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姐 请珍重……
礼福
闻听大姐的丈夫不幸去世,我的心儿猛的一沉,泪水也不觉潸然洒落!
我是10多年前转业返乡的时候,与大姐相识的。那时的我虽说已近不惑之年,又在海军某部担任团副政委,而且还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政协报》和《解放军报》等中丶省报刊发表数百篇论文和散文、诗。但是,离家近20年,重回故乡,人地生疏,工作安排难理头绪。是宽厚善良的大姐经人介绍后,像亲姐姐那样接待了我。她四处托人疏通关系,帮忙联系工作:奔波劳碌一天回来又亲手烹调可口的饭菜,常常让我感动得热泪盈眶!大姐热情豪爽,颇有巾帼不让须眉之风。当我心绪不佳之时,她还亲切的为我点拨人生迷津,并引荐我结识了一些真诚正直的领导干部。

“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是我处世的准则。当我被安排在地区报社并担任领导职务之后,便经常去看望可亲可敬的大姐,十多年间从未间断!
大姐姓张,家住潼关。在不断的接触中,我逐渐加深了对大姐的了解:大姐早在解放初期就参加了革命工作,当年的她年轻美丽,又写得一手漂亮潇洒的钢笔字,在地区妇联工作,为人宽厚善良,干事风风火火。因此就成了诸多工农干部钦慕追逐的对象!大姐的丈夫是解放战争时期投身革命的,20多岁己经担任县长了。在长期工作中俩人相互了解并逐步加深了感情,建立了家庭。但是,地区还有个别领导干部对大姐穷追不舍,最后竟然借故生事揑造罪名把她的丈夫隔离审查,并逼她离婚。但是忠于爱情的大姐始终不为权势所动,顶住压力,和丈夫在艰难的日子里相濡以沫。后来省委了冤案真象,责成地区予以平反,大姐的丈夫才重返领导岗位,担任地区乡企局局长。
在我的印象中,大姐总是慈祥的微笑着,忙碌的奔波着,即就是退休之后,还热情的参加老年大学的绘画班学习,由于天资聪颖,所以长进很快,半年时间,她的工笔牡丹已经小有名气。当她的丈夫八十寿诞之际,她还将数十年间的奋斗经历整理成书以激励子女!

可是,当我怀着急切的心情见到敬爱的大姐时,却被深深的惊呆了一一
大姐沉浸在失去丈夫的悲痛中,她的鬓发已经斑白,看似浮肿的脸庞上,一双曾经美丽的大眼睛满含泪水!
她轻轻的向我喃喃诉说一一
春节期间,你到家中看你大哥,当时他身体尚好,虽然说有时有点咳嗽,但生活基本可以自理,有空儿还到广场散步哩。可是后来患了感冒,咳嗽明显的加重了。以前我都是买点药让他吃吃就痊愈了。可这次鬼差神使般的不知咋把他送到医院里。我后悔死了,那天还是你大哥自己走进医院的。那些医护人员看他是个离休干部,属于全额公费报销。便先是心电图、B超、cT之类的全面折腾,然后又危言耸听的“劝导”一番,非得让他住院治疗,还说为了让病人尽快康复,每天总是挂吊瓶、吃药和仪器检查……
虽然我昼夜陪伴在他的身边,儿女们也常去看望,但是和外界基本隔绝了。再说医院里每天都有危重病人死亡,啼哭之声不绝于耳,他的心情自然沉重了!这样折磨了20多天,就是好人还不折腾岀病來呀?

你大哥去世后的一个多月里,我天天以泪洗面!我和你大哥亲密相伴了56年呀!睡里梦里全是他的影子,唉!眼泪都流干了,视力也模糊了,现在看你,稍微远点就看不清!周围一些朋友常常约我出去散心,在西安工作的俩个儿子也接我到他们那里,女儿下班后晚上也总來陪我。可我心中的伤痛,总是难以平复!
…… ,…
看着昔日神采飞扬身体硬朗的大姐,一个多月间竟然明显的衰老成这个样子,我的心儿不仅隐隐作痛!
逝者已矣!活着的亲人应该珍重身己!
我轻轻的劝慰大姐,并向她述说检察院一位老太太白天打牌晚上广场听音乐、有时还和人们开开玩笑的情景。有人问这位老太太:“你老伴去世了,你咋不伤心?”她笑着回答:“我和老伴相依相伴了40多年,我知足了!人生在世,有几个40年呀?现在他走了,我想,他也不愿意看见我整天啼啼哭哭的样子!对吧?再说,儿女们都在外地工作,心情好了,身体也就好了。这样,自己少受罪,家里少花钱,儿女们也少操心!”

大姐喃喃的说:“她才40多年,我和你大哥亲蜜相伴了56年呀!照她的说法,我更应该知足了!” “是呀,大哥己经去世了,就是你再伤心,也把大哥唤不回来!再说,大哥已经得享天年,又有您这样贤惠美丽聪明强干的妻子终生相伴,九泉有知,也会含笑暝目了!大哥也不希望你整天这样以泪洗面呀!大姐,我真心期望您能像那位老太太一样,早日从失去大哥的悲痛中解脱出來!”
大姐的悲苦的臉上,终于浮现出一丝久违的微笑!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含泪告别了可亲可敬的大姐,在回家的路上,我还在心里为大姐默默祈祷一一
好人一生平安!
宽厚善良的大姐,请您珍重!
我想,在再次重逢的时候,一定会看到大姐那慈祥亲切的面容,聆听到大姐那久违的热情爽朗的笑声!
壬寅 初夏
重改于渭水之滨


刘礼福:笔名柳新;曾任海军某部副政委。年近不惑,转业返陕,任陕西《渭南日报》副总编辑,曾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政协报》和《党建》、《民主》等中丶省报刊发表政论文、散文和诗词500余篇(首)。其中在1989年秋撰写的《反腐倡廉简论》(约万余言)曾荣获陝西省"党风与改革"征文一等奖之首篇,并在民进中央主办之《民主》及辽宁《廉政之声》等八家中丶省报刊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