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姓氏
历史有过兵荒马乱
百姓闻风而动
在门边悬挂艾叶菖蒲
据说可以避邪
那一夜免遭屠戮与洗劫
它的姓氏叫端午
端午就是百姓避祸的日子
关乎祸殃与安宁
别国无以申报为遗产
它打上中华的烙印
归姓于炎黄大家族
除非你也是炎黄子孙
楚国有位诗人叫屈原
怀抱一块哀怨的石头
自沉于汨罗江
人们担心他被鱼虾吞噬
用粽叶包裹糯米
制作成煮熟的粽子
喂饱江河湖海里的鱼
它的姓氏叫端午
端午就是百姓纪念诗人的日子
别国无以申报为遗产
它诞生于楚国的楚
华夏文明之华
除非你也是华夏子孙
(写于2020年农历四月二十二)
端午这一天
四十八年前
我为一位吃粉笔灰的教师披麻戴孝
那是作为女儿的悲歌
面对两千多年来的江湖
把酒祭奠一位抱石投江的人
那是诗人的悲壮
端午这一天
曾是我命中的劫数
也是千千万万个小我
怀念一位大我的节日
人间有多少疾苦如草木种在世上
胸中有多少天问将哀歌交付流水
(2022年端午节)
他偶然重返人间
午夜的风开始走失
暴雨在敲钟
想过高楼的悲壮
也想过寺庙的容身
好想借一支烟
吐出这半世的人情冷暖
这是个什么日子
以年为周期
四十多年来每逢一次
它与端午相连
与农历五月初三相对应
父亲,在那个紫文英饱满的季节
门口挂着菖蒲与艾叶
他塌陷我的半壁江山
也许,父亲只是出了一趟远门
他一直在路上支撑着我的骨骼
他偶然重返人间
与我梦中相聚
(草于2015乙未年五月初三)
天地安详
白天,像一架正常运转的机器
夜晚疲倦袭来
不想用文字继续虚拟别人的人生
一阵小眠,心被疼痛搅醒
翻开日历:农历五月初三
浮现四十多年前那一幕幕细节
父亲的白发夹杂在黑发之中
露出被单之外
我看不见父亲的面部表情
他躺在哪里一动不动
咫尺之间
他不再担心我为什么哭喊
跪在父亲身旁
从此接受叹息与悲悯
人生有各种不幸
我把一切痛失父亲的子女当兄弟姐妹
我也祝福天下一切有父亲的儿女
父亲是天,母亲是地,天地安详
(写于丙辰年农历初三深夜)
官假
端午节,民间的传统
用百姓的善良喂饱江里的鱼不去蚕食一位诗人的白骨
打捞他千年未朽的家国情怀
从民间节日上升到官假
从赛龙舟到天上的飞天母舰
纪念一种精神
打造一个国家的实力城墙
(2019年6月2日)

诗人简介:彭万里,笔名露西(木西),世界华人诗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任职于湘潭大学。兼任湘潭大学韶峰文学社社长、雨湖区作协副主席。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从事校园诗歌创作。作品曾在《诗刊》《西部》《湖南文学》《湘江文艺》《湖南日报湘江副刊》及美国、加拿大、泰国、香港、台湾等海内外多家文学刊物发表。诗作被选入国内外多种文学选本,有诗作翻译成英文被推介到十多个国家,著有个人诗集《镜子里的火焰》《屐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