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谒龙山岩(原创)
口/ 林火现(福建)
壬寅正月初五,下午谒龙山岩。
春雨停,春日朗,微风起,洋岽的车龙直翻天堂岭,一路上回荡着春节的气息。大路边两排道旁树,挂上一串串大红灯笼,披上节日的盛装,迎接回乡过年的天涯游子。
到石兴庙路口,"龙山书社"路标直赴眼帘。想起前几年为路口撰一联:
"龙吟辞斌,讴歌西岸蓝图美;
山舞凤凰,喜庆董莲景象新。"
车正爬一段山坡,转C字形弯,穿过芬芳梅林,到龙山胜地,
春风吹拂,人声熙嚷,戏台前的小车如蚁排衙,我停好车辆。
妻带上拜神品,直去董莲庙,我去观赏石刻,在广坪的东侧有两块黑石,一刻篆书"禄",一刻楷书"福",可谓福禄双全的吉祥语。
四面环山,荔枝青翠,梅香千里,群峰拱绕,南面山麓,一庙宇"董莲庙"。拾阶而上,见一弯月牙池,池水澄澈,游鱼翕忽,有三五成群,于此雅照留念,青年恋人,携手成对 。
突然,爆竹一放,声震八方。一仰,巨石一块"龙山岩"彤红大字映入眼帘。董莲庙出现了。
庙建于岩石之上,石如苍鹰一翅,庙不大,高四米,内约二十平方米,拱奉"佛祖娘娘"(或称观音娘)香火鼎盛,朝拜不绝。在庙的西侧有一神奇足印,在三米多高的山崖上,有一手印,五指分明,传说是"龙山书社"一伙夫,于这登天成仙的遗跡。
这里的人太拥挤了,信男信女祈求平安,络绎不绝。炮声接连不断,我到庙左处。
这有一方石碑,是大明征君林迈佳旌铭,有一香炉,香插高耸。
征君林迈佳,字子笃,号遂一,黄道周学友,后人称观天象,生于1584年,诏邑二都南陂村人,明末理学家,精通天文学,深究天象,著《环中一贯图》等二十多部书。于龙山岩隐居,创办龙山书社,育一方人才。
庙宇西侧山腰,即龙山书社。
我沿山坡台阶,缓缓而上,满怀对先贤的敬仰。
龙山书社,林迈佳创建于1626年,黄道周题匾"龙山书社"并书其联:
"龙潜何人思遁迹,
山静吾道足知机"。
历尽沧桑,几度毁建。
于1987年仲春,书社按原规模重建,坐南朝北,倚山而立,土木结构,一进三厅,面积275平方米。
登到阶顶,已在书社门前,观流水行云,行书以书"龙山书社"门前高台,居高而观,心旷神怡,高峰入云,双溪汇聚,碧水东流。
真是:
龙山万嶂拥楼台开惊天画卷;书社万贤聚峒室撰福地篇章。
想起林传恭老师撰一联:
龙盘宇宙澄气象,
山隐经纶净聪明。
现用对联:
兴教授书名贤共仰,
培才毓德俊学相传。
在匾下方有两方门档,刻篆书"洗心","怡志"
一进大门,抬头仰望黄道周书"洗心之藏"。中一天井,周有式廊。登高阶而上,第二厅有匾书"弥论天论"这是林迈佳与黄道周究理论事之处。
左侧一案,是民族英雄黄道周的神位。
林迈佳与黄道周有深厚情谊。
1633-1635年,林迈佳恳请黄道周到龙山书社讲学,时学子十九,考中秀才十八,名震丹诏。
这里第二厅也是传学之处。
再上第三厅,有一匾曰"柄裕堂",奉五圣(伏羲、神农、周公、文王、孔子)之神位。
中堂联:
龙山一环耀宇宙,
柄裕五圣泽乾坤。(林火现撰)
侧联:
龙纳双溪桃李满园光柄裕,
山环百嶂桂兰遍地耀中华。
(林宜凤撰)
三厅壁都有壁画:黄道周事迹,三国故事,仙女散花,还有名贤书画等。
忽然,手机铃响,妻子想返。
我谨向五圣及先贤鞠躬致礼。
龙山书社以西一谷,山间一峒,为"斗天石室"镌刻"洞元室"为林迈佳初期隐居之所。
龙山岩,群山环绕,山泉细流,草木葳蕤,庙香袅娜,书社古朴,交通八达,春风轻拂,春意盈然。
以虔诚之心,祈国泰民安;怀景仰之愿,谒五圣二贤!
归赋七律一首以咏怀:
咏龙山岩
青峰竦峙镶书社,
古代征君探昊天。
柄裕堂高唯五圣,
龙渊峒邃岂千贤。
石斋教范先师创,
子笃遗环后代绵。
敬仰先英承美德,
培桃育李喜空前。
注:龙山岩,位于福建省诏安县霞葛镇,处闽粤之界。
作者简介:
林火现,1965年出生于中国书画之乡诏安,大学本科文化,中学语文教师,爱好书画,文学创作。作品发表于《金浦报》,《漳州革命老区丛书.诗词卷》,《诗文艺》,《诗词中国》,《中国爱情诗刊》《都市头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