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生命之二十四:有趣的段子
整个童年及小学和初中生活,正如当前流行广泛的一个段子:
子公社成立正童年,缺衣少食真寒酸。记事正是学龄前,进入庙院把书念。学校当时太困难,课桌泥墩架木板。
凳子从家自己搬,上学没表看时间。农民有双天文眼。北斗七星定时间,鸡叫两遍五更天,冰冷棉衣身上穿。穿前被窝暖一暖,那时学校没有电,自带煤油灯一盏。早读过后你再看,个个都是小黑脸,油灯也要省着点。街上有个供销店,有墨有笔有纸砚,可怜手里没有钱,追着父母去纠缠。
此时老人也为难,让你鸡窝收个蛋,拿到商店再去换。
回想童年太可怜,为给家庭减负担。
沟沟坎坎溜个遍,掐点野菜度荒年。
夏季吃穿还好办,秋季凑合吃饱饭。
冬季那就真个惨,棉花太少衣太单,挤到墙角晒暖暖。
上学遇到风雪天,猫腰缩头手捂脸。
一进家门浑身颤,灶火端碗暖半天,耳朵脚手都冻烂。
手背皴裂像猪脸,即使流血也不管。
抓把面土往上粘,从来也没被感染。
没有秋裤没衬衫,棉衣直接身上穿。
八面透风不保暖,天气暖和变单衫。
抽出棉花继续穿,大的穿完小的穿。
最难过的是冬天,可是孩子都在盼。
天天都在盼过年,即使没有新衣穿,也盼初一那碗面。
记得有年春节前,父亲赶集把年办,集市两头来回转。
等着肉再便宜点,此时雪花飞满天。
肉价降了几分钱,买了斤半往家赶。
不忘街口买纸钱,再穷也要祭祖先,为人厚道重情感。
回想当年心里酸,日子过得太艰难,喝完糁子都舔碗。
这种现象很普遍,家家都是缺米面。
后来政策放得宽,自留地里把活干。
寒假去捡粪蛋蛋,年后撒到麦田间。
春雪一场很关键,六月小麦金灿灿。
收麦碾场梿枷欢,吃粮方面有改善,经济依然很困难。
文化娱乐没得选,全村一个篮球板,
一个篮球老师管,不是人人都能玩。
想买玩具别打算,夏季一起滚泥蛋。
冬季削个木猴玩,鞭子抽猴抡得欢,手背冻裂也不管。
女孩在踢鸡毛毽,男孩场院滚铁环,旁边一群踢瓦片。玩具虽然很简单,开怀笑声传村间,日子虽难也乐观。逢集过会小吃摊,稀罕半把落花生,咯嘣咯嘣就嗑完。
一勺醪糟嘴里含,知足满意露笑脸,蹦蹦跳跳回家园。回到家里也不闲,挑水喂猪垫猪圈。
推磨割草把粪担,有时五更去碾面。
边睡边转到半夜,为何夜里推碾磨?天亮还要进校园。从小这些都要干,为的就是吃饱饭。
生活虽差人长端,因为那时没污染。
如今再去想童年,仿佛发生在昨天。
今日衣食胜从前,想起童年泪满眼。
一生奔波求改变,暮然回首成老汉。
岁月如梭受摧残,我辈已近花甲年。
日子过得虽香甜,但却难忘忆童年。
这个段子总结得很全面,但是对人们的艰辛和苦难却写得很泛泛。我想,这也就 足够了。
毕竟编者或许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