图书馆看书,那就像走在乡间小路上,留连顾盼间,闻暗香扑鼻,是见或一或三五者野花隐于林草间,妩媚妖娆风姿绰约。不禁窃喜心头,恨不得一口吃到肚子。可怎奈这是不可光明正大带回家的,只好将其难忘之处留于心,止于念。临了总是爱不释手依依惜别,若得方便,多来看两次也就是了。
就我个人而言,也有情有独钟盛宠不衰的,那就是《意林》!虽无倾国之威也无倾城之貌,可我和她就是投情对意,这可能也是源于她对我最早的陪伴吧,她的德行品味一直打动着我,总是那样温良恭俭,不管何时与之交谈都有一种亲切感,就像我的一个忠诚大管家。
在我的园子里,还有一群功臣良将值得重头一提:《辞海》《新华字典》《古文汉语词典》《汉字图解字典》……看身材就知是满腹经纶之辈,往那一坐,神情厚重,不言自威!他们有的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辅佐我认字。现在有了手机,尽可能的就不去劳烦他们了,可我还是怀了崇敬之心勤去拂拭,鬓如霜没办法,有恐他们尘满面……
书是唯一不死的且神通广大的东西,《四大名著》通家晓,《史记》一部贯古今!想今生有如此之多的不老神仙伴我穿唐越宋,上天入海,倚栏听风雨,卧园捕花香……无名利之争商贾之诈,如此,何求!

作者简介:
任艳,女,吉林省前郭县宝甸乡农民,劳作之余喜与诗书为伴,前郭县作协副主席,曾获第五届松原市查干湖文艺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