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翠涛悦鸟性,陇头万峰青。壬寅年初夏,我借故回了一趟故乡。我这次匆忙回来,并无采风计划,事先并未告知几位诗友,不料消息被张建国兄弟走漏,才有关山半日之游。我离开家乡几近四十载,虽多次回来,但一直没时间和机会去观赏故乡美景,参拜圣迹。今次之游,不仅饱览故乡秀美风光,参访了母校清水一中,余愿足矣。
旭辉朗照,天气晴好。在《上邽诗词文苑》诗人周永清、薛晓东、张建国等友人的陪同下,驱车出县城东行,由白沙镇代沟村、太石村一线,沿盘山公路而上,车至岭头,整个陇东镇旧窑村、石李村、贾集村,以及坪道、庙湾、安儿等地,尽在望中。因此处海拔高,能望及数十里开外,天空纯净得如一匹蓝布,将山川丘陵衬托得芊芊蔚蔚,村庄被折叠在起伏的丘壑间,皆为林木覆盖,令人心旷神怡。
沿途经山门镇玄头村、腰套村、观音殿村、史沟村、三皇谷森林公园、大集村、高桥村等地,中午在山门镇用餐后,翻山越岭前往白河村轩辕谷,谒轩辕祠。途经秦亭镇长沟河、店子村,在秦人发祥地的古秦亭遗址碑石前,徘徊踌躇。关山逶迤东南,牛头河涓涓西流。一路旖旎风光,处处传说胜迹。站在玄头村,遥望石门耸矗南天,渭水汤汤东去,历史古迹诉说沧桑岁月。漂亮的通村油路,敞亮的村居小楼,印证着脱贫攻坚卓著政绩。
路在林中,人行画里。车辆穿梭林海绿色长廊,听着鸟声清脆悦耳,闻着阵阵槐花和青草的芬芳,犹如置身天然“氧吧”,好不快活惬意。“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久被疫情封堵的身心,方始得到解放。
“故国平居有所思”。同行诸君,亦载欣载奔,且吟且唱,用诗笔记录下来了心中的快乐和忧思。雷云鹏老师虽未同行,但也补上大作,以示唱和。诸君大作,拜读一过,大有握玉揽珠之快,诗章水准,的确不容小觑啊!
同行者,尚有田新民、李建强、王健、安喜亮、小任等,一并致谢。(张平生)

回故乡蒙厚谊致谢诸君(新韵)
流泉入梦传乡语,
倾尽壶觞世事宽。

夜游轩辕湖
芳草浮烟歌末歇,
流连子夜胜清沽。

访母校清水一中(孤雁入群格)
玄头村小憇
归隐闲居斯地好,
修行何必到终南。

过陇东旧窑沿贾集梁入关山林区
盘桓竞日无归意,
勾引诗情和翠微。

访轩辕谷谒轩辕祠(新韵)
汽车声传惊鸟梦,
牛头山外访桃源。

凭吊赵充国墓
手抚残垣闻铁马,
征鞍终究角声哀。

古秦亭遗址
千古山川留胜迹,
风翻碧浪绿摇摇。

关山行吟
家乡风景而今胜,
鸟悦花繁清水源。

初夏乡间见闻

张平生,别署二爨堂,甘肃省清水县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书法院特聘书法家,甘肃省敦煌文艺奖(书法)专家评委。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甘肃省诗词学会副会长、《甘肃诗词》杂志原主编,黄河诗社社长、《黄河诗阵》主编。著有有《张平生书法作品选》,《二爨堂诗词隶书集》《陌上花开——二爨堂吟稿》等。

雷云鹏诗辑
欣闻张先生回乡有贺
村头寻遍儿时迹,
四十年来一梦空。

诗友聚会感吟(新韵)
出门已是华灯灿,
朋友叮咛倍感真。

轩辕湖漫游
一
日暮江天看未足,
边城浪迹雨悠悠。

二
故事流传凭怤度,
繁花谢后我来参。

雷云鹏,男,汉族,1963年生,原秦安县云山镇蒲山村党支部书记。香港诗词文艺协会常务理事,中华诗词学会,甘肃诗歌创作研究会,天水杜甫研究会会员,秦安县诗词楹联学会付会长。现任《天水诗词》副主编,《中国乡村》杂志编审。
薛晓东诗辑

一
二


白河沟畔紫薇降,
从此神州放亮光。

轩辕祠

千里邽山呈妙境,
家乡美景赛苏杭。

薛晓东,男,生于1969年10月,汉族,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在清水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清水县作家协会会员,爱好书法和诗词写作。
张建国诗辑

携君游历话童趣,
岁月峥嵘鬓发稀。

寄情山水
最喜山门悬石洞,
林溪深处尽开颜。

邽山牡丹园
桃李落花流水去,
独留仙子苑中王。

红崖槐香(新韵)

邽山槐花(新韵)
遥望白如雪,
甜香沁入怀。

清水汤峪温泉(新韵)
硫磺蒸治肌肤病,
泉中深藏四季春。

张建国,男,汉族,甘肃清水人,清水县作家协会会员,国家税务总局清水县税务局干部。平时酷爱阅读、写作、摄影,近年来学写古诗词,用文字记录生活,抒发家国情怀。有诸多作品见诸报端和文学平台。
周永清诗辑

揖手相邀云岭外,
梦回尊驾聚乡关。

陪张平生先生漫游清水故里
家乡堪比花园秀,
时惹同行惊叹忙。

游三皇谷(通韵)
琉璃大殿金光灿,
华夏子孙朝拜天。

轩辕湖夏夜(通韵)
更望红崖星斗月,
钟声时响夜难眠。

游秦亭古道遗址(通韵)
车流来往停观处,
欢笑声声荡谷喧。

游山门镇玄头村(通韵)

诗人简介
周永清,男,汉族,甘肃天水人,本科学历,高级教师。中华诗词学会、天水市作家协会、天水市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乡村杂志》古韵诗词编审,天水诗词微刊编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