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开了
文/高山流水
(原创 欣然有约)
2022-05-03

一缕晨曦从窗外透过,点红了阳台上那盆石榴花。
这株石榴树是几年前,一个朋友专程从远方带给我的。它是盆栽石榴花,每当到了花开时节,先是它那花骨朵就精致得让人心疼,秀气得令人沉醉。它那乖巧的样子,还真给人一种小鸟依人的感觉。到了盛花期,它那小巧玲珑,像倒挂金钟似的花朵,开得热烈奔放,激情四射,艳丽迷人,真让我从心底喜欢它。
如果把盆栽石榴比作小家碧玉,那么田栽石榴则可称为大家闺秀了。它姿态优美,枝叶秀丽。初春嫩叶一抽一绿,婀娜多姿。盛夏繁花似锦,色彩鲜艳。秋季果实累累,像张张娃娃的脸,在枝头喜笑颜开。成熟得裂了口的石榴,籽粒像珍珠玛瑙,又像少女嫣然一笑,煞是喜人。它可孤植,也可群植。可植于道旁,小溪边,坡上,游园等处。既可观赏,又可食用。

“丹葩结秀,华(花)实并丽“。人们在庭院大门旁植上两棵石榴树,借石榴多籽,寓多子多福,家族兴旺。在人们眼中,石榴是吉祥,富贵,繁荣的象征。
石榴花以红为美,历代诗人都以重彩去彰显石榴花的红。因石榴花红艳似火,鲜丽似锦,所以有“榴火”、“榴锦”之称誉。如隋代魏彦深的“新枝含浅绿,晚萼散轻红”;宋代王安石的“万绿丛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元代张弘范的《榴火》诗里“猩血谁教染绛囊,绿云堆里润生香。游蜂错认枝头火,忙驾薰风过短墙”。石榴花香,招引蜜蜂来采蜜,蜜蜂看到猩红的石榴花,竟误认是石榴枝头着了火,便慌忙飞离。诗人用拟人的手法,把石榴的“红”写到了极致,表达了石榴花红似烈焰的壮美。
上到古代,下至当今,无论是帝王将相,达官贵人,还是贩夫皂隶,平民百姓,都把石榴花当作一种美去赞叹,去分享。相传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从安石国带回这种珍贵的树,栽在长安的御花园里,供皇子和后妃们观赏。汉武帝看到之后十分喜爱,又令人把它移栽到骊山脚下的华清池。到了唐代,武则天把它封做“多子丽人”。每逢金秋,便从宫中挑选若干名美女做为“石榴仙子”,穿着石榴裙,手捧石榴果,载歌载舞。

又传李隆基宠爱杨贵妃,于是下令让文武官员们见到杨贵妃一律得下跪,拒者斩头是问。因杨贵妃爱穿石榴裙,所以便有了”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千古流传。更有甚者,汉成帝在赵飞燕肚子上还没来得及下来,便魂归西天,于是便有了”石榴裙下死,做鬼也风流”的绝句。
试想,当今的贪官有哪一个没有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就连平民百姓也懂得石榴红的寓意。上中学时,我偶见有个女同学写给一个帅哥的情书,“石榴花开红似火,你的心中只有我”。这句话,也启迪了我,让我这个老实人也脑洞大开,懂得了书本以外原本还有如此美妙的知识。
岁月悠悠,生活生存的压力再大,再多烦恼,都割舍不了我对石榴花的爱。但我更钟情阳台上这盆石榴花。

一捧皎洁的月光轻轻地洒向阳台,我静静地站在阳台上沉思凝望着这盆石榴花。清风明月下,它含情脉脉的向我示意,它那富有灵性的姿态,使我贫穷的心灵平添了几分绚丽的梦想。我与它在孤灯清影下,相依相伴,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希望与失望共生之夜,见证了岁月的流失和时光的消逝。我对它那情有独钟的百般呵护,终使它在“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大背景下,守住了寂寞,满树繁花映阳台,装点出了别样的春色。
人生易老天难老。愿红得如火如荼的石榴花,永远开放在我们心间。
作者简介:高山流水 ,原名高少民。曾创作《红寨艳阳》等多部剧本。近些年有诗文散见于《艺笋》《河洛风景线》《天涯知己》《山水文苑》《欣然有约》等网络平台和相关刊物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