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旺思想研讨会上的发言
生 命 华 章
——追记中国徒步自费考察历代长城第一人高旺
这是一篇轮廓性的文章,虽然没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但却字字真实,句句实情,时时洋溢着高旺先生那敢为人先,不怕艰辛,勤奋钻研,理想远大,乐观向上的人格魅力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彰显民族精神的思想光芒及责任担当。
那是一个冬天,纷飞的白雪覆盖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的明代北堡长城。雪霁初晴,阳光普照,原野一片银光。那白如乳汁般的雪粒下面是古人们克难临险,艰苦备尝所建造的万里长城。长城的豪迈,长城的根脉,长城上一砖一瓦所蕴藏着的民族团结,众志成城,坚韧不屈,自强不息,守望和平,开放包容的民族精神,不应该静默地躺在这千山万岭的峰之巅,岭之脊,这样太可惜了。我必须从现在做起,徒步长城,自费考察,研究长城,搜寻资料,挖掘长城文化,弘扬长城精神,以著书的形式传播这世界之奇迹,弘扬华夏儿女保家卫国的壮士情怀以及发生在长城上的殷殷柔情。
春天来临,经过长时间思想储备和生活准备的清水河人高旺满怀希望徒步上路了。于是在长城墩台上站立着一位闪烁着思想光芒的人士,只见他手举望远镜,身背双肩包,包内是够一个月吃的玉米窝窝、咸菜和几瓶矿泉水,以一月为期,休整后再出发的中国历代长城徒步自费考察就这样起程了。一坚持就是43年,堪称奇迹。
夏天是火热的季节,长城上开满绚烂的鲜花,也迎来了中国徒步长城第一人高旺先生的身影。碧草生在夯土城墙上,茂盛且茁壮。站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大窑新村赵北长城遗址上,高旺先生心情凝重,看着脚下这片土地,长满了庄稼,长城墙基的一半已经让农人们开垦为农田,这是中华民族万里长城的一部分,它凝结着先辈们的心血,闪烁着将士们保家卫国的赤子之心,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历史文物,怎么能就这么随意地犁墙稼穑呢?于是保护长城的责任心油然而生。他用步量,用手卡,用笔记,仔细揣摩长城用料,详细记载下长城基宽、墙高、材料、形状、建造年代等精确数据。回到家里,秉烛夜读,理思绪,查文献,整资料,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硬是写出了内蒙古自治区第一部长城史书,以此唤醒人们对长城的保护、敬畏与崇拜!
秋天如约而至,高旺先生已徒步完中国历代长城,秦汉雄风,明代砖砌墙,赵国土夯,魏晋也把城墙修。胸中装满长城故事,眼中是长城现状,头脑里思索着长城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大篇章,一个硕果累累的秋天扑面而来。高旺先生的足迹遍布长城的角角落落,高旺先生的笔记录下长城脚下历代文人们的诗作和发生在长城上的抗战故事。
几十年的光阴爬满故事,几十年时光藤蔓般伸向岁月深处,逐渐收拢在高旺先生用心血写就的《内蒙古长城史话》《长城访古万里行》《博览长城风采》《长城烽火》《中国历代长城诗大全》等五部书籍。等身的著作镌刻下生命的张力,为中华民族续绝学的思想感召后人,这是生命的华章。
高旺先生守初心,担使命的高尚思想,突出表现在他走出家门,徒步荒野,艰辛备尝,用心血记录下长城脚下数代人所创造的历史与文化。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撞击,为中华大一统奠定了思想基础。长城内外各民族的互市交融,繁荣了经济,方便了生活,也开辟了人类商业文明的先河。人们站在万里长城之上,定能想象得到男人们运石上山,汗流满颊,妇女们送来衣粮,暖暖的情愫只将万里长城筑就。亿万将士守疆拓土,依长城而守国门,凭长城再拓疆土,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逐日加大,一个屹立于东方的大国雄视世界,传播文明,引领世界。
2019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