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纺之歌
一一献给厂庆二十五周年
(外二首)
文/吕忠祥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第2348工程二处(蒲纺前身)始建于1969年11月,逐步形成融纺织、丝织、针织、印染为一体的"十里纺城",成为湖北省最大的纺织联合企业,并多次挤身全国企业500强。建厂初期,几万名三线建设者从全国各地云集于此,开山劈岭,战天斗地,建成厂区范围九平方公里,有职工15000余人的大型军工企业。2004年蒲纺集团全面停产,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时过境迁,当初的光辉岁月已经不再,但留下的三线精神值得永远传承。
——题记

你像一串璀璨的珍珠
镶嵌在陆水湖边
你像一条斑斓的花环
逶迤在万顷翠竹林间
你似荆泉山摆动的裙幅
你似陆水湖映出的繁星点点
十里纺城
十里锦绣
十里青山
十里画卷
桂花树、桃花坪、向阳坡
一串如诗的乳名
姊妹般将纺城连成一片
白天,你是一座沸腾的城
夜晚,你是一片不夜的天
这里,日日夜夜涌出银瀑
这里,月月年年流出彩练
二十五个不平凡的春秋
纺城的芳名飞遍九天
二、创业赞
年轻的蒲纺人
你可知道山沟的从前
蒲纺的客人
你可知道昔日的荆泉
山沟是那样狹窄
小路是那样的蜿蜒
几家农户冷寂孤零
丛生的茅草令人心悸目眩
沉睡的荆泉山啊
你留下一页苍白的纪念
一九六九年深秋
山边的野菊笑得正甜
欢快的小溪弹起叮咚的琴弦
青青翠竹乐弯了腰
陆水湖舒展笑颜
一支浩浩荡荡的建设大军
揭开了荆泉山历史变迁
荆泉山啊
你像一张白纸
开拓者面临几多艰苦的考验
似锦的蓝图靠他们描绘
如山的重任压在他们双肩
每天,嘹亮的军号喚醒朝阳
隆隆的炮声震落星天
蓝天当作被子
大地当床睡眠
冒着三九严寒
顶着夏日烈焰
累了唱支山歌
喝了饮口山泉
大雨顶着干
小雨当晴天
他们在雨中洗礼
他们在火中熔炼
他们是火中神鸟
他们是雨中骄燕
一座纺城从他们手中诞生
一座丰碑耸立荆泉
三、继往开来
岁月染白了开拓者如雪双鬓
年轮雕刻一代人菊花纹的脸
从农村
从学校
从部队
从与蒲纺一起诞生的摇蓝里面
走来了蒲纺的后来人
迎来了蒲纺希望的明天
蒲纺在一天天长大
纺城的路在一年年伸延
当改革大潮涌来
纺城儿女争妍斗艳
吳忠英、陆承忠、胡勤东
张艺霞、律湘娥、苏燕
一串如史的芳名
谱写了蒲纺的新篇
啊,蒲纺人
你懂得创业的艰辛
你追求无私的奉献
你爱纺城一片深情
你有坚韧执着的信念
当一批批精品从纺城流出
它带走蒲纺人最美的心愿
如青青翠竹
如红红杜娟
如烂漫山花
如甘甜清泉
去装点五彩缤纷的世界
去温暖爱美的人间
作于一九九四年十月
织女之歌
织机欢唱吞丝吐云霞
织女迈着轻盈步伐
纤纤巧手引流瀑
九天织女羞红面颊
啊,纺织姑娘
把理想织成五彩的梦
将人生编成七色的花
愿人间万紫千红美如画
愿城乡人流飘过潇洒
织机欢唱吞丝吐云霞
织女迈着轻盈步伐
根根银线寄深情
思绪伴随锦锈走天涯
啊,纺织姑娘
把追求溶入经纬交响曲
将激情织进春秋冬夏
当优质高产红旗插上机台
织女笑成绽放的仙葩
作于一九九五年八月
工厂的联欢晚会
一条五彩的人流
涌入欢腾的礼堂
爸爸妈妈和孩子
脸上燃烧着嫣红的朝阳
爸爸在舞台上歌唱
那调儿似扯破了喉嗓
妻子笑破了肚
孩子拍疼了小手掌
妈妈在舞台上旋转
那舞姿笨拙又慌张
丈夫笑歪了嘴
孩子将爸爸的耳朵揪长
孩子在舞台上边舞边唱
像一只彩蝶飞翔
爸爸嘴里含着蜜呀
妈妈的笑眼神气地望着四方
作于一九八五年二月
【作者简介】
吕忠祥,原籍湖北仙桃市沙湖镇人。51年9月生,76年入党,大专文化。69年知青,71年招工进入蒲纺(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二三四八工程二处)。从工人成长为一名政工干部,现已退休。
作者是一名诗词爱好者,读诗学诗五十年,至今不悔。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有十几篇作品入选诗集,其中《柳河浪花》、《蝴蝶梦》获优秀作品奖。近年来,在公众号配音秀平台发表作品,获得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