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倩女过卡(小小说)
作者/鹤舞滦河//诵读/马秀春
仲春时节,本该“满阶芳草绿,一片杏花香”。谁知奥密克戎突袭,凤城封控,全民核酸检测,我做了一个来月的志愿者。
直到“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的清明已过,终于盼来了解封。于是,我匆匆驱车前往故里,到祖父母茔前扫墓。本打算当天返回,岂料再遇静默管控,看来,我这个志愿者还不能下岗哟!
我找到村支书请战, 受到了支书的肯定与欢迎,安排我明天和本村的一名张姓小伙儿及另一位志愿者去村西路口卡点值守。
第二天,天阴沉沉的,气温骤降十来度,四五级的西北风吹得路旁的柳丝飞舞。
小张望望杳无人影的远处说:“这败家的天头,我琢磨着也没啥人过卡,咱不如到帐篷里避避风。”
我说:“可不能大意,万一来车,我们发现不了,不就……我老骨头老肉的,禁冻。你俩避风去吧。”
小张一拍脑门儿:“有了,咱用路边这几块石块摆成路障,来车了不就过不去了吗?还是我聪明吧!”
“那样不太好吧?”我说。
他俩不以为然,还是七手八脚地把那些石块一块一块地横摆在路上,有两块稍大些的俩人抬着。
我离乡日久,此刻似乎倒像一个外乡人,与他们不熟悉,尽管不赞成,也不好说什么。
干完了,小张看了看他们的“劳动成果”,点了支烟,嘿嘿笑着,推着那个人进了帐篷,还招呼我也进去。
我不置可否,依然像哨兵那样,迎着西北风向路的远方眺望。
一会儿,一辆白色的小轿车闯入我的视野,由远及近。
我站在路中,左臂向前上方平伸,掌心向前,示意停车。
车门打开,下来一位年方二十岁左右、亭亭玉立的年轻女子。虽然N95口罩遮着大部分颜面,从那双眼睛也不难看出她的美丽。
姑娘随手重重地关上了车门,惊动了帐篷里的小张他们,二人一左一右走到在我身旁。
小张打量了姑娘一眼,以命令的口气说:“现在是静默时期,里不出,外不进,内不动。请掉头!”
我问:“姑娘,你是本村的吗?”
姑娘抬手理了理被风吹乱的乌黑长发,像是在尽力平息着焦虑的情绪,说:“不是。我去看我男朋友。”
“你男朋友在哪儿?”我问。
“大叔,我男朋友是医生,就在前面的那个村做核酸检测,已经好几天没有回家了。他来的时候天儿暖,穿得少。今天突然降温,我给他送衣服来了。”说着,返身从车里拿出了一件羽绒服。
我刚要开口,小张抢到我面前,坏笑着说道:“美女,你要是能自己清除路障,我就放你一马。”
闻听此言,我一把将小张拽到身后,怒道:“你……你胡说什么?”
等我再回过头来,只见那姑娘把羽绒服送回车中,挽了挽衣袖,弯腰麻利地搬起一块块大小石块,扔向路边。
一开始小张还幸灾乐祸,后来我们都被惊诧得呆若木鸡,我也手足无措。
清出车道,姑娘怒视小张一眼,朝他轻蔑地哼了一声,上车。
当她启动车时,我又挡在了她的车前。
“大叔,您……”美女本来就很大的眼睛瞪得更大了。
“姑娘,不能过!守住路口是我们的责任,请你不要为难我们。”我说:“这样吧,你把衣服给我,再给你男朋友打个电话。我马上下班,帮你送去。”
“那就麻烦您了。”姑娘倒也通情达理,同意了。随后倒车,调头,并摇下车窗,探头,鸣笛,向我告别。
我挥挥手,目送她的车渐行渐远……

作者简介:鹤舞滦河,本名薛鹤舞,五零后,河北唐山人,大专文化。喜诗文书画,七十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滦河情》,散文集《白杨作证》。作品散见于《中国朗诵艺术杂志》、《唐山文学》、《矿工老哥》、《唐山劳动日报》、《唐山晚报》及多家网媒。

作者简介:马秀春,曾经的知青。从事采、编、播工作多年,在中央、省、市新闻媒体发表数篇文章,连续五年被《唐山劳动日报》评为优秀通讯员一等奖。

