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律•端午节五首
文/史桂发 诵/林海
(一).端午感怀
笔者在京城六个春秋,无一端午在老家过,在这疫情横行的日子里,在这佳节到来之际,眷恋之情油然而生,故奉上拙作一首,以表对家乡、对亲友的思念。
五月菖蒲花耀艳,疫情防控喜声传。
九州共庆龙舟日,四海同迎爽气天。
每遇端阳思念起,常勾游子梦魂牵。
千家备好雄黄酒,万户佳肴美味鲜。
![]()
(二) 怀念伍子胥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一一公元前484年),春秋时期,楚国人,父兄均被楚王冤杀。后来伍逃到吴国,助吴伐楚。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更强大,攻打越国,取得胜利,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此时夫差骄傲自大,听不进逆耳忠言。伍建议灭越,以绝后患,夫差非但不听,反而轻信谗言,逼迫伍自尽,并令人将伍尸体于五月初五抛入江中。伍死后九天,吴国为越国所灭。
含冤剑下叹春秋,乱世英雄付浊流。
赤胆忠肝忧国耻,丹心碧血报家仇。
好言力谏忘生死,谗语诬栽掉伍头。
祭奠子胥端午日,三牲角粽浪飞舟。
注: 伍是指伍子胥。
![]()
(三) 怀念屈原
屈原(公元前340年一一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人。爱国诗人,政治家。为人正直,忧国忧民,一心致力于国家变法图强,但屡遭小人馋言迫害,再之楚王昏庸无道,不辨忠奸,屈原被疏远、流放,最终在悲愤绝望中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
国家遭难燃烽火,秦楚双方大动戈。
赤胆捐躯荊楚地,屈原自尽汨罗河。
九州怀念不知少,端午追思有几多。
民族精神源远久,离骚绝唱百秋歌。
注: ①荊楚是指古域,现河北省。②秦楚,秦指秦国,楚指楚国。
![]()
(四) 怀念曹娥
曹娥(公元130年一一143年),东汉上虞人,父亲捕鱼遇狂风暴雨,溺水亡于江中,年仅14岁的孝女曹娥悲痛欲绝,昼夜沿江号哭,十七天后,即五月初五日,遂自投于舜江而死。
钱塘滚滚起波浪,骤雨驰风太暴狂。
多义父亲淹水里,有情孝女痛肝肠。
曹娥午日舜江跳,豆寇年华性命伤。
黎庶纷纷抛角粽,龙舟百舸觅忠良。
注: ①午日是端午的别称。②舜江是钱塘江最后一条支流。③黎庶是百姓。
![]()
(五) 怀念溧阳史氏始祖崇公(新韵)
史崇(公元4年一一82年),杜陵人,20岁投军刘秀(光武帝),沙场纵横,屡建奇功。公元27年刘盆子手下两降将妄图叛逃。崇发现,便诛之。光武帝不但不加赏,反而责怪。为使自己免遭陷害,于是于次年辞官归隐,择地江苏常州溧阳安居。光武帝驾崩后,明帝(刘庄)于公元60年封崇为溧阳候。溧阳有一名叫长荡湖,常有渔霸、匪盗出没,祸害百姓。为平匪患,崇于端午之日亲自驾船下湖追剿匪徒。是夜,群匪怀仇夜袭。因崇年迈体衰,寡不敌众,殒命长荡湖,享年79岁。
一腔热血洒常州,英烈忠魂咏不休。
独自投军平世乱,沙场杀寇报国仇。
扬帆长荡擒渔霸,殒命湖中逮匪流。
浩气冲霄传万代,雄心壮志耀千秋。
注: ①长荡是溧阳一湖。②崇指史崇。
作者简介:史桂发,网名贵人大发,江西永新人,毕业于永新师范学校。退休教师,曾任学校教导主任、校长。永新诗词会、庐陵诗词会会员。有拙作散见于网络平台,有作品发表在《永新诗词微刊》和《永新师范公众号》。爱晨练、爱赏花,偶尔写写诗。
主播简介:林海,天津生人,长春长大,经历过知青,工人,播音,编辑,业余主持等多种工作的转换,最爱的还是话筒前的感觉。喜欢用声音演绎情感,用声音传递关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