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意雪梨/澳大利亚🇦🇺、枫舟/加拿大🇨🇦

天边
——那白云间
文/诗境雪梨 澳大利亚🇦🇺
你 一朵莲
莲花的娇艳
像你的容颜
青的是发丝
翠的是你那双眼
粉红粉红的
像是
向我舞动的双唇3D影片
还有缱绻的荷香
我断定
就是你昨夜的温情
今夜摄氏85度的缠绵
梦
就这样连着天
像江南水乡朦胧的湖水
弥漫成了我心上的云 眼里的烟
人
总是出现在水墨山水之间
原本的那一抹浓墨重彩
只剩下
淡淡的二维风景线
黑的 描在柳眉之间
红的 滴落在唇角胸前
留白的所有空间
都蕴藏着煽情的泉
那深深的情啊
日日夜夜不停地
渗出尖尖的指尖
潺潺流进你我耕耘的田园
啊 我的天
今天
你的素影又翩跹
就在眼前
像你留在雨巷的款款风景线
你的素颜也格外妖艳
好像油纸伞下
被打湿的那双媚眼
啊 我的天
今天你又像昨天
慢慢地翻阅着
与我无关的聊天
可知道
荧屏上你收藏的笑脸
只是我们
曾经永恒过的想念
你可知道
指尖画出来的那些泪痕
都是拥抱过后
被遗忘的昨天
所有的伤
总有一天
会化作菩提树下圆圆的念
像泰山红日
出现在青山之巅
所有的痛
总有一天
会酿成香醇浓郁的甜
像三潭印月
映照在西湖水面
勿念 勿念 勿再念
灵魂深处
还有我为你珍藏的甜
念吧 念吧
请你继续思念
日日夜夜 莫停 莫闲
别再说最伤最痛的
就是只能想念
我知道
在你那一弯一弯彩眉之下
东半球那边是爱
南半球这头是滋润心的泉
【白频推荐】把一朵莲与天边的云,让其彼此相牵,足以悠扬出诗家的品味和高远。莲的境界,象征着人世间的美好、圣洁,诗人借莲的品格,寓意着人类生活中的一种崇高与圣洁,不能不说,诗人以点覆面;以灵魂中的向往与心愿,将高贵的莲的气质,推举的更高的境界与圣洁的纯白。

——题记:《多伦多诗友会》有个题画诗节目,本期主题:鸡蛋里的生命,涂鸦一首。
文/枫舟 加拿大🇨🇦
清晨,在床沿或是窗口
等着探进头来看你的日子
一张日光脸
唤醒地球村一半村民
大白天能成就多少事?
流水线上滑落多少个鸡蛋?
干脆超市买一打?
敲开蛋壳再打散
做一碗紫菜蛋花汤?
或者煮一个茶叶蛋?
蛋壳内粘胶状的蛋黄是生命
可以孵化为母鸡
生下更多的蛋
蛋壳一旦打碎
熟蛋或者蛋花汤
生命变成食物即刻吞咽了
日子还不是一样
多数落地当即砸碎了
有多少人拿日子孵化出自己的灵魂?
许多头脑随躯体倒下
很少灵魂出鞘幻化为山巅的树
【白频推荐】将蛋壳里的鸡蛋,视为一种生命的灿烂,亦或者说成是生活的平淡,生命中的寓言。无所谓的一切的一切,最终都会归结为生命的延续,以及繁衍生生不息的繁衍。一首诗中我们看到了世间的万事万物,人类的美好生活生命中的契合点。诗画般的的语言陈述,寓意着诗人对世界万事万物的美好向往与寄托,用以泼墨与自己生命的滴滴点点,来一个相复制粘贴…


、纤夫浙江🇨🇳、

拯救
文/淑 新西蘭🇳🇿
天上一轮,地上无数
这些天真的顽童们知道
江海湖泽,河溪泉井,以及
圆桌上的青瓷碗,掌中一滴水,里面
都有枚小小的月亮
再高的树梢,可目测距离
那只最大最亮的金盘,想要摘下
祖祖辈辈不停地跳高跃起,从枝头到枝头
或深或低的水,无论清浊,动静
有它朦胧而变幻的身姿
十足的美,向内引力
“月今日死,落入井中,当共出之,莫令世间长夜暗冥”
那晚,猴子们首尾相连打捞月亮,持英雄初心
断裂的枝条把它们送入井底
没有一丝风声,去奚落这份执着
当它们触摸到破碎的月亮时,会不会看到
我们执迷的嫦娥和小白,其实
并不住在那里
SALVA A LA LUNA (SAVE THE MOON)
Una luna en el cielo, muchas en tierra.
Estos niños ingenuos y necios conocen
Ríos, mares, lagos, lagunas, arroyos, manantiales, pozos y
Agua en el tazón de porcelana azulada sobre la mesa redonda, incluso una gota
de agua en la mano, todos sostienen una luna pequeña
No importa cuán altas estén las copas de los árboles, la distancia puede medirse a
simple vista
El deseo de elegir el más grande y brillante plato de oro
Se transmite por generaciones, en el incesante salto alto de rama en rama
No importa cuán profunda o superficial, clara o turbia, móvil o estática, es el agua, es una postura vaporosa y cambiante.
Es belleza pura de íntimo encanto
"La luna morirá hoy y caerá en el pozo. Debemos unirnos para salvarla, y así
el mundo no tendrá una oscura noche sin fin"
Aquella noche, micos juntaron cola y cabeza para salvar la luna, con el ideal heroico original.
La rama rota los envió al fondo del pozo.
Ninguna señal del viento ridiculizó esta obsesión
Cuando tocaron la luna rota, ¿advertirían que
La Dama del Cambio y el conejo blanco que apetecíamos
realmente no vivían allí?
SAVE THE MOON
One moon in the sky, many on ground
These naive and naughty monkey imps know
Rivers, seas, lakes, lagoons, brooks, springs, wells, and
Water in the bluish porcelain bowl on the round table, even a drop of water in the palm, all hold a little moon
No matter how high the treetops are, the distance can be measured by eye
The desire to pick the biggest and brightest gold plate
Is passed down through generations in the ceaseless jumping up high, from branch to branch
No matter how deep or shallow, clear or murky, moving or static, the water is, Its hazy and changing posture
Is sheer beauty with an inner appeal
"The moon will die today and fall into the well. We must come together to save it, so that the world won’t have endless dark night"
That night, monkeys joined tail to head to salvage the moon, with the original heroic ideal
The broken branch sent them deep down into the well
No single trace of wind ridiculed this obsession
When they touched the broken moon, would they find out
Lady Chang’e and the white rabbit that we fancied, actually were not living there
英文翻译:文心交(新加坡),生于神州,现居狮城,平日科研,闲暇译诗,古典现代,心向美好!
西班牙语翻译:阿圖羅·富恩特斯,哥伦比亚语言学研究员,著名诗人。
马其顿语翻译:丹埃拉·安东诺弗斯卡 - 特拉季科弗斯卡,北马其顿诗人、科学家、文学评论家。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诺塞德世界诗歌奖” (2011)、马其顿文学前卫奖(2020),以及马其顿作家协会的阿措·什托波夫奖。
意大利语翻译:塞雷娜·皮科洛,意大利诗人,翻译家,国际文化交流促进者。
诗人简介:淑文,曾任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现居新西兰写诗涂画。 诗歌发表于诗选刊、马其顿科协年刊等中外纸媒,画作在国际迪兰日等活动中展出。曾获“诺塞德世界诗歌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1)、黎巴嫩纳吉·阿曼文学奖、意大利梅莱托诗歌奖,安杰洛·安·维基亚诗歌奖及印度、孟加拉、新西兰等国文学奖,2020年度美国“手推车奖”提名并接受了该国《出版者周刊》艺术家栏目的专访,出版诗集、翻译集各一部,应邀参加了马其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的国际诗歌节与作家会议。


杜鹃血归
文/湘夫人 新西蘭🇳🇿
二十岁憧憬出走
85岁灵柩返乡
一生写照留给边疆大漠
舔耳鸟低旋哀鸣
齐腰绿茵掩盖坟头
你安卧,听不见亲人的哭泣
沾满西域尘埃的脚步曾经
为牧区兴教,亲政爱民
多民族的和平鸽牵引着你毕生的信念,援手
春来杜鹃催耕声声
家乡窑洞已被砖瓦取代
归来吧,归来吧
村前小溪依然记得你出征时的青春模样
书法潇洒奋疾满江红
蕊笔柔墨酣畅北国风光
不尽的豪情,无限的爱哟
如今化作亲朋的滂沱泪水
胡琴里乡音犹在
拉弦的手依稀顿挫
谁说已断离,听___
那白鹿原呼啸的山风飒飒
唐沟春雨滴答淌满对家乡
山山水水的蜷曲情怀
怀念的坟茔寸寸耸起
一尊慈祥的模样昼夜萦怀
知你不愿离去
垄耕小路上,渐次盛开红黄芳灵!
村里樱桃红了,
告知二哥.......
作者简介:侯湘(湘夫人),高级编辑。新疆生人。父亲曾随二军王恩茂,王震解放大西北,子女被称疆二代。中年随夫调迁西安;不惑之年随女暂居新西兰。曾从事教师,记者,编辑等工作。喜欢摆弄文字,注重文字的深刻与真实。。诗观:不求闻达,只求臻心


文/朱颂瑜 新加坡🇸🇬
父亲从退休起就回到了城郊的故乡安度晚年,在他步入耄耋之年后,我越发感觉自己渴望跟他待在一起。
回想起来,与父亲在故乡的时光可以上溯到清贫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那些年月,为了养活一家五口,父亲披星戴月,任劳任怨,耗尽了自己所有的青春。在双亲都为生计而日夜操劳的年月里,每逢到了没有课可上的寒暑假期,故乡,便成了我唯一的去处。故乡是珠江水边一个开满荔枝花的小乡村。感谢在困匮的年代,它以曼妙的花枝和温暖的怀抱接纳了我,让我得以在生命之初就与自然世界结下了深厚的缘分,在岭南水土的浸润和祖辈的福荫下,度过了人生最重要的织梦年华。
 自故乡一片草木葳蕤的大地启程,我开始了对远方世界的向往和精神出走。犹记得童年时的一景:乡村夏夜清畅悠长,我躺在露台的凉席上,枕在父亲的臂弯中,对着蓝紫的苍穹发呆。那时候,天空星光熠熠,大地蛙鼓声声,流萤在眼前忽闪忽闪,冷不防就带上我的神思一起飞出村外。
那个时刻,我就曾如此想象:只要身怀一颗卑微的火星,我就可以独自上路,闯荡江湖,去看看村子以外的山高水长,无远弗届。求知是一生的追求,出走是浪漫的勇气。就这样,怀揣着父亲的期望与祝福,我开始了自己的独自远行,一边在行走中拓宽内心世界的边界,一边用文字记录生活,从南向北,又漂洋过海,在离故乡越来越远的漂泊中,也和这世上灵魂相通的人渐行渐近。
从故乡的阡陌小路启程,我把这远行一路上新奇、有趣、美好、感人的遇见在这本书中做了一次细密的梳理,以自己有限的文字能力讲述了当时的天地、当时的物事、当时的思绪以及当时的自己。这些文字从亚洲跨越到欧洲并向美洲延伸,以不同的地域与文化为背景,记录了行走的收获与乐趣、自然世界的奥妙、艺术天地的善与美、穿透生命的亲情时光,以及从原乡步入他乡的诸多心情与感悟。我将它们分为五辑:
第一辑《在有涯的生命中发现无涯的世界》里,我试图以文字在自己有限的行走版图上刻下几个标记。在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有幸去了不少地方,遇见过不一样的山高水长,人间美景。同时,也接触了许多来自全球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朋友,从他们身上了解到世界上各种不同的文化、传统、观念和信仰。
且行且看,去的地方多了,接触到的文化多了,我便渐渐明白———行走不仅赠予我感官的享受,还赠予我开阔的胸襟,使我放下偏执,阔达开朗,不仅看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还照见了天地的包容和自己的渺小。
然而,在精神的维度里,这些差异并不妨碍我们的亲情有相同的温度,以爱的辉光燃亮我的年华,燃亮我的文字,成就我生命中最温暖最浓重的底色。这些贯穿半生的爱与亲情,如埋在时光里的皱褶,只需轻轻展开,就能牵出许多绵绵的感动来。第三辑《一趟纸版的生态文明之旅》中,我记录了自己对眼前自然生态的一点思考,在讲述天地万物与人类世界密不可分的关系时,一并怀念故国的乡土、物事、童年与往事。
凭依着一颗对自然世界的恭敬之心,2016年我有幸成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的海外代表,因缘际会,又在2017年以环保志愿者身份出席了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第68届常委会议,在一个环保领域国际级别的专业平台上,收获了宽广的视野和独特的体验。愿这些披着月光、挂着雨露的文字也如一粒粒活泼的种子,在纸上发芽、吐纳、生长、开花,在唤醒我们对自然世界失忆已久的感动时,也同时带你抵达那些濒危物种的生命暗角。
 第四辑《另一个温暖人心的世界》中,我把横涉异乡二十年的所闻、所见、所悟和所感整编在一起,试着以善意的眼光对彼邦的民族与人情进行一点解读,把他们简约精致的美食、锦绣多姿的文化、生活中的传统智慧、素直朴真的性格及纯粹的婚恋观念等真实地呈现出来,勾勒一个生动而立体的地域剪影。
第五辑《乡愁是故乡的永生》中,我细致地梳理了亲情的离散与乡愁的况味,把故乡丰富的传统、曼妙的乡土韵致、温馨的民间日常和逝去的往事都带进自己的文字里,密针细缕,绣制出一幅珍存心底的故乡版图。在这个版图上,乡愁,是我对故乡的一种折叠,是故乡的永生。
偶尔,我也会从这些记录里突然憬悟,一个人一生的道路很漫长,没有人总能一帆风顺或事事如意,所以每个人最好从少年时候起就心怀爱的善意、对美的追求、对世界的好奇心,从而在生命中的低迷时刻,不慌不忙,更从容、淡定地去面对自卑、失望、沮丧、孤独、苦闷,去度过一些漫长的寒夜和无光的岁月。
感谢生命的赋予和一路上所有的相遇,让我可以用一份时间带不走的率真写下书中素净的文字。愿这些年轻时候见过的世面、遇过的美好终能许我一个安之若素、宠辱不惊的人生。倘若有缘,我也乐意把这些不错的生活经历分享给与我一样出身平凡但心怀梦想的年轻人,好让他们在前行的路上也常怀一捧自暖的火光,不求所有的努力都会开花结果,但求安分地做好自己,在探索世界与感受生命的行程中,充满善愿,从不悲伤。谨以此书,送给我的双亲。2018年7月

——2022沪上冬春游140
文/沈学印 黑龙江🇨🇳
是否有一片彩云将你孕育
是否你在一片霓虹中降临凡间
总是那么绚烂灿然
亮丽着欣赏你的一双双眼晴
蓝蝴蝶是你
紫蝴蝶是你
扁竹的身段长出神鸟般的尾巴
映的天蓝水蓝
你有绽笑的艳容
你有高飞的思念
尽管你如彩蝶一般涟滟
被人妒成蓝色妖姬舞姿翩跹
你说你的思念沒人知道
你说你的爱恋不仅是春天
寒号鸟的天冻飞雪扑面
让你獄火淬炼凤凰涅槃
所以你在春天极尽张扬
所以你在秋天极力璀璨
有一只鸟雀与你擦身飞远
捎去的都是你的爱恋你的思念
(2022年5月14日6点36分于上海市金山区金山世纪城2335弄12幢24号楼502室金山大道与蒙山路交叉口处近杭州湾城市沙滩与金山嘴渔村公交石梅线站点处)


文/王辉 河南🇨🇳
客宿秭归
榴红似火正端阳,竟日谁家不酒觞。
但谢主人留客兴,何由与说是殊方。
端阳祭诵
屈原乡国度佳期,峡色映来生画旗。
荐罢灵台诵骚赋,人情节物总相宜。
香溪竞渡
莺歌似说暑风清,夹岸彩旗箫鼓鸣。
年少湍溪争斗舸,黄昏江山浪花生。
乡愁酹月
沉湘人去楚骚留,响鼓山巅云半收。
借与蒲醪酹江月,吟怀水调带乡愁。


文/王秋英 湖北🇨🇳
吾娘仙逝已多载,思念无期藏心海。
默默涌流千缕情,涛涛大爱万慈恺。
注:母爱是一杯热茶,清香而温暖。母爱是一首老歌,优美又动听。母爱是一汪清泉,平淡却清甜。母爱是一弯明月,宁静却温柔。祝天下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


文/涧之燕 山西🇨🇳
是谁在丢故事
又是谁在种故事
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故事
让人捡呢
原来捡故事的人
大心眼里都是故事
听到的是故事
看见什么都是故事
好像故事无奇不有
无处不在
不过,世界确实是故事的组合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每件事物都是故事
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故事
世界上不缺有故事的人
缺的是捡故事的人
捡故事的人骨子里流淌着故事
还嫌故事不够用
四处捡拾肆意演绎
把故事视为自己的命根子
直至将自己也捡成故事


文/杨志 黑龙江🇨🇳
鲜红耀眼醉枝生,万绿丛中戏燕莺。
粒粒如珠招蝶恋,棵棵似钻引蜂鸣。
娇姿妩媚惹人爱,味美酸甜盛宴羹。
岁岁花残留硕果,流光溢彩意传情。
龙江春
新村似画绿中藏,燕恋蜂迷靓丽妆。
群鸟欢歌千岭翠,百花笑语万山芳。
农机垅上精耕响,自动抛秧地里忙。
翠柳随风送暖意,春光美好北疆强。
2022.05.14


文/杨咏椿 新疆🇨🇳
我们是最后一代
像稀薄的空气
没有脚印
没有步音
路是这样窄么
海子说:我已经走到了人类的尽头
木心说:你在不来,我要下雪了
顾城说:你拿把旧钥匙
敲着厚厚的墙
20220.5.14早晨


文/纤夫 浙江🇨🇳
一直在你膝下跪乳的人
一直未离开你怀抱的人
一直未经历过境外狂风暴雨的人
难以读懂你
难以看清你伟岸的身躯与慈祥的面孔
只有一片落叶
才会怀念树上的日子
只有在风口浪尖上的船只
才会思念平静的港湾
只有在异国他乡颠沛流离之人
才懂得什么是祖国
在疫情中
在万里波涛之外
我千万次呼唤你
我的祖国
我心生双翅
在大洋彼岸起飞
我不知道曾离经叛道的我
你是否能再度按纳
并用长江黄河之水
洗净我身上的污垢
整个航程
我在忐忑不安
祖国
看在基因的份上
请允许我踏上你的土地
施舍一点我爱你的权利
允许我用家乡的黄土
埋葬我已染疾的残躯
我会安祥地闭上眼睛
享受你哼唱的《摇篮曲》





责编:弭忠平、 山水之音、
收录:冰人、蒋新生、剪掉翅膀、清萍、
审核:清萍、山水之音
推送:世界华人文学社

请到世界作家文学萃编来!
你想践梦初心,驰骋文学艺术旷原吗?
请你到世界作家文学艺术旷原来!
这里是您振翅高飞的蓝天!
这里是您走向文学殿堂的铺垫!
世界作家文学萃编,集诗歌、散文、小说、法书、绘画、摄影、影像等作品于一体,展现当代人的文学艺术风

主办单位:世界作家文学社
主办编辑部:世界作家文学萃编、世界作家《燕山》纸刊(国内外发行)
协办单位:《乌苏里江.绿色风》纸刊
选稿基地:《乌苏里江.绿色风》纸刊
投稿微信:ping8958310
刊头字画:知名书法家王晓华
著名书法家朱玉
美工设计:知名设计师宾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