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感受汉语十四行诗的魅力
《微斋之韵品茗赏读会》在磁悦酒店隆重举行
作者:曹建红
![]()
【新思沃文化传播公司消息】(曹建红报道)继5月4日,重庆诗人王端诚诗集《汉音商籁集》新书首发后,5月20日,由重庆新思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的《微斋之韵品茗赏读会》在沙坪坝磁悦酒店隆重举行。应美。正如新诗史家赵青山在《汉音商籁集》〈王端诚评传〉(代序)中讲到:王端诚独特的新诗具有“三美”特征。一是美在诗境。王端诚将古典诗词创作技法用于新诗创作,着眼提炼意象,营造意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二是美在诗艺。王端诚将古典诗词的韵、言、辞、章技巧用于新诗创作,着眼修辞,立足规律,以艺成律,艺精律严。三是,美在诗律。王端诚坚持新诗格律,将整齐、参差、复合三种体式用于新诗创作,着眼自律,立足成格,诗格成体。《汉音商籁集》共收录100首十四行新诗,每首意蕴浓厚,音韵和谐,朗朗上口,特别适合朗诵。本次<赏读会>主要选自《汉音商籁集》的作品。部分为诗人献给<赏读会>和王端诚先生的诗。有30余位诗人参加了朗诵,由于会前准备充分,朗诵者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在朗诵中,无不饱含深情,让与会者感受到诗歌经过二次创作带来的无穷魅力。诗人刘咏梅朗诵《老去》,诗中“身老矣我心依然美丽,弥满着青春不老的讯息”这样的诗句怎能不打动人心?再如,诗人吴宏光朗诵《与夜交谈》,作者在夜阑人静时,视黑夜为知已。诗中写到:“我与夜总是相知相伴,时光如酒且浅酌深谈”表达了诗人的浪漫与乐观。有一个朗诵是一段视频,来自黔江重庆国维外国语学校的刘菲老师。她为了弥补不能参加<赏读会>的遗憾,特意录制视频分享大家,她用中英文双语朗诵了王端诚《南京访李香君故居》。这首诗是作者流连秦淮河畔,应邀出席<赏读会>的有重庆市诗词学会副会长邓庆伟、诗词学会格律体新诗研究院副院长周思维、重庆日报社文旅副刊部主任吴国红、江北新华书店党支部书记万山、重庆新思沃文化艺术中心主任李智镕及众多与会诗人。王端诚,网名微斋先生。现为重庆市诗词学会名誉会长、重庆师范大学海峡两岸诗歌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曾先后受聘于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大学执教汉语言文学课程,从事诗词创作和新诗格律探索实践数十年。已出版有诗文集《重庆诗词欣赏》《微斋笔影》《尘踪情影吟稿》,以及格律体新诗专集《秋琴集》《枫韵集》《梦弦集》《十四行今译宋词》《微斋十四行》和中英文对照的《格律抒情短诗选》等,其作品深受诗界好评,是当今享誉诗坛的著名诗人。《汉音商籁集》新书首发后,引发了诗歌爱好者的赏读热潮。究其缘由,该书不仅收录有题材广泛、新颖独特、引人入胜的作品,更有作者对人生万象的感悟与思考,引起了读者共鸣。由于王端诚是从古典诗词走向新诗的诗人,作品十分唯参观李香君故居时写下的。诗中音韵婉转,在4442的句式中,四个“不曾离去”很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怜惜之情。诗词学会格律体新诗研究院万龙生院长,因病不能出席<赏读会>,通过微信发来贺诗《献给<微斋之韵品茗赏读会>》,引起与会者的共鸣,大家称赞<赏读会>的形式别开生面,赞美十四行诗歌的独特魅力。此刻,也领悟到赵青山在(代序)中的一段评价:“王端诚是新世纪以来新诗格律化运动的杰出代表,其诗作代表了当今诗坛新诗格律化的最高水平。”而王端诚先生却轻描淡写地说到:“名利成败过眼烟云,随烟波浩渺随风飘去,只有真善美爱永远长存。”本次<赏读会>在热烈的气氛和持续不断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
![]()
供稿人简介
吕钢,笔名 燃冰,网名 可燃冰,1959年3生,重庆江北区人,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退休干部。酷爱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古典诗歌、散文、新诗的爱好者。作品主要在《潇湘陶菊诗社》、《醉梦古诗词》、《围炉古诗词》、《随园古诗词》等网刊上的原创栏目发表。
(图文供稿:吕钢)
《新京都文艺》
欢迎原创首发佳作投稿!
投稿邮箱:874376261@qq.com
来稿请附个人介绍、自拍照片
以及注明作者微信号等通联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