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阳三千年祭
王维正
端阳三千再临兮,汨罗潮起;米粽随波流香兮,祭英灵国粹;龙舟激流勇进兮,弘屈子志气。千古一脉兮,情归一理。
生高阳苗裔而內美兮,重之以修能。披江离白芷秋兰兮,患时光之勿遽。恐美人之迟暮兮,谏怀王以蹈厉。亲申椒之贤臣兮,远萧艾之臭秽。斥佞臣之祸国兮,哀荃之而不察。知前路之危旦兮,佐灵修之不弃。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其心之所善兮,虽九死而未悔。恨相道以不正兮,悟今是而昨非。苦进而不以入兮,思罹忧之隐服。虽芳泽而杂兮,惟菲馥而未移。渡白水之天门兮,问灵氛以占卜。路漫漫其修远兮,固上下而求索。
羡先贤之得遇兮,叹子以难期。欣尔之琼珮兮,恨光明以掩蔽。世人之皆醉兮,徒君其独醒;滄浪之圂浊兮,扬波而不为。
驾八龙而陟皇天兮,临风而恋故地。唱九歌天问兮,哀郢之涉江。颂二湘之相爱兮,怅知音之难觅。悲无人知吾寸丹兮,依彭咸而投水!
与日月兮同寿,与天地兮同辉。
领袖慨叹兮,七绝以纪。
三千年洞庭兮,八万里楚辞。狂飙悲歌兮,国魂永垂。后辈烈士兮,屈子为师。百岁沧桑兮,圣贤导厉。五岳巍峨兮,诗人仰止。江河长逝兮,巨星长随。黄山云岚兮,玉笼虹飞。九百万神洲兮,大爱无际。
敬告狂徒兮,莫图吾意。痴愚妄动兮,有来无回。慷慨天地兮,歌以咏祭。
端午即事
沈燕
庭苑榴花娇艳红,玉枝叶碧唤鸣莺。
新丝五色复编弄,碧苇裹香多绕重。
七绝•端午
丛滋虎
家家角黍溢清香,感念灵均唱国殇。
清韵离骚堪绝古,忠魂万世永流芳。
七律二首端午怀屈原(中华通韵)
蓝心哲
缅怀屈子过端阳,此日年年恸寸肠。
岂必投江空遗恨,何如渭水效姜郎。
离骚化作大夫泪,天问犹思故楚邦。
幸有华章传后世,高风不朽史留芳。
节临端午龙舟会,此日屈原汨水坠。
艾叶香包难解愁,杏黄米粽更添醉。
九州吊客蕴珍情,五月潇湘流玉泪。
酒酹三闾感慨生,千年谁谴怀王罪?
鹧鸪天.端午赋
夏殿礼(黑龙江克山)
散步迎风闻艾香,悠闲踏露正端阳。
艾蒲高挂驱魔恶,米酒频斟祝阜康。
歌端午,谱诗章,楚辞独炽赋忠良。
国人传唱离骚曲,奏出炎黄代代昌。
鹧鸪天.祭屈原(新韵)
王楼(内蒙古)
苦雨凄风虐楚荆,节逢端五祭屈公。划船抛粽垂悲泪,酹酒焚香拜逝灵。
情切切,泪盈盈,为君罹难抱不平。古来奸佞常得势,可叹忠臣被辱凌。
七律•端阳怀屈子
陶宝文(广西南宁)
岁每端阳思未穷,屈原青史越时空。
忧民天问遭王贬,爱国离骚受佞攻。
明主方能知对错,昏君岂可辩奸忠。
龙舟竞渡怀先哲,节聚骚人唱大风。
陈义耀(湖北广水)
七律·端午节吟
每读离骚忆古贤,端阳佳节历千年。
龙舟竞发高潮起,锣鼓争鸣彩品悬。
艾灸适宜除病痛,诗词得体祭尧天。
平君孤旅游何处?汨水奔腾泪浩然。
辘轳体·赛龙船
(一)
端阳集结赛龙船,似火榴花夺眼缘。
盛夏之时佳节到,点香燃艾粽依然。
(二)
横幅高悬战鼓褰,端阳集结赛龙船。
美男靓女豪情壮,纪念原君夺俊贤。
(三)
榴花似火柳如烟,佳节来临是夏天。
芒种储存闲暇日,端阳集结赛龙船。
七律•端午祭
离骚天问九章存,岁岁端阳祭楚魂。
米粽艾香驱鬼魅,龙舟锣鼓逐江豚。
放臣昔日含悲去,屈子今朝举世尊。
爱国诗人声价远,神州万里颂鹏鲲。
〔商调·梧叶儿〕汨江怨
忠臣士,清烈公,江面起狂风。人归宿,鸟入笼。碧涛汹,转去楚魂方告终。
屈 原
大略雄才,忧国忧民忧社稷;
忠心义胆,咏诗咏赋咏离骚。
端 午
心居端午节,龙舟竞技驱鬼魅;
情系汨罗江,艾叶飘香祭忠魂。
端节悼屈原诗五首
白明华
(一)汨江荡舟
佳节汨水赛龙舟,打鼓敲锣争上游。
选手人人朝气旺,宾朋个个喊加油。
楫桨荡起千道浪,雨点飞扬万波柔。
奋力齐心勇夺胜,摘得冠首方罢休。
(二)悼念屈原
端节艾叶粽粑香,面向苍穹祭贤良。
耿耿忠心求惠政,诚诚善意饮悲伤。
离骚曲曲千年颂,天问章章万载扬。
汨水滔滔屈子怒,冤魂岁岁恨波长。
(三)楚俗粽香
端阳粽子祭屈原,楚国遗风世代传。
天问流芳垂宇宙,离骚咏唱遍凡间。
无辜屡次遭枉罪,有意匡扶害忠贤。
汨水滔滔发怒吼,千秋泣诉圣人冤
(四)端节抒怀
艾叶飘香端午天,湘江碧浪永朝前。
楚王失道山河破,屈子含冤汨水眠。
天问九章垂宇宙,离骚一曲颂人间。
于今悼念诗仙圣,爱国情怀万古传。
(五)汨江悲伤
门悬艾叶散馨香,竞赛龙舟锣鼓扬。
汨水无辜吞傲骨,青山有意咏悲殇。
声声怒问苍天远,句句离骚血泪长。
万里湘江泣屈子,波涛滚滚情未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