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节的记忆 》
作者:丽丽(Lily)
朗诵:陆溪
端午节又要到了,看着超市里琳琅满目的粽子,忍不住购买了几个,回到家就迫不及待的品尝起来,但是,怎么也找不到儿时吃粽子的味道。

记得在我们小的时候,那是60年代初期,由于父亲的问题,我们一家被下放到农村,日子过的很清平,很苦涩。但是每年的端午节,母亲都会给我们包粽子。尽管那时的粽子馅并不丰富,只是小米加一颗红枣,粽叶是用芋子皮代替,是母亲和哥哥去山里砍回来的,新鲜的芋子皮有股清香的味道。全家人一起动手,将芋子皮洗干净,然后泡在清水里备用。

前一天的晚上,母亲将小米、红枣也洗干净后,浸泡到清水里。第二天下午,我们围坐在母亲身边,她手把手地教我们包粽子,我们姐妹包粽子的手艺都是跟母亲学会的。母亲包的粽子棱角分明,馅装的满满的,那造型特别好看。

我们把粽子全部包完后,母亲把它们整齐的摆放到大铁锅里,锅的底部倒上足量的水,在水中放上一个篦子,把粽子一层一层的码好后,盖上锅盖,用大火将水烧开,再改用小火慢煮,要等粽子熟透,需要好几个小时呢。

我们几个兄弟姐妹,就像守株待兔一样,眼巴巴看着煮锅,渴望早点吃上粽子,最终因等待时间太久,一个个都困的迷迷糊糊的,最后倒在了床上。朦胧中不时又被粽子的飘香味儿诱醒,我打起精神,走出门外,看见母亲和大姐依然守在锅灶旁,她们的脸颊被炉火映衬的通红,她们担心火大了会将粽子烧糊,火小了又会夹生...... 为了煮出一锅香喷喷的粽子,她们俩小心翼翼的往炉膛了里添加着柴火,小火苗缓缓的燃烧着,大铁锅里还冒出一股股的热气,诱人的香味弥漫整个院子,那场景即温馨又幸福。当我们终于吃到儒软清香, 回味无穷的粽子时,内心有一种满足感和喜悦感。

如今已经过去40多年了,这些情景依然历历在目,就像昨天刚发生过的一样,记忆是那么清晰,又是那么快乐。
儿时吃粽子的场景,已经深深的刻在我的心里,尤其家乡粽子独特的味道,还有那醇醇的飘香,让我永远都不能忘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