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作为二十四个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预示着一年四季冬去春来周而复始的一个轮回,大寒也有着好多的习俗与谚语,君不见“过了大寒,又是一年”?
“大寒”,历来也是文人墨客诗词世界中抒写的一个重要节日。
君不见苏轼《大寒步至东坡赠巢三》诗中之“相对不言寒,哀哉知我贫”?
君不见陆游《大寒》诗中之“大寒雪未消,闭户不能出”?
君不见郑獬《大寒呈张太博》诗中之“寒风怒蓬勃,排户入吾室”?
那么,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气,还有哪些诗人写下了关于“大寒”的诗句?
松柏因其四季长青、庄重肃穆、傲骨峥嵘、坚强不屈的高贵品质特征,历来都为文人墨客所喜爱所歌颂。
这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岁寒知松柏最早出自《论语·子罕》,君不见“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形容只有经过严冬,才知道松、柏能够耐寒。引申为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正所谓:日久见人心。也就是这个道理。
黄庭坚在诗中描写了大寒时节,冰天雪地中松柏仍以孤傲耿直的品格和四季常青的姿态屹立于天寒地冻的风雪中,整首诗尤其是“摇落千秋静,婆娑万籁悲”更耐人寻味,写出了寒冬中松柏的灵魂。
这首诗是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文学家、诗人邵雍所作。
首句平铺直叙描写新雪与旧雪的情形:之前的雪还未消融,新的雪就又下来了;第二句以拟人化的手法,用“银床,钟乳”之比喻,更是形象地把大寒天气的寒冷特征描绘的栩栩如生;第三句以“看、听”的感观来描绘大寒的寒冷之态太阳失去了光辉,烈风在怒吼;最后一句,描写的直白却又深有寓意,表面上是描写大寒之冷,冻的人口不能开,语不能言。实则是不是一种暗寓?不得而知。毕竟,邵雍作为北宋的“大才者”,年少时才华出众也欲求取功名,可却一生隐而不仕,潜心研究学问,终成一代大家。
《苦寒吟》
【唐】孟郊
天寒色青苍,
北风叫枯桑。
厚冰无裂文,
短日有冷光。
敲石不得火,
壮阴正夺阳。
调苦竟何言,
冻吟成此章。
孟郊作为唐代著名的“苦吟诗人”,一生生活贫困、悲凉凄苦,诗多啼饥号寒、倾诉穷愁的不平之鸣,这与他悲惨命运有关,少年丧父,老年丧子,一生悲惨,一生清贫,可想而知,其诗《游子吟》最为世人乐道。而这首《苦寒吟》不仅描写了天气自然之寒,更道出了作者心中的苦寒。

《大寒出江陵西门》
【南宋】陆游
平明羸马出西门,
淡日寒云久吐吞。
醉面冲风惊易醒,
重裘藏手取微温。
纷纷狐兔投深莽,
点点牛羊散远村。
不为山川多感慨,
岁穷游子自消魂。
大寒时节,淡日寒云,诗人骑马出游,冷有冷的好处,能让人更清醒,所到之处,所见情形,狐兔、牛羊、村落、山川,却又展现出一幅荒凉却又不失温馨的乡村图景,诗人看到祖国的大好山川,别有一番“销魂”的感慨之情。这应该是方回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过得清贫日子,大寒时节来了,岂能无酒?恨不能多来点,可却囊中羞涩。村里买的酒淡的如水,打回来的酒虽然还有点温度,但由于天冷还夹了一些冰,大家伙不要惊讶,自古都有贫穷与富贵的活法,哪管人家肉吃不完,咱们就喝咱们这淡如水的酒吧。
寒冬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大寒已过,万物也有了周而复始的生机。叶随风落,天寒地冻,需要有酒来驱一驱挫一挫雪的寒气,家人寄来的书信不需要带着怨气,毕竟我离家作客不是胡作为非,而是有正事要做。
大寒时节,诗人登上山峰最高处的亭台未感觉到劳累,看那烟云惨淡,看那松竹萧骚,放眼望去,尽是寒冬的冷寂景象。看到元沙院,联想到好多,谈席风生,心从自得,琉璃瓶水,从中感慨颇多,意犹未尽。
大寒之夜,诗人听到窗外传来的栖鸟惊飞、孤雁哀号的声音,为俗事缠身的他联想到了很多,他通过描写北风呼啸、霜气肃杀、大雪将至的景象,以此寄托了对朋友的深情思念,以夜“寒”反衬其友谊情意之真挚,更是难能可贵。
愿君今冬不再寒,愿君明春依旧暖,愿君心中有乾坤,愿君生活有诗意。
大寒
蓝白领
天大地大都“大寒”,
南方北方执一端。
冰天雪地寻常景,
路无余霜水潺湲。
大雪纷纷蔽天日,
热带雨林绿满眼。
海角天涯节日同,
千里万里分冷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